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晋京,书写华丽艺术人生
——淮剧传承人王书龙艺术生涯侧记
2018-01-24朱玉江江苏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朱玉江(江苏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淮剧,又称“江淮戏”,起源于江苏盐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各地散落的民间艺人多是手持铜锣沿街卖唱的形式维持生计,他们当时所演唱的小曲被称为“门谈词”。“门谈词”是由田头号子、秧歌以及民歌逐渐演变形成的民间小唱,这是淮剧的前身。当时的“门谈词”经过不断地加工形成了一种简单戏文,这些戏文都是源于民间的一些小故事。在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沿淮地区诞生了一个以门叹词艺术为主体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之为“沿淮小戏”,也称为“三可子”,后来不断地经过加工改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而之前淮剧又和徽剧大班演出,在那时徽剧也是非常盛行,所以一台戏经常是半台徽剧、半台淮剧。人们称这样的戏班演出形式叫“徽加可”,当时老人们都既会唱淮剧也会唱徽剧。接着徽剧衰败,京剧又盛行,京剧又从北方流传到苏北地区,“沿淮小戏”转而又与京剧合作演出,这样的结合称之为“京加淮”,所以淮剧老艺人同时也会唱京剧。由于多年以来沿淮小戏的艺人跟徽剧、京剧学习他们的做派,包括剧幕和扮相还有一些人物塑造等,从而推动了沿淮小戏的发展。盐淮小戏得徽班演出催化而诞生,继则又得徽班艺术哺育而成长。
淮剧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是非物质遗产保护重在“人”的保护,人是非物质遗产知识与技艺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若无传承人,活态的文化即将中断,剩下的仅仅是无生命的纯物质的“文物”而已。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下面是笔者根据淮剧传承人王书龙的口述整理了他的艺术人生,从中可以看出非遗传承人在淮剧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传承人王书龙系江苏阜宁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盐城首届“盐渎文化奖章”获得者,曾任盐城市盐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盐城市淮剧团团长。王书龙从事淮剧表演艺术40多年,成果丰硕。连续5次参加江苏省淮剧节、4次参加江苏省戏剧节,均获优秀表演奖。主演的剧目曾4次晋京参加全国会演。2003年4月,在淮剧《十品村官》中成功地塑造了村民小组长田来顺,荣获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展露才华,随团学艺
王书龙与淮剧结缘源于1971年江苏阜宁淮剧团恢复建团并招收新学员。阜宁淮剧团成立于1958年,“文革”期间改为阜宁文工团,当时许多淮剧演员下放到农村、工厂劳动。1971年恢复阜宁淮剧团因演出需要,淮剧团需要招收新的淮剧演员充实演出队伍。于是,淮剧团招生人员奔赴各个乡镇“海选”淮剧演员。当时王书龙正在阜宁北万中学读书,他的父亲在县城工作,对于阜宁淮剧团招生新学员信息便利,便向招生人员推荐了王书龙。后来淮剧团招生人员找到王书龙让他唱一段淮剧。他当时不会唱淮剧,就唱了京剧《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当时唱的时候王书龙还是童声,声音很嘹亮,可能因为嗓音条件好吧,招生老师非常满意,便让王书龙准备去县里考试。在容纳1000多名观众的阜宁人民剧场考场内连续考了一个星期,最终确定60人参加最后的选拔考试。在其后的一个月培训中,淮剧团老师教了王书龙一段淮剧唱腔。当时王书龙的记忆力很好,老师教了两三遍他就能够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一个月后的最终考试确定了28人正式录取。13岁的王书龙成了阜宁淮剧团的正式成员,从此在此道路上辛勤耕耘。
■分团演出,担任主角
由于当时王书龙的个子矮,年龄又最小,在团里担任“追光”任务干了近3年。但他的内心里是很想在剧团当主要演员,这是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演员追求的梦想。尽管如此,王书龙非常用心地揣摩和研究老艺术家的表演,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演艺的认知水平,有心人终将会实现梦想的,“文革”后古装戏的解禁给王书龙演艺生涯带来了机遇与转折。
随着“四人帮”的粉碎,“文革”的结束,1979年开始了古装戏解禁。古装戏与现代戏不同,现代戏对身高等条件有限制,但在古装戏中可以通过着装掩盖身高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古装戏解禁,淮剧团的演出呈现了“井喷式”增长,演出非常繁盛。当时的阜宁淮剧团分成了三个分团奔赴各个乡镇演出。这一分团给所有人带来了上台表演的机会。王书龙被分到第三演出团,从那时开始可以正式出演角色,6年的练功终于可以登台演出了。
古装戏的解禁给王书龙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王书龙先后经历了配角、次主角、主角的演出。演员这个职业需要在舞台实践中去摸索,基本功练得再好、再扎实,不经过舞台实践是没用的。因为舞台表演不仅仅是基本功的呈现,它还需要灯光、音响、舞美等各个部门的协作,这是王书龙多年舞台实践体会到的,演员要经过不断地舞台实践来探寻自己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表演个性。在分团演出的实践中,王书龙逐渐积累了舞台表演经验,这为后来的成熟和顶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酸甜苦辣,身不由己
