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故事采集与整理路径研究*
——基于淮南煤矿抗战历史资源利用的思考
2018-01-24杨志华
杨志华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淮南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淮南煤矿真正开采的百年之中,矿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八年间,对淮南煤矿进行了掠夺性开采,对矿工进行了非人性的残暴蹂躏。矿工们为了抵抗侵略和折磨,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英勇斗争,涌现出大批抗战英雄和抗战故事。这些故事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资政育人作用,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政治信念,弘扬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生动教材。因此,矿工在抗战和工作中留下了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需要采集与整理,淮南矿工扎根煤矿、拼搏奉献的矿工精神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凝练。
一、开展抗战历史故事采集的目的和意义
(一)全面掌握抗战历史资料,提供了解过去的途径
在淮南地区,新四军和矿工在抗战中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为总结这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产,需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重点围绕新四军军魂口述历史和淮南矿工抗战故事,组织人员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书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淮南矿工抗战故事采集与整理及矿工精神凝练调研活动,深入研究和宣传矿工抗战的光荣历史和矿工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牢记历史。
(二)凝练淮南煤矿抗战历史内涵,弘扬新时代矿工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对于文化的传承,青年人思想的进步,启迪,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发展意义。”[1]在煤矿开发建设初期,老一辈矿工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在煤田上建起了一座座初具规模的新兴矿区;在发展壮大时期,勤劳实干、勇于开拓的淮南矿工抓改造、上标准、塑品牌,率先在全国建成千万吨级煤基地;市场经济转轨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新时代矿工率先在煤安全质量标准化上创造骄人业绩。一代代矿工是淮南煤矿历史的创造者,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新内涵,凝聚正能量。
(三)设计煤矿抗战历史体验模式,推出爱国教育新品牌
通过调研,为更好利用这些遗址资源,可以借助新四军纪念园、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等活动场馆,建立淮南煤矿抗战历史教育体验基地。为此,需要编写体验的素材和课程,规划体验教学、互动教学、仪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内容,开发精品体验路线,设计煤矿抗战历史体验模式,为规模性地参观学习、社会调查、职业体验和课题调研等活动提供素材和经验。通过对淮南煤矿抗战历史遗迹调查、人物采访、文献资料搜集等途径,采集与整理矿工抗战与生活故事有很好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有利于了解淮南煤矿抗战历史,认识淮南境内抗战遗迹的现状;有利于深层次挖掘淮南矿工精神的内在价值,推动淮南矿工精神的继承、弘扬、宣传和教育。其次,有利于更好地宣传淮南煤矿抗战的辉煌历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抗战精神教育激励群众,服务美好淮南建设。再次,利用好这一资源,对提升城市品位,凝聚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知名度、发展煤矿文化事业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对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最后,可以适时建立淮南煤矿抗战历史教育基地,并为基地积累和设计淮南煤矿抗战历史教育体验的素材和课程。
二、采集与整理的思路和方法
(一)采集与整理的思路
在近现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淮南市留下了丰富的抗战历史资源,特别是煤矿抗战遗迹。通过对淮南大通“万人坑”等遗址实地调研,对周边地域居民走访调查,收集关于淮南矿工抗战故事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煤矿抗战历史遗迹调查:淮南全市共有红色资源43个,其中新四军纪念文化园、大通万人坑教育基地、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等重点资源11处,这些遗址里面有不少和煤矿抗战有关的故事。二是围绕煤矿抗战历史进行人物采访:通过对纪念场馆负责人的采访,可以宏观地了解新四军军魂和矿工抗战故事相关情况;通过对尚在的老矿工、老红军和村民的采访,可以更细致地了解抗战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对淮南煤矿历史研究专家采访,可以从更专业的角度分析淮南抗战文化,为故事的采集与整理做深入的准备。三是通过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在对古籍的研究中,让学生自觉树立公民道德意识,并将之外化为规范的道德行为,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奉献社会。”[2]因此,通过走访淮南市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查阅煤矿抗战历史原始资料,对相关历史故事进行搜集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大学生再教育的过程。
(二)采集与整理的方法
