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分析

2018-01-24王思兴

山西青年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文小学生

王思兴

(江油市东安乡中心小学校,四川 江油 621733)

随着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学习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阅读已经成为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和家长应有所重视。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仍是教师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况且目前在语文教学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要求教师根据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落实国家素质教育政策,唯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创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计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深入,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人的个性化行为”,这向我们透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明确阅读主体是小学生,需要小学生通过实践完成阅读行为;二是确定小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能够对所做行为有自己的判断,能在具体行为中体现小学生的思想和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观念,认识到不同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不同体会。同时要认识到教师、学生和课本的联系性,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组织和协调三者的关系。课本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文字和符号进行知识的传递,与小学生建立独立对话。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积极响应,进而对课文展开更深层的探讨。教师通过上课提问检查小学生的阅读成果,再进行系统讲解,让小学生了解到阅读学习中产生的误区,引导其改正。

二、创造阅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设立相应的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介,向学生展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有关的图片,也可以播放相应的纪录片或影视剧,利用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或是环境的展现,增强小学生的记忆点和理解能力。在学生观赏完相关影视或图片资料后,根据拟定好的教学目标,提出设定问题,与此同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逐个递进,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做适当的提示,联系小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强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突出课文的中心思想[1]。例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播放猫的图片的同时,向小学生讲解老舍先生的人生成就,接着提出“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或和同学交流,学生在得到心得体会后,教师随机选择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当发现理解错误时,进行及时纠正,让学生正确理解老舍先生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2]。

三、反复诵读课文,准确理解内容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对语文认识从口语交流转变为书面交流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这一转变。同时正确读写文字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可让小学生经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对课文中文字的印象,经过反复练习认识更多的生字,尤其要正确辨识符号,理清文章断句。另外要注意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全面了解作者情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仅要表现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同时加强对阅读内容的内化,构建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对此,教师可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利用肢体、语言等多方面感受的参与,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再加上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提升阅读能力,完成理解内化[3]。并且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少儿重要的发展和学习阶段,对其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是小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小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语文阅读,学会用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自身情感,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