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企业青年职工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2018-01-24柳艳
柳 艳
(山西金地赤峪煤矿,山西 吕梁 032100)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了要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一、新时代青年职工呈现的特点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色,在新的历史阶段,企业青年职工表现出五个鲜明特点。
一是整体素质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开放,现在青年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表现为接受新事物快,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观点,对社会和企业发展前景高度关切,不循旧、不保守。
二是求知欲更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青年职工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求知的门类和领域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然而,有些青年职工的求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
三是思想更加多样化。青年职工集体归属感普遍较强,把企业当作自己事业和未来发展的载体,但个体成功意识更强,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注重,渴望成功和被认可。
四是群体压力增大。当前煤炭市场形势低迷,青年职工很多从河北来到山西,就业远,不能顾家,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生存问题给青年职工带来巨大压力。
五是更加注重实际。当代青年的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多元,不可避免地遇到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碰撞,加之面临职业的竞争和生活的压力等现实问题。部分青年职工存在拜金主义思想,盲目追求自身价值,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无私奉献精神等等。
二、做好新时代企业青年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新时代青年的培养和锻炼要遵循鲜明的时代特征。十九大以来,政治性摆在了特殊重要的位置。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瞄准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目标,研究探索青年队伍建设的思路、内容、载体和方式方法。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用起来,让有为的人有位,全面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一是思想入脑,传递十九大正能量。全文逐字逐句学习十九大工作报告,定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座谈交流等活动,集中观看各类纪实教育片、警示教育片,传递正能量,通过全方位思想交流,不断加强团员青年的爱岗敬业精神,引导青年职工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激发他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热情。
二是制度先行,撬动青工干事热情。针对青工队伍特点,企业不同职系的结构,建立多通道职位晋升通道,制定切合企业发展建设实际的后备人才队伍管理、技工技师管理考核、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等管理考核制度,优化工作绩效,调动职工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建立打通“三线四级”人才晋升通道。三条线:管理岗、技术岗、操作岗三条线晋升通道。四级考评:管理岗实行三级科员、二级科员、一级科员、主任科员四级晋级考评制度;技术岗实行实习技术员、技术员、主管技术员、技术副区长四级考核晋级制度;操作岗实行技师评定、副班长、班长、工长四级晋级制度,撬动企业干群干事创新热情,形成奋发进取、崇尚实干、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三是学习培养,厚植青工干事基础。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以思想教育为先导,通过学历提升、职工业务知识培训、管理人员实操实训等学习锻炼方式,推进专业培训常态化,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结合企业实际,做深做细师带徒活动,落实旬督导月考核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对徒弟学习效果测试、专业知识答辩、出徒奖励等方式,调动青年职工积极性,批量培养青年技术骨干。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为载体,组织相关专业职工到场观摩学习,与兄弟单位、同行业单位开展大范围技能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全面搭建人才养成教育平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结合企业特点,建立不同专业创新工作室,加大创新奖励力度,扎实开展“全员创新创效、人人都是利润点”主题活动,激发青年职工立足本岗本职,搞改革搞创新主动性。此外,还需要注重青年职工的修养教育,开设礼仪培训班、军事集中训练营,提高青年职工综合素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是密集考核,提高青工干事质量。对列入人才战略的青年职工,建立素质提升一人一档积分制管理数据库,将学习培训、日常工作、行为规范、工作业绩等进行量化考核,用数据说话,形成一套高素质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季度考核评价体系,评出导向、激发担当,从安全生产拓展到党建、政工、法律、销售等专业,大力推行专业人才竞争上岗,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匹配。形成创新发展整体合力和战斗力。专业评价同时,还要加大作风教育检查力度,践行“较真、较劲、叫板”精神,弘扬“细致、精致、极致”理念,增强青年职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攻坚意识,提高干事质量。
五是畅通渠道,打造青工光明前景。国有企业要建立教培部门。责成专人负责职称评定工作,建立职称晋升档案。结合企业人才结构、专业方向需要,与相关高等院校议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取得国家执业资格证发放津贴补助等形势,畅通并鼓励青年职工接受在职继续教育。
三、结语
青年职工队伍建设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达到共同提高,持续发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