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8-01-24谷洋帆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民办民办高校

谷洋帆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一、引言

民办院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民教育新形势,它主要是由民间的投资者在政府的一系列监管下,自发投资开办的院校,由投资者自行进行管理。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相比于其他的普通公办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两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我国目前民办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来看,一方面,民办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探索出一条相对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另一方面,在民办院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办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普通的大学生,他们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性。学生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学校稳定、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受到重视,只有了解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规律,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断有新的学生管理问题出现。

(一)强调制度本位,忽视学生本位

各民办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严格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学院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同时,只考虑制度本身,而忽略了与学生自身相关的权益,对学生本身缺乏人文关怀,没有真正的将学生视为学校的主人。因此,在学校执行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就更加不会考虑学生自身的感受。当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方面,存在过分强调制度,喜欢用条条框框的严苛制度来管理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以人性化的制度规范管理。据调查,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大家更加比较倾向于“人性化”管理而不是“制度化”管理。

(二)封闭式管理压抑了学生个性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对学生管理采用了封闭式的管理。首先,大学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更高层次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下,大学生活模式与高中并无太大的变化,并不能充分达到这样的效果;其次,在这样一个封闭式学生管理模式下,会抑制一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最后,封闭式的学生管理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的完整性,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这种管理模型应该进行改革。

(三)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

民办院校的学生管理一方面是队伍不稳定,有一部分老师认为辅导员这个职业不是一个有前途的工作,并不把这个工作作为一个长久的职业,只是作为一个跳板。研究调查表明,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管理队伍中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其中,多数辅导员缺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由于没有经过特别专业的培训与学习,造成了辅导员在很多方面的欠缺,比如学生就业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因此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并不能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需求不断多元化,没有专业知识的辅导员是难以全面开展工作的。如何加强学生管理队伍,也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学生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基础。但是,民办院校的一些管理制度未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及时变化,对于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管理的范畴。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很多规章制度都是模仿公办院校而制定的,自己没有很好的经验借鉴,因此会不太切合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规章制度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对于新形势下学生的管理工作,并不能完全适应。最后,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管体系,执行力较差,落实不够到位,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三、应对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顾名思义就是指对学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民办院校在学生管理的问题上应该坚持正确的学生观,也就是全面坚持各项工作和规定以学生为中心。相较于传统的管理观念,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民办院校通过鼓励激发学生以此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而不是像以往要求学生完全服从管理者的命令。因此,在民办院校的学生管理问题上,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转变传统模式,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学生作为学院的主体,应当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在适当的范围内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作为院校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学生权利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

(二)树立个性化学生管理制度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学生管理制度就是将学生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分别管理。对于自制能力较差劲的学生来说,应该实行封闭式的学生管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的监管下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校而不是其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自制能力一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缺乏外界监督的同学来说,应该实行半封闭式的管理,这样可以使这部分同学在学校的鞭策下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自制力较强,学习目标明确的同学来说,应当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这样就留给这部分同学更大的空间来实现自我提升。因此,个性化学生管理在运行体系上有比较严密的组织,这是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这样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随着民办高校更进一步的发展,个性化管理的几个模式所占的比例将会发生变化,需要封闭或者半封闭的同学会逐渐减少,同时,实行开放性的管理模式的同学也会逐步增多。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对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三)提高管理队伍素质以及专业水平

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实行学生管理来说至关重要,而管理队伍的建设取决于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责任更加重大。因此,对于辅导员的要求不仅是要高素质,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求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相关心理学知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了解学生,并及时有效的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所以说,作为学校,就应该给予辅导员老师更多的学习、交流、参观的机会,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四)加强制度创新管理

学校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行为进行规范。学校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往往会忽略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追求,所以效果通常会不太明显。因此,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学校要更加关注学生本身,使制度朝着人文化的方向发展,使制度在保持应有的严肃性的同时又充满人情味儿,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文情怀。从另一方面来看,制度的改革创新会更加符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制度会更加有可执行性,也会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展开,对学生的管理也会更加有效。

学生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工作更是民办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时代特征,开动脑筋,多深入研究。只有不断的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在多途径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民办民办高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墙化”更需“强化”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