淮剧根植于民间文化,深受老百姓喜爱,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文化娱乐生活还比较单一,电视机和录音机尚未普及,地方戏成了老百姓喜爱的音乐文化。当时的淮剧团演出非常繁盛,演员的演出非常辛苦。据王书龙说,他们当时只有三伏天可以休息,其余时间都在外演出,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基本上是三五天就要换一个地方演出,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外演出,这种生活对于淮剧演员来说已成习惯了。当时演出住宿的条件很差,不像现在可以住宾馆。一场演出结束,为了赶时间连妆都来不及卸就匆匆赶往下一场演出目的地。当乘车赶到下一个演出地时已是夜深人静,演员们赶紧卸妆、休息,准备第二天演出。休息时间很短,经常是被窝还未捂热就要起床走台,这种辛苦的程度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不了解淮剧表演这一行的人认为演员舞台表演很风光,其实背后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个戏排出来以后要到各个乡镇去演出,每天基本上演出都是3~5场,作为主演都是真唱,整出戏没有B角主演,演出非常辛苦。那时王书龙的表演艺术完全在舞台表演实践中学习、成长、成熟。
由于演出频繁,担任主角的演员根本无法照顾家庭,孩子、老人生病无法照顾,甚至老人去世都不在身边尽孝。“忠孝难两全”是当时地方戏演员的生动写照。王书龙父亲患癌症去世的那天晚上正在演《十品村官》,按照道理,王书龙白天应该回家尽孝。晚上一演出结束,他就连夜赶回家中,未能在父亲临终前说上一句话。父亲去世“头七”的日子里都无法回家,因为演出场次一旦定下来是无法更改的,王书龙作为主演实在无法抽身。为了寄托对父亲的哀思,他就在演出结束后,找一片空地,对着家乡的地方为父亲祭奠。作为演员真是身不由己。
■三位恩师,谆谆教诲
每一位从事戏曲的演员都有终生难忘的老师。传统的戏曲教学是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学能够让徒弟很快掌握基本功和唱腔演唱,这个学习过程需要学员的勤奋与用心。淮剧团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他用心思考和揣摩的对象,在这种用心思考的学艺过程中,王书龙的演技日趋成熟。
在王书龙的学艺和演艺生涯中,有三位老师对他影响最大。第一位是唱腔老师华小玉,他是当时著名的小生演员,基本功非常棒,唱得非常好。“文革”期间被打成反革命,在剧团烧饭改造。平反之后,古装戏解禁,他作为主要演员登台演出。华老师在烧饭改造时经常悄悄地指点王书龙的唱腔,当时王书龙不知道他是著名的小生演员,每次指点顿感进步很大,总给他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平时练唱时,王书龙经常向他请教,他趁没人时就给予指点。王书龙当时是非常用心地去领悟、揣摩华小玉的演唱。
第二位是耿一飞老师,他是文武小生和文武老生演员。耿一飞老师和华小玉老师的演唱是两个“味”,华老师擅长小生行当,耿老师擅长须老生行当。王书龙当时对耿老师简直就是“仰望”,耿一飞在舞台上表演的一招一式都深深地吸引着他。耿老师当时50多岁了,在舞台上跑台步宛如飞一般轻盈,基本功非常棒。后来耿老师成了王书龙的老师,王书龙那时是团里主要青年演员,耿老师很看重他,经常带着他排戏。后来参加市里会演的一出戏《贩马记》就是耿老师给王书龙排的。耿老师按照京剧的路数手把手地教王书龙表演的一招一式,后来这出戏参加市里会演获特等奖,王书龙被授予“优秀青年演员”称号。
在耿老师的指导下,王书龙的小生行当上了一个层次。耿老师当时将王书龙推荐给了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刘少峰先生,于是,王书龙成了刘少峰先生拜师的第一个“门里徒”。这是王书龙一生中的第三位恩师。当时跟刘少峰先生学习时,王书龙最大的感受就是演员要做到无痕迹地表演,基本功再棒,唱得再好,不会表现人物就无法与观众拉近距离,这样的表演不会感染观众,真正的表演是观众跟着你喜怒哀乐。因此,艺术家塑造人物形象没有表演痕迹地表现人物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境界。跟随刘少峰先生学习期间,王书龙的表演艺术有了质的飞跃,如何去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对王书龙来说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这对他后来主演的《十品村官》获得梅花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影响着王书龙后来的演艺之路。
■五次晋京,演艺顶峰
王书龙演艺生涯的5次晋京见证了其演艺生涯,他从刚登舞台的表演经验摸索到表演的成熟再到表演顶峰的3个演艺阶段。
1981年,阜宁淮剧团《一字值千金》赴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引起轰动,获得优秀演出奖。作为主演的王书龙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被淮剧界誉为“风流俊逸一小生”。王书龙在该剧的唱腔中可谓是脆、绵、甜、圆、厚,字正腔圆,运气得法,深得观众喜爱。
1985年,江苏省淮剧团《奇婚记》赴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此次演出获优秀演出奖和优秀配演奖。1985年,江苏省淮剧团所排演的《奇婚记》在赴京演出前为了录像报送文化部急需调换一个角色。根据剧本要求,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既要形体美,还有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深沉细腻的感情。根据这个要求剧团的导演和编剧想到了王书龙。他当时正在外地演出,接到扮演田雨春这一角色任务时,已经凌晨一点多钟了。王书龙来不及休息连夜读剧本寻找剧中人物的思想基点。在这出戏的表演中,王书龙深知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将戏曲的程式化融入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中,同时还要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提炼新的表演程式,这样的表演给人感觉既是生活又是艺术。