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备课方法研究

2018-01-24朱晓彤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集体教材

朱晓彤

(忻州高级中学,山西 忻州 034000)

针对当下高中生的生理、性格、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大部分高中生虽有一定的自主和独立意识,但普遍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正确选择的能力,部分还存在缺乏自觉性和被动依赖性的特点。因此高中教师教学要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开展,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基于这些背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下是本人在研究实践中所得的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备课策略的几点浅见:

一、调整备课方向,整合教材,贯彻课标

传统的教案及学案设计强调“背”、“记”、“教”,因此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吃透教参,并将所掌握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力求在短时间内吸收掉课本内容,往往内容量很多,记忆性的东西更多。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备课及其改进的基本思路必须由以教师灌输为主要课堂形式转为注重把握多要素影响,以求课堂质量和效果的双重提升,包括政策层面、课程资源层面、教学活动的两种对象层面以及教学环境层面等。一个成功的备课过程,就是对这些要素科学研究并合理安排的过程。

备课及其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按照一般的认识,主要包括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能力,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对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将这些能力转化为教学设计的表现能力。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所以,备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备课标,尤其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如果能做到充分理解并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设置的目的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要求,那备课的“顶层设计”就迎刃而解了,也能为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备课应调整传统的观念,不必将所有着眼点都集中在“知识点”本身,可先从课标入手,再落到知识点上,最终再回归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至上而下,统筹兼顾,水到渠成。

解读课程标准首先要了解课程标准的构成。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一般都包含这样一些部分: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要求以及实施建议。备课中,要对以上部分的内容有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在做学期教学计划时,更要对各个学段的内容和要求仔细研读,整体把握此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部署。在对某一单元或某一框题的备课中,则要重点把握学习要求和活动建议,并转化为“践行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师生互动,使教学内容得以提炼,进而升华,使之成为学生课堂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

以此为轴,向外延伸,由以往的“点性”备课模式转向“线性”课堂实践,并在“线性课堂活动”的进展中覆盖知识“面”。因此,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创新设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便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功力及基本教法。长此以往,形成一套独立的备课模式,教师也会在每一次认真备课都能进行知识的积累和业务水平再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改革意识的培养,当然,教师的敬业精神同样能使之事半功倍。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假如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二、转变备课形式,由“单打独斗”向“借智于群”转变

俗话说:“一人一个脑,做事没商讨;十人十个脑,办法一大套”。搞好集体备课能更有效地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传统备课主要是老师自己顾自己,藏在被窝里做研究。在新课堂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科目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要融入教师的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开创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更要求与时政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都能与所学教材知识相结合。所以,对教师的时政分析能力也有一定要求。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因此这时候集体备课显得尤其重要。集体备课能做到知识共享,也能为群策群力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有利于整合思维,提高备课效率;有利于延长备课时效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有利于缩小教师之间的素质差距,更好地发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教师合作机制的效果;有利于更好地分配教学任务,调动老师们积极融入教研,主动参与备课的积极性。集体教研的重要性在长期的一线教育实践中反复被验证,自然成为有效备课形式的首要选择。

通过教学实验观察以及实践证明,集体备课确实是有效备课的关键。但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只能解决一节课中普遍共性的问题,具体的细枝末节还得靠教师本人根据各班学生的“学情”及自己的“教情”细细分析。一个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是“和而不同的”,教师应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地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它并不妨碍教师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因此,我提倡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对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集体教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为集体献一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