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研究

2018-01-24柴龙涛李东宸刘红生钮兰芬赵毅炜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文化

柴龙涛李东宸 刘红生 钮兰芬 赵毅炜

(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新时期发展下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新的要求,新时期发展下的大学生,不仅要承担起未来社会发展的的重担,更要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下的新时代青年,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作用,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时刻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要知道高校思想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要了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基础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教育应当是每个时代发展的基础,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到当代,中国的教育文化源远流长,在社会发展中我们不断创新改革文化教育理念,新时期的当下,教育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应当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上做出的战略性指导。我们应该认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积极意义,在新时代发展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又依赖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自然源于教育,教育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加强对在校高校生的思政教育,坚定其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强大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进而为高校毕业生回馈社会,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正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家发展理念,由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认识到高效发展与国家发展的有机统一。要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要深刻认识道高校教育在思想引领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在学生时期就培养其价值取向,思想理念,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个人文化修养。要认识到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思政工作运行机制,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更加有效地实现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提升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此次重要讲话旨在进一步强调高校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为高校教育工作展开做出战略指导,阐明高校教育的历史责任和发展规划。讲话时刻围绕高校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与总结;通过此次重要讲话,我们应认识到国家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现状,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我国作为文化强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明确的历史特征,这决定了我国文化教育的独特性,我们的文化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应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培养一代代道德高尚,素质卓越的新时代青年。同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优越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制度体系,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因此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抓好大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落实普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知识。促进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培养自己的制度优越感和必胜心,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通过相关理论学习,能够认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正确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理想追求中去,在学习和发展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敢于做时代的引领者能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三、实现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有着其历史必然性,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和党的领导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有以下几个建议:其一,要时刻坚持党的领导。历史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要时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要认识到共产主义者是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让高校的发展建设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才能最大化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二,要提升加强校党委建设。要做到高校时刻坚持党的领导,最有效高效的方法是让高校建设的对伍中有党的代言人,能及时反映党建设发展中的要求和规划,及时了解党中央的政治发展规划走向,同时校党委书记要多走进高校,多和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二者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者和受教者,校党委书记要及时了解其教育中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向上级进行反映,使中央做到上下齐抓,统筹安排,如此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保证高校的发展走向符合国家发展规划,提高工作效率。其三,要完善教育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保证教室队伍的完善提升,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直接影响作用。完善教室队伍建设,要明确并实现“三个牢固树立”,进而让教师做好学生个人学习发展的楷模,师生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学任务能够高效有质地完成;要对社会主义特色教学充满信心,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有正确的价值方向。要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完善教育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其四,要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承文化,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正是因为我们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中华上下五千年,其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无与伦比,其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文化的发展惯性,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在教育中认知自我,在认知中感恩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优秀文化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统筹发展,既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又得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其五,要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教育的形式应当多样化,避免教育教学陷入师教生听的应试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味地传授教学难免枯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采用研究式教学,在课堂中,老师的作用只是学习中问题的提出者和课堂的推动者,让学生自发地进行研讨学习,从思考中体会思想的诞生过程,使思想教育变为学生的思想探索,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要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让学生认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体化。其六,要始终以人为本。教育终究是对人的教育,它的具体实施对象为人,因此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时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的学习到相关思想知识,不能够让思想教育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在教育中实现寓教于乐,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教育的人文性。

四、现实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国家层面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国家相关发展理念的普及,从而有助于相关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同时能够增强国际之间的教育竞争力,有利于中国更好的融入全球发展进程;增强党的领导能力,使党的发展更加稳固,使国家长治久安。在社会层面上,促进学习之风地盛兴同时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学习,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在高校层面上,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完善大学教育体制;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大化地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从而促进高效的建设发展。在学生个人层面上,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认识到国家发展大势,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把握社会发展大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自身竞争力,敢于担当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对于学生的一生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