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2018-01-24

山西青年 2018年22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彭 莹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规划不合理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材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具有很多的重复部分,假如没有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衔接与规划,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因此下降。任何事情都应不断向前发展,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也应如此,将最新的教学素材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学校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设置时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大部分采取班授课的方式,课程设置过于简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被限制。

(二)尚未给予思政教学高度重视

教学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划拨的经费较少、理论课教师的师资力量匮乏、外出调研力度不高、可使用的设备较为陈旧,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都是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投入较少,单一的思政课堂教学手段,使得学生丧失积极主动性,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凸显。在教学设置上,这门学科处于被动地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安排有待提高,缺乏社会实践性,课程考核内容只是按照期末成绩来评估,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被忽略。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将所有的时间与经济都花费在了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上,没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浓厚兴趣。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小部分学生认真听课,其他学生都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样的情况能够充分表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课下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另外,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存在主观偏差,认为这门课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的学习,自身的主观意识没有体现出来。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保证教师质量与数量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与质量充分凸显出来,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面对当前的情况,高校根据课程安排的需求,组建科学的教学单位,尽可能独立化教学机构当中的人财物。根据学生的数量合理安排教师,杜绝任意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任务,根据学科的实际发展进行补充与完善。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较为权威的教师进行演讲,加强这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二)更新当前的教学观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此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是教学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也发生了转变,大学生这一群体也是如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思维活跃,对于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与判断,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方法与理念,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加强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手段,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高校应增强管理制度,增加思政课的授课时间,增大在思想课教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与综合素养,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不断完善创新自身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将个人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分歧后,应完全服从于国家利益。其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只有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够在日后更好的服务于国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不足,需要学校与教师不断总结、完善教学理念,创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