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
2018-01-24王卉
王 卉
(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11)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实行了很多年,但是在一些艺术院校中依然没有落实到位,然而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急需各大高校开展专业的素质教育理念。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一项基础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音乐修为,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对于音乐教育的改革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们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开展教育的基础,每一位学生对于钢琴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弹奏的能力、掌握的知识也不同,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们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工作。对于那些有艺术天赋、善于进行钢琴学习的学生们来说,教师们要注重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将艺术魅力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充分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例如,在学生们学习著名钢琴曲《命运》时,教师们就要将这一曲目中贝多芬想要表达的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经历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加直接的理解音乐情感、感受音乐的内涵,设身处地的与艺术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另一方面,细致的观察生活、有所感悟也能够为学生们进行音乐创作提供不少灵感。但是对于那些艺术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们就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乐理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知识的讲解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的巩固、练习。例如,在进行基本的乐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对于某些简单的旋律进行演奏,然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讲解转变为学生们可以直接接触到的音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乐理知识,还能够达到练习听音的作用。由此看来,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帮助不同特点的学生们更好地锻炼综合素质,简化繁多冗杂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二、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调动学生
教师们已经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深入到了日常实践过程中,但是为了更好地配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师们必须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带有创新意识开展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们也要更加重视与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作为学生们尊重的对象、倾诉的对象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从学生们的实际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们答疑解惑并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例如,在利用钢琴练习学生们试听、练耳的练习内容时,教师们可以将学生们随机进行分组进行竞赛,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胜心理,让学生们之间的竞争挖掘出学生们的潜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享受乐趣。除此之外,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更好地领悟音乐的内涵,肢体表演就是其中的一个,让学生们将自己享受音乐的过程中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使音乐变得更加形象。这种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因此能够增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融洽的学习气氛。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教学
随着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飞速发展,许多多媒体设备也进入了课堂,这使得高校的钢琴教学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这些具有科学元素的设备引进为整个课堂增加了不少活跃的因素。但是钢琴教学由于自身携带不便的特点无法实现较大的突破和改变,很难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在其中,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很容易实现这一点。例如,在进行基本的钢琴指法教学中,教师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练习的片段,直接展现出正确的指法练习,教师们还能够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针对一些较难的转变进行讲解。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的放映,还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揣摩钢琴指法的灵活转变,优化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钢琴曲《天空之城》的演奏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电影的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电影主人公的遭遇,为乐曲的演奏增加背景,以便更好地领悟作曲者表达的思想。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要努力融入电影表演的情节,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到音乐演奏中来,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
总之,在当代的高效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一种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由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