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2018-01-24牛静怡
牛静怡
(天津市昆明路小学,天津 300050)
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英语作为广泛使用的信息载体,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则会终生受益。让学生热爱这门语言,并能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是至关重要的。
一、明确目标,形成学习动力
如何让英语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就像日常生活中读书、娱乐一样。这对于中学生、大学生来说并非难事,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尚未形成独立世界观、价值观的小学生,若要他们真正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必须有教师正确引导。
(一)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
在和学生的首次接触中,要先进行自我介绍:“I am Miss….I will teach you this term.I hope you like my English class.……”一番开场白后,学生们开始兴奋起来,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捕捉到某种希望,他们向往着能和老师一样流利地用英语交谈,我便顺势引导,只要努力学习,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后你们的英语水平会超过老师!鼓励的话语使得学生们神采飞扬,为后面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乐趣
当小学生升入四年级后,就会感觉英语学习突然困难起来,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法知识是完全陌生的,只有顺利过渡才能真正进入英语学习的更高阶段。
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我经常会把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句型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讲解“后置定语”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课堂上我构建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一位外国友人走在街上突然想去洗手间,他在问路时因语言不通而焦急万分。”如果你在旁边应该怎样用英语告诉他呢?学生们听后兴趣很高,都想方设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顺势引出“The house on the right is toilet.”这个“on the right”作后置定语的句子。因为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意义所在,学习的过程自然充满乐趣。
二、注重学法,实现自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总结出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这时教师就应适度地引导,先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生入门后便能自主掌握学法,逐渐培养自信,从而达到爱上英语的目的。
(一)教方法——启发学生学会学习
英语学习的过程可以视作:thick——thin——thick,先将课本中的知识加以提炼,总结出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这样可以将书本从“厚”学到“薄”;一旦需要运用所学知识时,再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即可实现书本由“薄”至“厚”的转变。例如,在讲解肯定句变否定句等句型转换时,学生因刚刚接触书写句子又要掌握句型转变,错误层出不穷。为了让学生的思路清晰,我将他们了解的肯定句归纳为固定类型,学生掌握句型的变化规律,就能轻松解决常见的句型转换问题了。由此可见,教师的“教”重在教给学生怎样学习。
(二)悟学法——引导学生愉悦学习
开始接触语音练习时,学生们常常感到无从入手,因为课堂上没有系统讲解音标,而辨音练习又时常出现,怎样解决面临的困难呢?有的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如字母“a”经常发哪几种音,字母组合“ea”有哪些发音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学生在做语音练习时就能顺利完成。当发现类似悟性较高的学生时,教师应该大力提倡,让少数带动多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从而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深钻教材,体现巧教乐学
(一)有效的“游戏”
我们一直推广的“快乐学习”少不了课堂游戏的方式,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更愿意在“玩”中学。教师应恰当选择游戏模式,不能仅注重形式,为了游戏而游戏,更应该重视游戏的科学性、实效性,使它们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为使用方便,成为我们常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表示职业的单词时,我也使用了一些图片,但设计图片中,却有意将人物轮廓虚化。课堂上,这种Guess游戏引发了学生特别强烈的兴趣,他们在猜测人物职业时不仅练习了相关单词,更因为图片的模糊让他们有加倍的兴趣观察,从而对学生的大脑进行了多种思维训练。可见,无论游戏简单与否,只要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就应推广使用。
(二)巧妙的“失误”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如果能巧妙地安排某个环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位教师或许都有过“失误”的经历,我们知道哪怕是老师课堂上的一次口误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的大脑因受到外界波动的刺激,注意力会相对集中。借助这一特点,我在介绍国旗一课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失误”来突破教学难点。
我们知道,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国旗容易混淆,课堂上,我故意出示两张一样的国旗图片,分别标有Australia和New Zealand,有的学生很快发现这两面国旗是一样的。我随即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在Australia的国旗图片上添加一颗星并引导学生:左边“米”字下方的这颗星正是区分两种国旗的方法。因为学生对这次“失误”的关注,使他们记住了两种易混的国旗。我想,一个巧妙的“失误”片段,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失误”值得我们使用。
四、乐于运用,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生在运用英语交流时,会感受到它的实用性,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只要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了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我有意安排了以下活动:
(一)设立英语角
学习英语是需要语言环境的,学生大部分精力充沛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如果课余时间能用英语和同学交流,那么就拓展了课堂口语的训练空间,增加人人开口练习的机会。为此,我在教室中设立了英语角,在这里讲话时只能使用英语。实践证明,这一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听、说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小导师
学习英语的环境如果能从课堂延伸至家庭,就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因此,我提倡学生在家中练习口语,让他们担当父母的英语小导师,把自己学会的英语单词或句子教给家人。同时学生还可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给家中的物品做英文标牌,浓郁的英语氛围形成了,英语学习便真正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信息化的时代为人们学习英语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而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更注定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普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做个有心人,如果能让学生喜欢英语,因兴趣而学习,那么学习的功效是水到渠成的。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英语教师被新时代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与责任,要引领学生学好英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爱上英语,让学生乐学、好学、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