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本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长效机制*

2018-01-24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进校园道德教育人格

杨 芳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0)

一、互联网+背景下本土文化进校园的现况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表示认可,但是都没有深入去研究,参与本次问卷的高职高专学生共有709人,调查结果显示,80%的高职高专学生认为在学校中学习本土文化,有利于培养的道德修养水平;71%的高职高专学生认为可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3%的高职高专学生认为可以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精神。目前,各大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开展本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学生也积极响应,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还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对本土文化进校园积极性很高,但是了解的不多

经过调查显示有90%的对象认为,本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能提高道德水平,促使高职高专学生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的学生对本土文化了解的并不深,因此,在学校普及本土文化相关知识“负重致远”。

(二)部分高职院校对本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职院校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方面,只有17%的人认为足够重视,并且积极传承。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本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没能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需要。仅仅一两次活动,是较难取得良好的学习的成果的。还有16%的高职院校没有做本土文化的宣传,所在高职院校没有重视本土文化。目前,有些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宣传本土文化的重要作用,没有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本土文化的渠道和路径。

(三)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看重技能忽视人格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生受到各个方面知识的冲击,有78%的人认为近年来有关高职高专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报道日益增多,是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和道德方面的后果。因此,有九成的人认为是当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急功近利的行为,过分重视技能培训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应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以立德树人为本的职业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互联网+背景下本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思考

(一)将本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增加实践机会

“本土民族文化的形成是本民族人群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民族文化正是在人类认识、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得以产生、发育并不断完善的”。要积极开展本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结合本专业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比如医药类学校可以开展上山采药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根源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二)创新多种手段多角度弘扬本土文化

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本土文化经典读物,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去学习和关注。比如开展孔子学堂吟诵经典的晚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过高,就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传统节日里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举办传统节日的活动,发放传统节日小礼品举行节日晚会等。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力量,通过拍摄微视频比赛,吸引学生参加,比如,“朋辈之星”“艺术节”“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艺术水平,也提升了校园、社会的文明水平,净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围绕传统文化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加强人格培养与道德教育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学习民族文化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高职院校不能一味的注重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超六成的人认为有才无德的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有七成的人认为学校长期注重学业和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和道德教育。学校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应该培养以立德为本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课堂当中,要引入本土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详尽人物故事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比如大学开设了思修这门课程,将本土文化知识的教育、道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于一体,这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滋润,情感受到了理性的感染,人格进一步得到了塑造。

总之,让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立足课堂校园文化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本土优秀文化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

猜你喜欢

进校园道德教育人格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