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家风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2018-01-24王文静

山西青年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家训思想道德道德教育

王文静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风貌的体现。优良家风是中华传统家庭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是每个家庭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提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2015年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发挥优良家风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传承优良家风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一、我国优良家风内容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契合

中国的优良家风家训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传统美德的结晶。同时良好的家风家训对社会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仁、礼、勤、俭、孝、善”等,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多种多样的家风文化。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很朴实,都是崇德明理的、向善向上的、讲求礼义的。家风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也是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优良家风所提倡的许多内容和高校要培育和弘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格具有相通之处。

历史和现实证明,好的家风可以在家族内传承,生成正能量,与社会良好风气形成有益互动。如果一个家庭家风健康向上,就会在无形中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正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就会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一个个好的家风积聚起来,就会逐步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好转,使之每个处在环境内的人都能感受温暖和关爱,进而助推社会风气趋好,形成良性循环。好家风对家庭成员在个人品格、道德修养等方面,产生健康正面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不正,那么这个家庭中的成员,其个人品行、道德修养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好家风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而且影响到现在和未来,时代要求我们要不断发掘、弘扬和传承良好的家风。

当前社会道德失范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也深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弘扬优良家风文化,传承优良家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树立独立自强的事业观,建立平等互助的人际观,坚持孝老爱亲的亲情观,引导大学生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家风,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水平,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我国优良家风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优势

家风家训文化或口口相传,或编撰成文,记载了代际传承的家族风貌,积淀了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优良家风对高校来说是一种道德传播的有效形式。

(一)我国优良家风资源丰富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优良家风家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社会发展、家庭和谐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多样的家风中,既包含优秀名人家庭传承发展而来的精华,如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训》、清朝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经典著作和孟母择邻而居、岳母刺字等传统故事中蕴含的思想,也包含一些普通人家关于勤勉、诚信、友爱、奋斗等家族故事和精神,这些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丰富的优良家风资源。

(二)我国优良家风底蕴丰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厚的底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共有120多种,其核心都是强调“重德修身”,涵盖爱国、孝老、慈幼、勤俭、立家、自律、仁爱、进取等丰富的内容。诗书传家、耕读传家、忠孝传家等家风更是代代相传。这些内涵丰富的家风家训可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三)优良家风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更要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道德观念和内容深入学生的内心,并转化成具体的道德实践。家风文化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实践,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接近家庭,贴近生活实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家庭成员。优良家风来自一代又一代家族成员的生活实践,经过很多代人的传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人受到家风家训的滋养和熏陶,这种来自于生活中的优良家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大的说服力,可以对家庭成员包括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对优良家风文化的传承,可以让大学生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三、我国优良家风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当地各种优良的家风文化

我国许多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把当地历史上世代传承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等作为挖掘的重点,提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优良家风家训。要发挥优良家风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要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名人家风家训,而且还可以通过举办演讲、家风故事、家风照片评选等各种形式的传家风活动和比赛,广泛搜集各地的优良家风家训照片、事迹和格言警句,围绕勤、俭、忠、孝、清、廉等传统文化精髓,挖掘贴近大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家族优良家风家训,家风故事、照片和人物,不断丰富优良家风文化资源。

(二)高校加大对典型优良家风文化的宣传力度

对于挖掘出来的各方面优良家风文化,高校宣传部门和思想政教育部门聘请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学生进行分析和筛选,找出那些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家风文化和家风故事和照片,作为优良家风文化的典型代表,组织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高校要对挖掘到的大学生优良家风家训故事和人物,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文化长廊、校报校刊、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在大学生中形成学习和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活动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途径的对优良家风家训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优良家风家风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进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宣传优良家风,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善的社会风尚,促进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责任感,并转化为道德实践。

(三)高校应采用多种途径利用优良家风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高校应该把优良家风家训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发挥优良家风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班会主题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利用传承优良家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高校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点,把家风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特别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毛泽东、朱德、李鸿章等人)通过典型人物案例和事迹都可以和优良家风文化结合起来。在大学生的班会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开展“寻家训 传家风”为主题的讲家风故事、晒家风照片等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传承优良家风活动,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将优良家风传承下去,让大学生将家风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底蕴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家训思想道德道德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家训伴我成长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