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述职答辩制的探索与思考

2018-01-24张明祖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党员

张明祖

(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9)

党的十九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前的培养及党员发展中、发展后的过程教育与管理,以全面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素质。

青年兴则国立,青年强则国强。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和已入党的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义务意识,从而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学生中的旗帜和标兵,把优秀的团员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一项重要课题。

从2007年开始,本人一直担任学生支部书记,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高校学生支部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2014年以来,我院学生支部积极探索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构建“述职答辩制”,这包括学生入党前述职答辩、学生党员转正述职答辩、学生党员年度述职答辩及民主评议党员述职答辩。以述职答辩为有效载体,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义务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构建述职答辩制的背景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功利性,需要正确引导和提升。在现实中,要求入党者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受到各种思想和社会实际的影响,因此在入党动机方面,也出现了各种考量。

其中选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实现个人梦想有机结合、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动机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有的是受周围党员的影响:别人入党了,所以我也要入党;个人能力的一种证明:优秀的、能力强的都入党了,所以我也要入党;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跟风心理:看见别人申请了自己跟着去申请;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学生认为入党有利于自己的就业和个人前途发展。对这样一种大学生的入党功利心态,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一些人却不以为然,抱着这种模糊不定甚至错误的入党动机,这就给高校党建及党建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二)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与群众联系的主动性、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足,先进性、纯洁性不足。据对我院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相关调查显示,44.8%的人表示入党前后均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48%的人选择入党前没有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入党后逐渐加强对自己的要求;5.2%的大学生党员承认入党前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入党后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2%的人认为自己入党前后都没有很好地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于党员这一身份,28.6%的大学生党员表示能够在任何时候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47.8%的人只有在参加组织生活时才明确身份,20.9%的人是在交纳党费的时候明确自己身份,还有2.7%的大学生党员承认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党员。

以上数据表明,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对于自身党员身份的认定,还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表现,都较为欠缺,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评价不高已经影响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在对我院大学生党员是否了解党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的调查中,尽管25.6%的人表示非常清楚,65.6%的人表示基本了解,却仍有8.8%的党员不太了解。而对未入党的积极分子(普通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8.6%的人表示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党员的各项义务和权利;而对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任务、基本路线等,则有35%的人表示不了解。

(四)对我院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关心党的方针政策及重大时事、特别党的会议精神等方面的调查显示,有28%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关心或从不关心。

现状告诉我们,作为学生工作党支部和党的工作者要积极通过大学生各种易于接受的渠道,增强大学生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了解,加强学生党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吸收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迫切需要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机制、新载体、新方法、新途径。

这个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机制、新载体、新方法、新途径之一就是述职答辩制。

二、述职答辩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

(一)何谓述职答辩

述职,又称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下级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进行干部体制改革,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干部聘任制。受聘的干部或由选举出任的干部,在一定时期内,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其在任期内的工作成绩,这就是述职报告产生的历史原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充分体现党的创新精神,推出多项创造性制度,述职述廉便是其中之一。述职述廉制度以中央文件的名义规定下来,这是第一次。它是在党内针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进行民主监督的一项新措施,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辩,是一个汉语词语,汉语拼音为dá biàn,基本意思是应答别人的提问,进行辩解。主要有:学者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或论文进行解释并答复专家等提问的论文答辩;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解释并答复老师提问的毕业论文的答辩。同时,答辩也是一个法律术语,特指在法庭上为答复一种陈述、告发或起诉所作的辩护,是相对起诉而言的,是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答复和辩解。

(二)学生党建述职答辩制的主要内容

1.述职答辩的主体是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学生党员,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待,是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一股肩负历史责任的群体。

2.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学生党员应该承担哪些及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这些责任主要包括:自我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民族、国家责任等。自我责任主要表现为:努力学习,创新进取,胸怀大志,勇于担当,成为学习的模范,成为技术创新能手,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家庭责任表现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长辈,同时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不辜负父母长辈的期望;集体责任:重在培养对集体(主要是指学校、学院、班级、社团、宿舍等)的认同感、归属感,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带领集体成员创设文明和谐的集体氛围,积极的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民族、国家责任:是反映大学生和学生党员与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当社会、民族、国家需要时,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应以共产党员全心合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私奉献为衡量标准,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时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社会、民族、国家责任为第一使命,自觉主动地服从社会、民族、国家需要。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大学生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中对各种责任的理解和践行,是否走在广大同学的前列,是否真正发挥其先锋模范及带头作用。

上述责任及先进性要求,就是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学生党员的职责所在,是应该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也就是本文中所论述的学生党建述职答辩制中的“职”之要义与内涵。

(三)述职答辩制的基本程序及步骤

1.宣传发动。让每位进入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到发展程序的大学生和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述职的内容和述职答辩的意义,并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

2.述职。就是根据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大学生和学生党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求,以及自己在各个责任中的现实表现做客观总结、评价,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说明自己在履行责任时做了哪些主观努力、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的目标、简要措施和改进方向。

3.答辩。学生支部的领导及其他学生党员针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大学生和学生党员的述职内容及其它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由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大学生和学生党员给予具体解释和明确回答。

4.无记名投票。根据述职和答辩情况,对是否能发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是否能按时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进行无记名投票。

5.总结反馈。根据述职、答辩及测评情况,党支部结合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学生党员的考察,提出相应的党支部意见,采取面对面谈话等方式,把支部意见反馈给述职答辩者本人,对测评成绩优异者予以表扬和鼓励,对测评不佳者,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

三、述职答辩制的具体实施极其效果

我院学生支部从2014年开始,在大学生入党、预备党员转正及学生党员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党员时开展述职答辩。

述职的具体内容:在校学习、工作、活动、生活特别获奖情况,以及“六个一”活动,即“听一次讲座、读一篇领袖著作或讲话、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参与一次创新教育活动、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对帮扶一名同学”作为开展“学生党员述职答辩”的载体和形式,要求每一个学生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围绕学校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并将参加“六个一”活动情况在“述职答辩”会上向支部所有党员进行汇报,接受支部党员监督和检查。

答辩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入党动机,结合徐川工作法,要求每一位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直面回答: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理想、宗旨,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系列重大方针,要求每一位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直面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作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初心;党的战略目标、任务:中国梦、两个100年、四个全面、四个意识、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时事;学校重大目标、任务:如2016年校风建设年,2018年大学创建冲刺年,作为一名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如何参与学风建设、大学创建工作,等等。

经过几年的学生党建工作“述职答辩”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学生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及发展学生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考察评议及学生党员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党员的公正性和可信度明显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预备党员能否参加党组织的民主评议活动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标准及其衡量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