通信业的量子时代
2018-01-24甘学斌
甘学斌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
0 引 言
量子通信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新型学科,是通信信息学与量子力学相碰撞的结晶。这种通信技术由量子密布编码、量子暗码通信技术和量子远程传态技术组成,突破了传统信息传输过程中加密方法的束缚,理论上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绝对安全,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又一项伟大突破。现实生活中,量子通信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各个方面,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大力研究通信量子产业,虽然研发起步较晚,但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成为世界上量子通信的领跑者。同时,量子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普及仍然漫长[1]。
1 量子通信发展历程
物理界中的最小单元是量子,而人们所处的世界可以说是由量子构成的。量子通信的原理是基于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特征,以量子态作为信息传输载体。实现的过程类似两个人的心灵感应,无论两个粒子形态的量子相距多远,都能够互相影响对方。当一个粒子接收到另一个粒子发出的信号时,两者产生“精神”交互,而本身“躯体”所处位置、当下状态并没有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的纠缠特性[2]。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利用量子独特的性质提出量子通信技术,使远距离的两种粒子产生信息传递的交互共鸣。相对来说,这种数据传输方式比传统信息传递更加安全可靠。
2 量子通信发展现状
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一次世界革命,而量子态的通信应用也必将打破传统通信现状。相比来说,量子通信更具有独特的一面,具有传输高效率、传输数据量庞大、信息防护性高、更加安全等特点。目前,量子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航空航天、卫星导航等领域。这种技术无论在性能和用途方面,都是传统通信技术不可比拟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不久便会普及,届时量子通信需求原料、服务项目等必将受到国际热议。因此,世界各国开始了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竞赛,以求实现最大化商业价值,为国家安全防护做出贡献。
3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通信保密性不高
从理论来讲,量子通信技术依据量子纠缠特性可以实现传输信息安全。但从实际情况出发,量子通信技术仍达不到传输信息的绝对安全,需要从量子通信技术的细节思考。量子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借助外界设备如接收机、信号节点等,这些载体元件很难与数学模型中的系统理论相契合,直接决定了量子通信技术的严重漏洞。如果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可能会对信息的传递造成监视。另外,量子通信不能做到自主进行,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控。由于第三方人员的介入,仍会导致传输信息的泄露。量子通信根据密钥来变换密码,若传输过程中受到拦截,密钥会发生变化致使拦截失败,确保数据安全地传输。但是,这种量子密钥会受到光源等外物的干扰和影响,进而对量子通信产生不良效果。
3.2 成本高,使用环境有限
当下,量子通信技术的面向对象是国家科研、国防、航天等领域,所覆盖的范围依旧局限,不能够大规模开展。这种形式表明量子通信技术分散性很高,增加了量子通信的建设成本。然而,量子通信技术的传输需要两条介质,一是信息传输网络,二是量子密钥。这种传输方式必然对量子通信建设成本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这种新兴科技,国内许多开发商一直处于观望态度,并没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传统通信技术的改造升级,成为量子通信技术普及的重要障碍。另外,量子通信的传输对传输载体要求较为苛刻。若双方传输距离较远,则需要借助中转站或者卫星基站来实现。普通的人工智能手机根本无法实现这一要求,而传输所需要的光学元件生产成本较高,所需精度严格。这些情况进一步限制了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
3.3 技术方面的成熟度不高
经过多年研究,量子作为新型传输技术正是未来通信业前进、发展的方向。作为世界上安全性最高的传输线路,具有传统通信不可媲美的独立特性。当今技术下,量子通信的关键技术仍旧不成熟,传输细节不够完善,市场规模较为分散。但是,这种新型通信技术仍旧保持在世界领头羊的位置。存在不足就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久的将来,量子通信会做到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量子通信采取QKD光纤传输系统,并不完全与量子传输条件相匹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种系统无法满足量子密钥的“一次一密”特性,原因在于该系统的传输安全码达不到量子传输需求,大大限制了数据传递[3]。所以,要想实现量子通信传递的绝对安全,仍需要在单光子发送和QKD系统的制定协议上加以改进,使得量子纠缠和量子存储特性全面发挥作用。
3.4 对量子通信的标准化研究难有突破性进展
量子通信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近几年才取得突破性发展。这是新时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技术复杂,协议制定要求严格,建设成本较高,难以形成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普及。量子通信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容纳了数学、物理、电子、互联网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给有关人员增加了开发难度。如今,多数公司了解量子通信的发展潜力后仍处于观望状态,且各个公司掌握的资料相对保密,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推行与普及。
4 量子通信的未来趋势
4.1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前景
前文着重分析量子通信技术的传输原理、发展历程和该技术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不难看出,如果克服有关难题,量子通信技术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大放光彩[4]。立足当下,应该对量子通信进行规划。
首先,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发展空间较为广泛。众所周知,军事是确保一个国家安全的前提,量子通信技术的高强度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价值。这种价值已经被社会所认同,未来必将会大批量、大范围应用到军事领域中,确保国家机密信息安全可靠。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科学技术,量子通信具有信息跨区域传递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被不法分子窃听、盗取。根据量子通信技术的独特性质可以断定,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技术必定会在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其次,国家信息的存储需要量子通信技术保驾护航。国家信息涉及到国家的安危,高机密的信息存储不仅需要高强度的安全性,还需要大容量的存储空间。量子信息库可以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并设置“一次一密”的密钥。若有外物想要修改这种状态,量子就会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密钥,从而保障国家信息存储的安全。
最后,量子通信与互联网相辅相成。网络发展速度远超量子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产物应运而生,搭建了全新的网络架构。大数据所含的庞大数据库需要一种快速、准确检索的传输介质,特别适合量子通信技术的特性。
4.2 量子通信产业化建议
4.2.1 制度化保障
首先,量子通信产业化的普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量子技术涉及的光学器件进行高精度要求,对有关物理元件进行高标准制定,进一步降低量子通信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发生的概率,提高系统稳定性。
其次,完善税收激励政策。针对量子通信技术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鼓励量子通信企业积极从事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研究制定鼓励金融机构对量子通信技术产业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
最后,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参差不齐,各国有各国的发展目标及其动向。一套完整的体系建设标准会直接影响相关人员发展动向。因此,需与各个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大力推进量子通信产业普及。
4.2.2 促进规模化发展
(1)建立量子通信技术研究所
在北京、武汉等地设立有关技术研究所,鼓励相关企业和学校进行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
(2)搭建相关平台
设置量子通信奖项,鼓励企业、学校、个人从事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大力推动量子技术发展;构建交流学习平台,供有关人士进行学习、研究,实现良好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3)推动量子通信技术试点示范工程
在量子通信技术发展较好的省份,选取金融、政务等重点领域开展量子通信技术试点工作,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开发应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4.2.3 强化国际合作
(1)推进国际合作交流
每个国家都有研发的技术强项,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可以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量子通信技术标准,使量子通信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2)引进人才
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广泛吸收、破格录用人才,同时鼓励国外企业及其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站点。
(3)建立人才互访机制
建立人员互访机制,定期选派优秀人才赴国外进修和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5 结 论
当前,虽然量子通信技术市场规模分散,且存在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未来量子通信将不只是一种全新的加密通信手段,而是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越来越普遍的电子服务的安全基石。随着它在军事、企业、高校等领域的积极推广,相关技术将不断成熟与完善,必将实现量子通信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届时将对国家利益的保障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