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

2018-01-24潘韫娴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艺术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工匠院校

□潘韫娴 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阶段我国在大力宣传宣扬“大国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正在逐步被社会重视。我国自古就有“工匠精神”,从“庖丁解牛”就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只有心神合一,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工匠精神”代表了对所做事物的执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迅速提高,直接促进了我国服装业的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一味追求速度,而不是质量,更遑论精益求精与创新精神。作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地,中职院校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为社会输送工匠型人才,功不可没。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至关重要。

一、为何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一词,起源于古时典故“庖丁解牛”,而“工匠精神”,特指对一门技艺精通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门技艺可以是农林牧渔,可以是绘图设计,也可以是木匠鞋匠等职业,可以说涵盖了生活各个方面,比较典型的“工匠精神”有人们熟知的米其林餐厅、德国汽车和瑞士手表等,本文提及的在服装行业的工匠精神,也有三宅一生等案例。“工匠精神”的一个特点是“慢”,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欲速则不达”——稳健第一,速度第二。它的第二个特点是“专”,以世界著名的“螺丝大王”伍尔特为例,他成功之处在于,自始至终坚持只做一个产品,那就是螺丝。第三个特点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技术得以发展和发扬。

(二)发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要打造真正的工业强国,必须发扬“工匠精神”,以极致细节赢得良好口碑,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而“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也可以通过产品来实现自我价值,并形成“蝴蝶效应”,培养出更多的“工匠”,帮助国家形成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二、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的服装设计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中,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精神,如何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要求教师打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立优秀案例,针对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装设计行业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融入“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开展多种类型的竞赛和培训,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开展特色选修课堂,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外知识,以方便学生掌握更广泛更多元化的服装设计知识,也为学生往更高端的领域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氛围

中职的服装设计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指导思想,除了让实践和理论一体化,还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各种比赛,比如制版比赛、设计大赛等,让学生在实战中获取宝贵的经验。除了营造氛围外,中职院校还要打造好实战的环境,比如建立服装设计室、打造实训间等,实现软件和硬件结合。还应积极开展各类讲座,邀请国内外服装设计专家,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服装设计的风向标,了解服装设计的新趋势,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三)优化考评体系

中职院校的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在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中,旧的考评体系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形势,中职院校应当建立新一套考评体系,这套体系要求全面,既要把学生的日常作业和表现纳入其中,也要把不同的教师评价算进考评结果中,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避免争议,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公平评分。考评标准化后,教学质量肯定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但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它包含了学生对于服装设计、服装制作的能力和营销意识。学校在日常培养中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把服装设计作为一种骄傲,作为一种自豪,自己的设计关乎职业的荣誉,只有意识提升上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匠精神”。

在新形势下,中职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一定要居安思危,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并把“工匠精神”融入其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课题、新方法,制定出优秀的考评机制,筛选出优秀人才,为培养高层次服装设计师而努力,让这个行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工匠风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