这是王书龙第二次晋京演出,也是他演艺生涯中表演艺术方面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幸得到了淮剧名家刘少峰先生的指点,开启了演艺生涯的新篇章,为以后演艺顶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书龙的第三次晋京演出是调入盐城市淮剧团以后。自1992年王书龙调入市淮剧团后,他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更大的舞台,在这个宽松和谐、催人奋进的剧团氛围中,王书龙于1994年全身心地投入到淮剧现代戏《鸡毛蒜皮》排练和演出中,该剧于1996年代表江苏省晋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获优秀演出奖,同时还获得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荣誉作品奖,因演出满500场受到文化部通报嘉奖。
王书龙第四次晋京演出的是盐城市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十品村官》,这部戏是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演出剧目,于2002年11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这部戏以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的人物形象,清新的喜剧色彩,感人的艺术魅力,再一次征服了首都观众,赢得了戏剧专家的广泛好评。该剧获得江苏省淮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1999年获江苏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得江苏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0年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六艺节”贡献奖,2002年1月,该剧演满500场受到江苏省文化厅通报嘉奖,2002年11月晋京参加文化部“十六大”全国优秀剧目奖。2004年《十品村官》参加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获优秀主演奖。王书龙在《十品村官》中饰演田来顺。这部戏是剧作家陈明先生继《鸡毛蒜皮》之后的又一力作,这部戏演出是王书龙付出最大、收获最多、感悟最深、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王书龙在表演演这出戏时是反复揣摩剧中人物形象,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剧中人的性格特征,来顺性格是木讷内向、憨厚诚实,但又头脑灵活,事业心强。在这出戏中,王书龙紧紧抓住了来顺的性格特点。在扮演来顺角色过程中,王书龙做到了先有“心像”,找出自己与剧中人物的差距,然后努力去接近人物和表现人物的内心愿望。
王书龙的第五次晋京演出是2003年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王书龙因在主演《十品村官》中成功地塑造了村民小组田来顺的形象而一举捧得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桂冠。王书龙在人民大会堂和众多艺术家同台颁奖、同台表演,这是王书龙人生的光辉亮点,标志着他淮剧表演艺术生涯的顶峰和辉煌。
■提携新人,耕耘不辍
政府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传承人在表演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政府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王书龙在日常的排练中时常关心和指点着青年演员。对于那些刚从学校出来的演员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表演中王书龙手把手地教这些青年演员的表演动作。王书龙坚持淮剧教学要“以戏带人”,通过排练剧目提高学员的舞台实践,提升表演水平。作为政府认定的传承人王书龙不遗余力地将所学、所演、所思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让淮剧艺术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王书龙虽已退休,但仍然关心和支持盐城市淮剧团的创作、演出、发展,仍然时刻心系淮剧表演艺术、心系淮剧团、心系淮剧艺术发展。在盐城市淮剧团创作的《送你过江》这部戏中,他扮演了当地的民运科科长王进。虽然不像以往多为主角,但王书龙在台上的表演唤起了人们对十多年前淮剧的记忆。他一出场,全场沸腾,向曾经淮剧的一个时代致敬。
■结 语
王书龙从进淮剧团随团学艺,表演艺术从摸索到成熟再到顶峰,经历了演艺生涯以来的艰苦磨砺,孜孜不倦,他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风格。他勤奋好学,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拘一格。为了更加深刻地领悟和刻画人物形象,王书龙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与艺术理论。王书龙的唱腔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不重复模仿别人,而是长期遵循着刻意求新、不落俗套的原则。王书龙的唱腔在多年的艺术表演实践中形成了“脆”“绵”“柔”“圆”“甜”的特色,在舞台表演实践中,他将自己的唱腔特色充分融入传统淮剧由悲腔悲调向喜剧方面自然过渡,这为淮剧能够表现当代生活气息拓展了创新空间。王书龙坚信淮剧艺术在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以及振兴戏曲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静梅.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