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是开展采集和整理的关键。在方法上,第一,形成团队,坚持实地走访与文献查阅相结合。专门成立淮南煤矿抗战故事采集与整理调研小组,从调研注意事项、调研点联系、被采访人选定、安全教育、过程监督等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并请求相关部门在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了解和热爱淮南红色文化的本地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提前做出策划方案,先期进行一段时间的调研,积累原始资料和经验。
第二,强化分工,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就采集与整理作出合理时间安排,在资料准备、研究方法、人员安排、时间分派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可以分别建立统筹协调组、实地调研组、资料整理、网络宣传组等,做好诸如把握采集方向、联系接洽受访对象、实地调研、材料收集与整理等方面工作。特别是要通过对淮南当地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和文化遗址等进行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对调研后的资料,做好访谈笔录整理、材料分析、资料汇总和故事撰写。
第三,认真编纂,做到恰当取舍和阐释。将收集到的关于矿工精神的图片和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取其精华、弃其糟泊,科学地概括出淮南矿工精神的深刻内涵,对其内涵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式的阐释,保证其科学性、先进性;根据一定的结构和体系精心编纂,提取有价值的调研信息,总结规律,撰写调研报告。
三、主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成果
(一)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淮南煤矿抗战资源的挖掘及矿工精神的调研,首先要对该淮南地区优秀文化进行科学地概括和总结;其次是阐述淮南煤矿抗战历史在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的独特优势以及具体实施途径;最后是市民通过接受教育加深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继而能更好地对其继承、宣传和创新。总之,通过调研把项目建设成为传播和弘扬淮南新四军精神和矿工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解决如何利用好淮南煤矿抗战历史资源,更有效地对广大市民文化实施教育的问题;二是市民在接受地方文化教育的时候,是一次消化、吸收过程,通过对市民领悟文化的调查、反馈,既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宣传,也是对当地文化一次再凝练、再提升的过程;三是通过对利用淮南煤矿抗战历史资源实施市民素质教育途径这一个案的分析,总结出其他地市在利用地域文化对广大市民进行素质教育的共性,从而将地域文化和市民教育之间关系的这一命题理论化、实践化。
(二)预期成果
紧紧围绕“弘扬新四军精神和矿工精神”这一主线,依托淮南市煤矿抗战历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将淮南煤矿抗战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容教育性、学习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体系,供区域内群众开展参观学习、科普调查、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素质拓展等形式的综合性教育体验基地,帮助广大群众深刻感悟新四军的光荣抗战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学习煤矿工人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良好职业素养。预期成果如下:
一是建立淮南煤矿抗战历史教育体验基地。在充分了解基地历史和基地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设计出基地形象标识,在不断调研和项目进展中凝练出基地宗旨,如“弘扬矿工精神,凝聚青年力量,培养职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打造基地精神,如“勿忘煤矿抗战史,奋力实现中国梦”。
二是初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区和精品体验路线。以“大通万人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中心,对淮南五区二县六景区四十三个遗址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同时组织人员实地查看红色资源现状,对能反映出淮南新四军抗战、矿工反抗、新时代矿工精神的历史资源进行重点关注。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调研和实际体验,初步设计出以弘扬抗战文化、弘扬矿工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三个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区和淮河红色文化教育、红古文化结合教育的两个精品体验路线。
三是推广基地教育体验模式,形成普惠共享机制。初步设计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方论证和实际体验,形成一套富有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参与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的基地培训模式,组织相关人士在雷锋月、五四青年节、清明节、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活动融入到淮南煤矿抗战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基地的体验、培养、教育的作用,经过如此体验的积累,模式逐渐成熟并逐渐推广。
四是形成固定教学团队,开展系列专题教育。在掌握煤矿抗战历史故事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邀请对淮南文化比较了解、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讲座老师、项目体验指导老师、情景教学老师,开展包括《淮南子》古代传统思想文化、淮南境内新四军抗战斗争史、矿工精神解读等特色讲座。让这些系列讲座充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职业的教育需求,让广发群众在聆听中感受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地煤深处的矿工精神,在聆听中升华感悟、启迪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