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人善举

2018-01-24张世英

至爱 2018年4期
关键词:谢先生陈华好心人

文 | 张世英

2月是新春佳节,正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办公场所搬迁。上门捐款的好心人虽然不多,但他们的爱心善举依然传递着正能量。

化名捐助 做好事不留名

一位不愿留真名,化名为“凡人”的女士是基金会的常客了。2月13日上午,她捐款41 500元,其中10 000元定向用于救助大重病患者,31 500元用于结对助学。按照惯例,受助学生在领到助学款后要写一封信。但“凡人”女士不要求他们写信。她说只是想帮帮他们而已,老公也很支持她。

1月6日,陕西北路80号(二工大原基金会助学窗口)的门卫师傅送来一张金额9000元的邮局助学汇款单。经查阅,我们发现这是好心人陈华捐的。他于2013年6月19日结对困难学生余文玲,每年捐款2000元,今年则捐款9000元。因为要开发票和捐赠证书,并且要感谢他,我们就根据汇款姓名和汇款地址请基金会静安区代表机构去帮忙寻找陈华,结果查无此人。后来,我们又多方寻找,均未找到好心人陈华。我们猜测,也许陈华只是一个化名,真是做好事不留名啊!

坚持多年结对助学受助学生知感恩

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最早来到了基金会助学窗口,替孙子前来续捐结对助学款。他们的孙子叫潘锦欣,2012年起就开始结对一位青浦区的学生。从每学年的1000元到现在每学年的2500元。潘锦欣深受其父的影响,他的父亲已连续结对助学20年,帮助了数个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20年,并且带动儿子共同做好事、传承美德。

2月27日下午,谢先生气喘吁吁地来到助学窗口,进门就说:“我昨天到威海路511号助学窗口去了,看到门上贴了一张通知,才知道你们办公室搬迁了。为了要赶在月底前续捐结对助学款,我今天赶忙又找过来。”原来从2013年3月开始,谢先生夫妇结对两名家庭困难的崇明学生。因为他们现已分别升至高中和大学,所以谢先生夫妇也将助学金从每学年的1000元升至每学年2500元。让人感动的是,谢先生用爱心助学的举动完成其母的心愿。谢母去年因患病已离开人世,她生前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要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于是,作为儿子的谢先生帮母亲结对了一位普陀区贫困家庭的小学生。谢先生说,清明节前,他带着母亲的捐赠发票和捐赠证书去祭拜了母亲。

2月28日下午,莫女士来到助学窗口捐款,她从2004年开始就结对助学了,刚开始时是一个人来,婚后她带动丈夫共同参与助学活动。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捐助了4批学生。一位受助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还去看望过他们;一位来自甘肃的同济大学的学生则每年将成绩报告单寄给他们,汇报学习情况。对此,莫女士夫妇感到很欣慰。他们的受助对象中有一位崇明小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照顾起居。莫女士夫妇知道这个情况后,就经常和爷爷打电话聊聊天,聊聊孩子的学习情况等。

另外,2月共收到来自爱心窗口的社会捐款15笔,金额32 910元;1—2月结对助学受助学生90人,金额180 000元。

猜你喜欢

谢先生陈华好心人
陈华莎、杨艳作品
谢希德先生的魅力
陈华
路遇好心人
征文主题预告
测字先生
好心人网上8年匿名每日捐款
“谁公开了我的举报信”不应成谜
吃旺旺雪饼运气没有旺 男子向多部门写信举报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