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教学衔接策略分析

2018-01-24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电子商务电商

汪 雁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普遍发展,国家对电商专业人才储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中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实践型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电商人才。而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形势下电子商务发展需求,中高职院校应重点思考如何加强教学衔接,为学生提供系统、完善的电商学习和实训平台。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计划衔接不够

目前,中高职院校在围绕电商专业设计教学计划时,缺少紧密的工作计划衔接。中职院校在设定教学计划时,通常依赖设计经验,或者直套用以往的计划模式和内容[1]。正常情况下,院校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重点参照大专院校在电商专业领域,所设定的教学计划。然而受到现实因素考虑,很多大专院校所开设的电商专业周期较短,所以导致专业计划内容缺少一定参考机制。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导致中高职院校衔接程度不够紧密。导致中高职院校计划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极为不利。

(二)课堂内容缺少层次性

中高职院校关于电商专业教学,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所呈现的侧重点具有明显不同。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基础专业知识为侧重,而高职院校则主要从技术方面展开教育和培训,要求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对电商平台操作软件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正常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层次划分应该遵守3+2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因为中职阶段教学资源和条件存在一定限制,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电商基础理论知识并不全面,这给后期高职阶段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技能训练缺少连续性

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存在的差别在于,前者主要以实践性、技术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教学目标,中高职院校在办学、教学目标设定上,都是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实践性人才。然而,因为中高职院校之间在技能训练方面缺少一定连续性,所以学生在中高职阶段所接受的技能训练,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存在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断档,导致学生技术掌握难度加大。

二、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教学衔接的有效对策探究

(一)建立中高职协调机制,平衡教学计划

在电子商务教学领域,为了加强中高职教学衔接,教育部门必须加强行政干预,根据教学衔接具体要求,建立完善性的协调机制,确保中高职院校在正确的机制导向下,合理平衡教学计划。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针对中高职院校在电商专业教学计划设定方面进行调研,并根据教学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对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进行协调。同时,在课程安排方面,需要有教学专家和教师组织教研组,共同讨论两个阶段的课程安排,并根据课程难度和深度,合理将其安排在中职或者高职教育阶段,从而保证教学计划安排具有一定系统性、渐进性。

(二)参与双方组织的业务培训,协调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保证中高职在电商专业教育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双方教师必须加强工作衔接与交流。首先,中高职院校之间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师专业教学交流平台,引导双方教师定期围绕电商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展开讨论和分析。同时,院校应该定期组织交互型业务培训活动,也就是让中职教师深入高职院校教育环境,或者鼓励高职教师积极走进中职院校,深入了解该阶段的教学安排情况。从而保证双方教师所掌握的教学信息一致,实现电商专业教学有效衔接。

(三)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自由选课,避免学习重复

高职院校需要更新课程管理体制,以学分制为主导,设计自由选课体系[2]。院校可以针对学生具体表现设计学分限制标准,以90分为分界线,高于90分,学校则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这样,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电商专业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合理选课,既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学习的现象,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论

综上,电子商务在市场领域是一项重要的商务手段,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更是成为一项潮流的商业模式,在社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促进电子商务领域实现深入发展,中高职院校作为实践性商务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必须加强教学模式有效创新,重视两个阶段之间的教学衔接,从而为电商专业学生提供健全的学习体系。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以本为本,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动态教学计划管理体系研究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