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关键性
2018-01-24张晨曦李超楠
张晨曦 李超楠
(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意识的淡薄,俨然已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巨大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第一站,其教育对象是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方法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初衷。同时也是培养青年人面对社会的思想武器。加强高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对青年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开展相关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论”、近代史等的课程;也包括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对青年学生的立体式多层次的思想教育;以及学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是青年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决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道路中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薄弱环节的有力武器,比如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新时代的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将马克思主义精髓化为实际的力量运用到生活中去理解运用。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对青年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改革中获得思考和理解,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运动过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诸如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新时期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理论。这些理论和成果,是与中国国情的契合的产物,稳步有力的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前进。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同时拓宽了眼界,更加以世界性、时代性的眼光去把握理解我国社会义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加强高校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指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开展相关的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开展有计划的相关培训课程,让教师队伍的理论教育跟得上时代的节奏,跟得上社会的发展,铸牢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教师是树人者,青年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发展潜力股,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青年学生群体带来潜移默化的力量。在课堂内外,高校教师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会深入的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变化。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意义
首先,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重要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理论。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保证高校青年群体统一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思想保证的重大举措。一百多年前,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在动荡中灭亡,勇敢的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理论来救中国,历史雄辩的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这样的大国,这样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如果没有以正确理论为基础的强大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将是不可想像的,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谈不上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①
其次,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保证意识形态斗争的战斗力。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曾指出,中国年青一代,也即互联网一代,美国要伸出双手去拥抱他们,这将是削弱中国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看似与我们无关,远离我们,实际上我们依然受到其干扰和威胁,必须加以防范。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②
最后,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关乎未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件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大事。高校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多数是青年党员及共青团员,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生力军,保证青年一代又专又红,不被西化腐蚀。在和平年代,糖衣炮弹的袭击不比战争年代冲击小,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很容易侵蚀到意志不够坚定的青年身上,必须加以提防。因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对国家的未来的保证。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
高校聚集的是一个思维活跃,乐于且善于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群体,现如今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各种思想活跃,一些不良思想体系流派也会趁虚而入,逐步侵蚀青年人的思想。这些巨大的挑战严重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也即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如此势必会扰乱青年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对于高校教师来讲,针对意识形态的形势教育、思想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教育者教育观念等一些列问题势必为一场思想革命。
首先,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流地位受到了冲击。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无形中受到了它对我们潜在的侵扰,尤其是在思想上。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就目前来讲,互联网推动着信息的快递广泛传播,不同的社会思潮伴随其中,很容易侵蚀到缺乏生活阅历的青年学生思想中,尤其是某些伪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性的,更容易吸引青年学生的眼球。马克思主义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反对本本主义,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这点,高校青年学生所接触的互联网知识、信息有可能是默写别有用心之人精心设计组织的,专门迎合所谓的大众愿望,其真实性值得推敲;甚至于一些宣扬西方宗教、拜金、享乐等腐朽思想更是无形的影响着青年学生。
其次,高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理论修养参差不齐。整体来讲,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并具有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部分思政老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理解不够深刻。其表现在一些思政教师内心缺乏真正的马列主义信仰,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大多采用硬性的刻板式的方式,在这样体制内成长起来的教师队伍,对马列主义的精髓难以做到融会贯通,故而不能以理服人,对马列主义不能深入知行合一。其次在教育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我国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如集中学习、自我批评、榜样示范教育、演讲报告等,如何将这些优良的方法吸收进课堂,达到实际的效果还需更多的思政教师队伍共同努力。
再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还需提高,现如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及方法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敢改革进步。建构主义、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法被逐渐引进到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硬性刻板印象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无论新方法还是旧方式,教育的实效性也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以及知行统一方面是否有成效,才是检验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在课堂中、在考试中,我们看到的事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乏有调侃质疑共产主义,西化思想严重,甚至于散发违背社会主义精神的言论。这些都应该值得警惕和及时矫正的。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刻不容缓。
四、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途径
从高校教师来讲,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永远处在路上,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在实际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克服形式化、碎片化、功利化倾向。
首先,克服刻板倾向。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看似刻板、索然无味,实则是拥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需要我们去挖掘。应当与时俱进,对形式化的教学内容说不,系统的去融入新成果,新思想,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次,克服碎片化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在学习和教学中,重点讲述,更应注重系统化联系,着重把重点放在零碎知识的讲授上,这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科学性。再者,克服功利化倾向,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关乎于课程的安排,更是对被教育者人生规划改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克服短期的功利性教育,更要将其因材施教,因人而因,根据被教育者的兴趣、专长、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教育。
从高校方面来讲,一方面建立“信息化教育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行。
首先,加强信息化教育是指在目前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依托这些资源建立相关的宣传战线,比如开通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心,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以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将社会热点、国际形势等内容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分析及时有效的分享,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宣传,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关注高校青年群体利益,站在大学生的立场,直面现实问题,及时全面、有效的阐述才能凸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满足大学生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增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加强隐形教育,也即通过简单明了的示范效应,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在校园布置宣传海报,高校信息平台及时推行相关信息。
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青年学生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落实。故而,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加强实践教育,首先要变革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考核方式。试卷形式的考核应加以改革,同时应辅之以实践的考核。高校应组织好社会调研与实践,如在寒暑假,组织青年学生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践考察,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青年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外延。同时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比如“三扶一支”“西部开发”等项目中去,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注 释: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7.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 文献选编 》(下).人民出版社,1991:1646.
[1]任志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与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0-24.
[2]冯浩然.信息网络化境遇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三重维度[J].甘肃理论学刊,2015(01):127-133.
[3]李德芳,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