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研究

2018-01-24王本娟李大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10期
关键词:顶层生命力智能化

王本娟 ,李大勇

(1.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2.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 引言

目前,互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G无线网技术即将投用,更多的智能化设备将会通过运营商的网络系统进行运转,进一步实现了端口与端口之间的互通性。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建设的内涵,智慧城市主要由多类型的网络系统、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环境等核心方面组成,与常规的城市发展不同,这些核心智能化系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协同化地衔接在一起,呈现出互通的状态。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潮流,不仅可以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生活,还能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研究背景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现代化人工智能和人脑智慧的有效整合,包含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近年来,物联网已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并且发展速度很快,信息化更是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行各业。相关实践证明,单一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并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城市是各种信息和智能的高度一体化。现阶段,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准。智慧城市主要包含智慧技术、智慧人文、智慧企业、智慧民生和智慧管理等方面,由此可见,智能化管理已成为智慧城市的标志与特色。

3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主要是基于BIM技术从微观和宏观2方面进行方案设计:①宏观设计是按照城市规划的主体思路完成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通过对城市各个实体和个人进行深度的交流和调研,从而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需求;②微观设计是在宏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对智慧城市整个区块进行有效拆分,进而进行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决定了区域未来发展和规划方向,我国约200个城市已经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但很多城市的规划仍处于顶层设计阶段,仅有少量城市正式投入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实践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①智慧城市的概念是先进的、高端的,但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缺乏约束制度,导致项目管理困难,难以控制资金需求量;③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智能化建设。

4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

为有效解决现阶段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项目规划时,要遵循“立足当下,规划未来”的原则,在保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高端化的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定位,保证阶段性项目的有效实施。

4.1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的创新

由于智能化技术发展不平衡,人们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单纯地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信息化工程建设,进而用工程系统理论知识对智慧城市进行设计,解决的是工程中确定的问题,而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的是不确定性问题,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建立在工程系统上的新思路。智慧城市是整个城市区域内长期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核心规划是建立智能化发展的目标体系,在设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是无法通过信息工程理论学来进行解决的,因此,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需要有高于互联网信息化的视角高度[1]。

4.2 切实优化智慧城市的项目配套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本质是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系统,从而减少目标发展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独立项目的配套协同能力,进一步将分散的智能化工程任务转化为城市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目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过组织目标系统将其转化为城市的信息化能力,众所周知,强大的信息能力源于信息的整合,顶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信息化项目的配套与整合。由于智慧城市是相对超前的设计理念,相关设计人员还没有充分具备整合项目配套的能力,需要在今后的顶层设计中做到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创新,优化智慧城市的项目配套。智慧城市项目配套的建设要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使顶层设计发挥理想的作用,兼顾互联网技术和项目配套的协同发展。

4.3 智慧城市生命力运行机制的设计

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让整个城市具有生命力,因此,生命力运行机制成为顶层设计的又一核心任务。虽然生命力机制的建立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效果,但对智慧城市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发展的时代任务,同时追求长远的项目效益,生命力机制不仅要长期存在更要长期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由于长期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促使静态系统设计向生命力机制设计转化。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不能预测未来的变化,也无法马上设计出能够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系统,但设计出自动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生命力机制是可行的,在漫长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生命力运行机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并且创造持久的社会效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为生命力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建立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的反馈循环,反馈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增强系统生命力,由于智慧城市项目依赖于具有生命力的运行机制,因此,智慧城市生命力运行机制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2]。

4.4 摆脱传统互联网思维的局限性

智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是在效益导向下各种智能化技术和项目配套设计的全面发展,不应只关注互联网信息化的集成,还要考虑智慧城市发展应用的特色,如安装智能化充电桩推动绿色出行或利用智能化系统进行垃圾分类等。只有将互联网技术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融为一体,才能发挥顶层设计的理想效应,从而实现互联网技术和项目配套的优势互补,促使智慧城市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实践性举措。

4.5 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布局的创新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并不能直接操纵城市的创新活力,只能以创新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推动整个城市的创新活力。智慧城市新型生产力主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组织资源的创新,保证资源的创新是提高智慧城市创新活力的关键举措。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应立足于改善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促进时代潮流思想的共鸣、提倡智能化的标准操作、推进信息化项目的落实及高效利用创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布局的创新,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化的繁荣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项目的落实都存在一些难题需要不断完善,以克服未来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立足于未来发展,摆脱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创建智能化的生态发展环境,快速推进智慧城市的未来布局。

猜你喜欢

顶层生命力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贸易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如梦似幻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加快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