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机制研究

2018-01-24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机制

王 安

(安徽省中共利辛县委党校,安徽 利辛 236700)

从严治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优良传统,其牵涉到诸多方面,如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及关键条件就是必须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念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所以,国家应重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机制的构建。本文在分析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构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机制的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一、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现状

1.党内政治生活有待改善

党员干部是否有坚定理想信念,直接体现在其“四个意识”。由于当下国家非常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作风整顿,所以,部分党员干部在此期间通常表现得非常“乖”,均能严重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行事,然而,风头一过,他们的政治生活不良作风便又暴露出来,部分党员干部完全无视党内规纪,将中央八项规定视若无物,依旧肆意妄为;还有部分机关单位以各种名义索要资金、谋求不正当利益。据调查发现,不少受访者认为党员干部的大局全局观远并不符合相关标准,超过70%的受访者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着看齐意识淡薄的形迹[1]。

2.理想信念不明确

有些党员干部不知如何选取理想信念。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持怀疑态度,存在部分相信甚至完全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全球社会主义均受到巨大的挫折,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完全不可行。当时,只有41.7%的党员干部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终极目标及最高理想必将实现,约40%的党员干部认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提升能力,由此可见,部分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不明确,也缺少对理想信念凝聚感染、精神支撑、目标导向等功能的正确认识[2]。

3.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

通常来说,党员干部应在某些危急险重的任务中扮演顶梁柱的角色,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扶贫攻坚、供给侧改革等。然而,事实上部分党员干部根本不敢自告奋勇,也不敢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缺少决断的勇气,往往采取拖延战术来对待问题和矛盾,根本不敢积极解决问题及矛盾;针对那些需要多部门合作开展的工作,根本未做到相互沟通、配合,只是自顾自开展工作。另外,不少领导干部考虑到情感、升级、选票等因素,一味地推行好人主义,在管理干部队伍时,针对党员干部出现的一些违纪行为,只是睁一眼闭一眼,根本不太在意。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的勇气,也未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二)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

社会转型期易发生许多变化,而那些改变均有可能对理念信念产生冲击。由于社会组织形式、经济因素、就业形势及利益划分等均具有多异性特点,故极易致使价值取向呈现多重性,面对繁杂多样的社会思想潮流,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定位极易发生变化,逐步弱化甚至完全丧失理想信念。面对就业、贫富差距、环境及住房等因素,部分党员干部极有可能怀疑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逐渐丧失理想信念。除此之外,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钱利益诱惑,部分党员干部极有可能逐渐丧失支撑信仰的神圣感,从而对理想信念产生排斥心理。

2.思想原因

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无法坚定理想信念,主要是因为未重视政治理论进修。现阶段,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并不是特别重视,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部分党员干部并未做到深入认识、领悟理想信念,由于理论探究不够深入,所以,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判断各种错处。从教育培训方面来说,有些教育理论知识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理论教育较为滞后。目前,尽管国家对广大党员干部关注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做出了解答,然而,效果不是很理想,党员干部根本无法在心中树立正确且强烈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不全信、不全学、不全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成为当下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3.体制原因

制度设计不够健全也是导致党员干部无法坚定理想信念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一直以来我国始终推行二十字干部准则,致力于管理、建设高素养干部队伍,并制定了诸多相关制度,提出了诸多好的策略,然而,在选拔人才和聘用人才方面均不够科学。目前,在干部晋升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给赐顾、视维系、论亲疏、凭关联等现象,如此一来,必定会严重打击能干事者的工作热情,导致他们感觉前程无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3]。同时,轮岗交流制定不够完善,只允许上和进,禁止下和出,且更新滞后,严重打击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开始怀疑理想信念。

4.党情原因

曾经党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消极腐败征候,导致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以往我们党属于革命党,没有任何利益及权力可言,无论是吃、住,或是打仗、劳作,均是与群众一起,始终坚持牺牲在前、吃苦在前,努力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这一理想信念。目前,执政党正处在转型时期,由于权力不均衡,致使大量消极腐败现象不断涌现出来,这说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已失去理想信念,同时,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也正面临着消极信念的冲击。

二、构建理想信念机制策略

(一)构建能上能下有进有出机制

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除了应看他说什么,更应看他做什么,应结合党员干部的实践行动,制定能上能下、有进有出机制。党员干部对工作的忠诚度及责任感,可充分反映出其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通常来说,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应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担当,热衷钻研,注重自身专业工作技能提升;同时,应与党一心同体,对党组织忠诚;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及理想,以振兴民族、富强国家为人生目标,时刻牢记自身的党员身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党纪行事;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利用自身实践行动来感染民众及其他党员。而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领导干部,则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职能,认真做好本单位发展规划的编制、监管及执行工作,认真落实对本单位民众及党员的教育工作。

近些年,各级党组织正在努力寻找管理党员领导干部及党员的方法。一直以来,无论党员入党后行为是否违规,或是入党动机是单纯,只要其行动未与法律相违背,则不可消除其党籍,如同进入了保温笼。有些党员虽然未犯大错,但经常犯小错,已然并非合格党员。应完善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及时清除不合格党员。清除不合格党员,引入合格党员,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党组织的纯洁,而且有助于提升党组织的生机活力。针对领导干部,不仅应达到合格党员标准,而且还应充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认真履行职责,针对未落实自身职责者,应要求其退离原有岗位。

(二)完善教育机制

首先,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撑,党员之间、党员与民众之间也是通过社区实现交流互动的,因此,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其次,应积极推广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传播理想信念。可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技术来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党员干部生活中,以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与理解。第三,应加强对“双主体”教育模式的建设。应改变以往单向灌输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积极推行基于社会发展要求的双向互动教育模式,以促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互动。应鼓励并引导党员干部自主参与理想信念的教育实践中,为坚定其理想信念奠定基础。

(三)完善责任机制

应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各级党委和相关工作部门应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工作准则,努力搞活党建、办妥党建。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应积极履行自身的主体职责,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工作的开展,同时,纪检部门应认真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应加强优化“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党组织的主体地位,遵循逐级抓管的原则,逐层划分任务,层层推进落实[4]。党员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功能,认真监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的组织、规划、执行及考评等环节。另外,应合理划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责任区,督促党员干部认真抓好责任区党员干部的思政工作,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倘若党员领导干部或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执行不到位,则应加强问责,以促进主体责任兑现。

三、结语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保障,唯有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方能保证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党正处于转型期,面临着体制、社会、党情及思想等诸多方面挑战,导致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为此,笔者建议应不断完善教育机制和责任机制,构建能上能下、有进有出机制,这样方能促使党员干部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机制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