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8-01-24郭苗苗刘雯璟
郭苗苗 刘雯璟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作用,铸造学校教育的灵魂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加强高校德育建设的依据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从德育抓起,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从古至今,我们都在强调德育的教化作用,做事先做人,修学先修身。《礼记·大学》整篇都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修身就是成为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是“成才”教育,更重要的是“成人”教育。而要“成才”必先要“成人”。“育人”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根本问题,而育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实践。宋代的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其主要任务。然而,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道德状况存在奉献精神不足,集体意识淡薄、吃苦精神欠缺,享乐思想严重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体系来提高全社会德育教育水平,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教育人,说服人,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的途径
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体系,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奋斗。首先,我们要加强以教学为主的综合德育体系,在理论学习中灌输人生之道;其次,我们要打造优质的德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再次,我们要创新载体,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优质的德育环境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支撑;最后,我们要构建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促使我们德育建设稳步发展,为我们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加强以教学为主的综合德育体系
学习德育理论知识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我们要通过理论灌输对“德”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我们总是以为“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字眼,不用刻意的去学习什么是德,自以为是的想法让我们忽略了对“德”的认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进行理论学习,这是高校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习近平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有理、有据、有目的、有意识的德育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指引学生前进的明灯。除了德育课程之外,其他课程也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形成各科讲德育,全员抓德育的局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始终充当着学生的精神导师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6]在高校德育建设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成长成才。当然,学生也要自主学习,自觉地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点的自我建构过程。学生德性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依靠教育的灌输引导,还要依靠自我教育将“关于德性的知识”自觉转化成为“关于德性的行动”。
(二)打造优质的德育师资队伍
强化师资队伍师德建设是高校德育建设的核心。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7]德育建设并不只是只对学生进行德育建设,在大学时期,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极其重要的领路人,倘若领路人都有师德问题,那他怎么会带领好我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向前迈进?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立德树人能否成功,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加强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心中,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谈”,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首先,作为德育教育的先行者教师们,一定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将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其次,打好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思想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严格考核管理,运用科学的评估体系将师德高低和育人质量纳入到考评范围之内,并将师德与其自身利益挂钩,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公正公平的评价教师工作,使得广大教师有所约束、有所畏惧,使教师真正成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领路人。
(三)创新载体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习有关德育的理论知识在德育建设中占据着首要的位置,但理论学习只是让人们获得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产生“道德的行动”,我们必须把理论上的道德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8]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认认真真的将德落实到行动中,使自己形成一种做事的习惯,将我们心中的“德”外化到我们的行为中,做到知行合一。学生只有在与具体事务和周边环境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形成“关于道德的行为”。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也是人们品德形成的基础。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自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道德准则、观念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9]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精神支撑,它是由历代师生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形态,通过校园文化来达到育人效果是德育建设的隐性路径。德育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建构,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因此,必须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育人的外部协同机制,真正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
三、加强高校德育建设的意义
人的道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统帅的作用,没有德育提供动力和确定方向,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则难以实现。《管子·心术》中曾言,“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也。”这句话表明,“德”是“得”的前提,而“得”则代指各方面的收获。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即使再有能力也不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良好的品德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
(一)加强高校德育建设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将德育放在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重视德育的立德树人的功能,有利于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道德教育活动能促进人的道德认知发展,一个人的道德认知是其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其次,德育能激发人的道德情感的发展。通过组织一些情境化的德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再次,德育能促使个体产生具体的道德行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做”有机结合起来,使个体在德育活动中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以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能促进人的智慧发展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德与智是一体的,德育活动不但有利于个体的道德水平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个体智慧的发展。智慧的发展能促进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水平的提升又会促进个体智慧的发展。“智”是“德”的基础,“德”是“智”的导向和动力。加强德育建设,促进人的智慧发展,为人的认知发展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为人的智慧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促进个体德智共同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着重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身体的发展,更在于个体内在心理的发展,精神的发展。德育体系建设在促进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智慧的发展外,亦能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通过德育活动促进个体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产生好的道德情感,推动个体道德行为的发生,使个体能够达到精神富足的境界。
搞好德育建设对于促进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德育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加强高校德育建设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证。搞好高校德育建设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