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8-01-24靳晴
靳 晴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因子。从现阶段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开展情况来看,生态德育的教育水平有了较为明显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了显著地增强,但是在实践教育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生态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增强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硬性,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此,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进行探究,是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体现在对社会的发展方面,还体现在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方面。在社会的发展方面,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契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社会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方面,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为生态素养是现阶段大学生综合素养中的新要求,是促成大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升华的客观要求。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
从高校针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来看,尽管其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实践教育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局限,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生态知识的理解并不全面,也不够系统[2]。以雾霾这一生态知识为例,大学生对雾霾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雾霾现象的治理并未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意识并不强,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缺少自觉性。例如,对于当下所提倡的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无法真正做到,反而存在一些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等消费心理。再有,生态道德责任感比较缺乏,对身边的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环行为并不会制止,甚至视而不见。最后,生态道德情感不够浓厚。比如,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生态问题或者现象体现出一定的关心,但是对于一些公共性的、社会性的生态时间表现得不够关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将生态道德教育引入课堂
以往,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教育认识上,并未将生态道德教育视为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内容,因而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显得比较零散,并不系统。高校在解决好这一问题的时候,应当提升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加强生态道德课程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出课堂主阵地的作用[3]。比如,高校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必须课程当中,让大学生在课堂之上接受直接性的生态道德教育,使其接受更为系统、更加全面的生态道德教育。又比如,高校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公共必须课中,同时也可以增设一些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选修课程,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有关课程的宣传。生态伦理学、人与自然等课程可以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选修课程,对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丰富了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同时,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生态知识面,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信念。还有,高校应当充分地利用其它学科来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它相关学科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二)营造浓厚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尤为如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环境的营造,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影响功能。首先,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出领导队伍、教师队伍以及党员队伍的带头作用,通过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党员同志的影响,使得全校学生都能够树立起生态道德意义。其次,高校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更加能够让学生接受,也更加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吸引力。再有,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专题教育,邀请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以加深他们对生态危机状况的认识和了解,增加其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高校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生态环保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来培养生态道德信念和情感,锻炼生态道德意志和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新内容,与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息息相关。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水平,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齐爱花.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02):92-93.
[2]李红丽,傅安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1):78-85.
[3]周骞.“中国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思考[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33(01):17-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