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案例分析*
——以听说课为例
2018-01-24张白玉
张白玉 郭 丹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49)
一、前言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高职公共英语听说课中渗透美育是通过授课教师的语言美、行为美、视频中展示的艺术美来打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人生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在爱美、寻求美、展示美的一个特殊年龄段,思想处在半成熟阶段,对于美也只是一种朦胧的感受,这就需要老师、家长正确引导。在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我们要了解高职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根据他们的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感悟语言美、表现行为美。最终把英语听说课变得生动、欢快、有趣而又有实效。
二、让美育渗透到听说课的教学形式中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的需求,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了专门的视听说教材。而多媒体教学就是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的一种最常用而又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它有图像、有声音,还可以添加文字,插入动画表情,让学生们感觉身临其境。学生们不仅学得开心,如在学习Scenery Spots时,把我们湖南的著名景点如:张家界、岳麓山、岳麓书院、洞庭湖等美景画面展示给学生们,接着再进入“Let’s talk about the scenery spots around your hometown.” 就这样,在说一说,看一看中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学生们身心都获得了巨大的快乐。
音乐也是具有美的感染力的。如My Love这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简单易懂且朗朗上口,堪称经典的英语歌曲。歌曲的开头:an empty street,an empty house,a hole in my heart……歌词充满着忧郁,正好与学生们刚刚离开家乡来到新的学校的心情一样。此歌一在课堂播出,就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很快就能唱出来,而且还能完成填词练习,教学效果相当好。有一个学生还在迎新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获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三、让美育渗透到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它不像中文是逐词发音,而更像一条流动的波浪——有自己规则的滚动的波浪。正确的朗读,包括升调、降调、辅音的暴破与失去爆破、连读、意群、停顿、重音、重读、弱读、缩音、省音等技巧,蕴含着音韵美和节奏美,犹如和谐婉转而又动听的歌,让人回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学会了“May I have…”,“Thank you”,“Excuse me”,“I am sorry”,“That’s OK”,“That’s very kind of you”,“That’s great”……这些句子的运用彰显了学生们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这不正是教材编者的意图吗?不正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课前播放的一首诗,一个绕口令,一句俗语,谚语或是歌谣都能在学生们的心灵留下美的印象。比如:在学习Talking about Relatives这个单元时,用一首伴着他们长大的、而又非常熟悉的童谣“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引出英语中的称呼,用一棵Family Tree来分辨出中英文中称呼的异同。在学习“What’s the date today?”这个Sample时,为了让学生们记住十二个月份名称,可以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便记住单词。在学习Interview for a Job时,我们模仿求职的场景,反复操练Sample。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们开口讲英语了,那我们口语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结语
总之,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学生在听说课堂上感受到的各种美,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巩固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因此,对于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来讲,美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进行深度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谨以此文与同行专家共同探讨这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