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8-01-24张弘毅
张弘毅
(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一、引言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运作模式以及内容传播更为复杂以及多元,许多大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互动的过程之中积极地利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以及渠道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其中新媒体能够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保障互动的双方能够实现即时的沟通以及了解。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之中除了需要积极的了解新媒体的优势之外,还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正视新媒体对个人人际交往的挑战以及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扬长避短,保障新媒体能够更好地提高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个人能够与他人进行紧密的互动以及沟通。
二、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其中传统媒体主要以电视、广播、报刊为主,传统媒体之外的媒体被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的内部运作模式以及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大部分主要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及核心,通过宽带局域网,互联网以及卫星和无线通信网等渠道的优化利用以及配置来真正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外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新媒体主要以数字电视机,手机以及电脑等不同的终端应用为主,真正地为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促进娱乐服务形式以及信息提供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多样性,更好地丰富现有的传播形态,保证让受众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的过程中真正地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之中,网络化水平实现了有效的提升,人们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的人际关系实现了有效的重组,另外,在以博客以及微博为主体的各种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主动的表达个人的意见以及看法,充分地与他人进行紧密的联系以及沟通,同时作为整个虚拟网络世界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实际的实施情况主动的抒发个人的情感以及意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挑战
在对新媒体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及分析的过程之中,除了需要了解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类挑战以及冲击之外,还需要积极地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不可否认,新媒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高校建立。从目前来看,新媒体在我国实现的快速发展,其中学生成为了微博、博客以及其他自媒体平台之中的主要使用者,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理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媒体中所传递的信息带有海量化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学生能够积极地利用新媒体来开阔个人的眼界,同时不管是个人的人际交往还是知识的学习都能够以新媒体为切入点,保障个人信息获取渠道的丰富化以及多元化。在新媒体应用的过程之中,大学生还能够与他人进行角色的有效互动以及沟通,尽管新媒体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但是通过虚拟角色的扮演,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能够学会与他人进行主动的沟通以及合作。其次,大学生的表达欲望相对比较强烈,希望通过不同的手段以及途径来积极的彰显个人的个性,主动的抓住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有着较为独立且开放的思想意识,这一点符合新媒体的互动性以及平等性,新媒体可以积极地利用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将声音,表情以及文字相融合,因此对于一些在社会交往过程之中处于劣势的学生以及相对比较害羞的学生来说,新媒体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利用不同的新媒体渠道以及平台更好的实现个人人际交往的自由化以及快捷化,这点对于大学生个人的社会化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除了这一些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外,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挑战也有很多。
(一)虚拟化
从目前来看,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以及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以及互动的过程之中新媒体必不可少,尽管新媒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有效建立,更好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共享,但是新媒体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机会以及主观能动性不断下降,同时实际的活动参与时间以及频率严重缩短,忽略了与朋友面对面交流以及相处的机会,现实生活之中大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越来越少,人际关系不断的疏远,同时心理上的距离也持续的扩大。另外在积极实现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之中,大学生开始出现了盲目崇拜以及崇洋媚外等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交往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冷漠化
新媒体主要以线上交流以及互动为主,大部分的工具存在一定的虚拟性,以手机电脑为主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工具直接取代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的情感交流以及人际交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于的生意已经冷漠,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以及情感疏离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之中非常的压抑,并且出现的心理孤独,思维变得非常的缓慢,同时极易产生情绪低落的现象。其次,对于个人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来说,自我评价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过于注重电脑以及手机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导致个人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同时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持续下降。
(三)低俗化
新媒体的整个运作模式相对比较复杂以及自由,并且还没有建立健全薪酬的监督以及管理机制,无法对新媒体进行及时的监督以及控制,最终导致个人在进行虚拟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中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因此出现了许多与社会道德不相一致的现象,比如有一部分的网民直接在网络中传播虚假的信息,严重的损害了他人的人格以及名誉,另外,色情、暴力以及情感欺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导致许多学生在利用新媒体与他人进行互动的过程之中受到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外加上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经验不足,是非判断能力十分有限,难以对这些负面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以及筛选,这使得一些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会迷失自己,甚至会产生相应的模仿现象,最终导致个人的成长以及发展走上歧途。
四、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导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21世纪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内容越来越频繁以及复杂,如何真正地立足于新媒体背景之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条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是每一个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高校必须要积极地重视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正面推动作用,保证学生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以及手段与他人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完善个人的人格,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更好地促进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一点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自身应加强对新媒体的全面认识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正面影响,也有许多的负面影响,作为大学生个人来说,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互动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对新媒体进行客观合理的评断以及分析,了解新媒体的各类影响因素。新媒体环境之下的人际交往存在许多鲜明的特点,其中每一个人的交往模式相对比较简单,交往内容非常的单一,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大部分的交往主要以互联网作为中介。在新媒体使用的过程之中,身份存在于的虚拟性以及多样性,因此与现实社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舆论以及道德规范在虚拟网络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在新媒体世界之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表现自己,本位意识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十分的强烈,因此为了能够尽量避免各类负面影响以及冲击,大学生必须要了解新媒体这一重要的工具,其是重要的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只有真正地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才能够更好的保障个人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大学生必须要尽量避免将个人所有的时间以及精力放在这种工具的应用上,而是需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防范意识,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来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个信息进行独立的分析以及判断,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高质量的信息,有效的避免各类负面信息以及不良信息对个人的冲击以及影响。
(二)高校需利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同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及发展对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为了真正地实现新媒体的高效应用,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以及良性发展,高校必须要积极的利用不同的新媒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充分的发挥新媒体的推动作用。在新媒体之中有许多海量的信息,这些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学生能够利用不同的途径以及手段积极的获取有益的知识。对此,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的利用不同的新媒体,以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为切入点,在不断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促进个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学校也需要实现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机制的有效转变,保障学生能够在新媒体应用的过程中及时地了解个人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需求,通过这些体系的有效调整来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真正地促进个人的顺利就业以及发展。
(三)政府应建立网络立法,加大监管力度
要想从宏观上更好地避免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各类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必须要真正的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网络监管机制来更好的规范新媒体的应用原则以及应用行为。其中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以及法律法规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各类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将各种信息流通渠道相融合,保障公民能够严格的按照该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来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积极的遵守网络道德。其次,国家需要将新媒体的管理能力与国家行政管理的目标考核相结合,实现安全,公安,通信,广电以及宣传部门的有效部署以及统一整合,积极地发挥网络媒体渠道的作用以及价值,更好地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配置,充分地发挥新媒体的促进作用以及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