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中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

2018-01-24李莹莹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信件理论课弘扬

李莹莹 张 星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需要弘扬主旋律

《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承传统美德,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形成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举措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同《信中国》一样,承担着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体现,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高校是弘扬主旋律的主要阵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深受学生喜爱并能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

二、《信中国》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信中国》是书信文化在新时代的表达形式,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一方面,《信中国》以信件为载体,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书信是较早的通讯载体。作为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除了收藏,还有教育意义。通过立体投影技术,将老照片等鲜活呈现,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书信中的正能量。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微时代下大学生对书信文化的认知,而且信件中传递出的价值导向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另一方面,《信中国》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也凸显出网络等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信中国》将一些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榜样的事迹传播,使榜样更真实、更容易增强影响力的说服性。

三、《信中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

《信中国》作为电视节目,追求高收视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则追求高出勤率、高抬头率。可见,两者间有相通之处,借鉴《信中国》的艺术手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一)注重真、善、美统一的教学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应该注重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②”。《信中国》正是从2000多封历史信笺中发现50多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邀请60多位文艺工作者以艺术化的手法,集中展现1921年建党至今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有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对革命事业的献身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以及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等都深深吸引大学生。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者对教学素材的筛选就相当于节目组对信件的筛选,在教学设计这个过程中,教师就相当于《信中国》的导演、制片人等。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难题不再是教学素材的选择,而应注重教学素材梳理、转化、创新,甄别所选教学素材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正确立场、价值导向和情感追求,并以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呈现,提高教学设计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借鉴《信中国》中情景式、讲故事式的艺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即思想政治教学应借助新技术更立体地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到实践知识,从书本世界到生活世界。既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也要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其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借鉴情景式的教学模式。《信中国》运用3D全投影技术使人们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这不只是要求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简单播放片段化的《信中国》,还应在其基础上边读边解,而且还应注重文化内涵的丰富,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过度娱乐化。其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借鉴讲故事式的方法。《信中国》中,除了六十余位德艺双馨的艺人朗读信件外,还有一些信件当事人现身说法。一方面,德艺双馨的艺人、明星朗读信件,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来发挥其教育作用的。另一方面,信件当事人现身说法,即榜样现身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有效性,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都有启迪意义。讲中国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使命,也是其奋斗目标。

注 释:

①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思想理论导刊,2013(04).

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猜你喜欢

信件理论课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My Vacation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有奖问答
有奖问答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