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成本论”知多少

2018-01-24豆子

至爱 2018年9期
关键词:管理费管理费用慈善机构

文|豆子

近日,影星赵薇发微博称,她和好友陈砺志成立的“V爱白血病基金”,是罕见的,甚至是唯一一个没有管理费的慈善基金,将民众的视线再次转移到公益与成本的关系问题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增强。但由于对公益慈善常识的宣传还不够,对管理费是怎么回事,做慈善还需要成本吗等问题,恐怕还有不少人不甚了解。

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过当年总支出的10%

“公益是否需要成本,需要多少成本?”这个话题曾在2015年的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引发争论的分别是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与某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登记服务中心主任。当时争论的双方在公益行业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也分别代表了社会公益组织和政府管理部门,一场关于“成本”的对话在公益界引起了涟漪。

10%,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公益组织从事公益活动支出成本范围的“硬杠杠”,最早出现在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从2004年起,“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此项规定一直是国内公益组织“管理费”支取标准的“明规定”。

12年过去了,2016年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以下简称“《慈善法(草案)》”)的修改稿。此稿针对第六十条这一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会管理成本问题做了修改,改为:“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特殊情况下,年度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据悉,当《慈善法(草案)》的修改稿一经公布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12位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22家公益基金会曾联合发起了致全国人大、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人大内司委的《关于取消〈慈善法〉关于年度“管理费用”比例限定的建议函》,建议“取消《慈善法》中关于年度管理费用比例的限 定”。

在整个立法过程中,关于慈善组织管理费是否限定,是否应该存在,是15%还是10%,一直都是广受争议的问题。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10%的年度管理费用依然是公益组织从事公益活动支出成本范围的“基准”。实际上,对于管理费用超过10%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慈善法》并未采用“一刀切”的准则,而是允许其向登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以便接受监管机关与公众监督。此外,《慈善法》还允许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管理费用进行约定。

“零成本”慈善的概念是什么

关于明星赵薇发布的微博引发业内人士的质疑:一个慈善机构或项目的运行不可能没有管理费。对此,陈砺志随后回复表达歉意,承认“没有管理费”表述不准确。他明确表示基金的所有行政管理费用是由两位发起人单独承担的。每一位捐款人都希望把自己捐出的善款全部、直接作用于受助对象,这可能是参与公益的大众的普遍心理。但是,做一件事情,维持一个机构的正常运转,对于人、物、财等必要的开支或投入是不可避免的,这里也不单单针对公益。做事情是需要成本的,不是在“事情”前面加上“公益”“慈善”,“事情”就可以改变成本的本质—价值牺牲(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价值)。

“V爱白血病基金”不是第一家宣称“零成本”的公益机构,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经常被坊间讨论的“零成本”慈善是什么概念,“零成本”慈善又是否存 在?

所谓“零成本”慈善并不是说管理成本为零,而是指公益慈善活动的行政管理经费不再从慈善捐赠中提取,而是由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者或管理者自己承担成本的慈善模式。诚然这种单独承担行政管理费的“零成本”慈善值得“点赞”,但我们不能用个别公益慈善机构的“零成本”作为标准来衡量整个行业,因为很多公益慈善机构是做不到的。

所以说,“零成本”的慈善模式是存在的,但是不需要成本的公益模式是否存在还有待商榷。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曾跟笔者探讨过关于“零成本”公益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是专门从事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组织,最开始只是几位妈妈坐在一起给自己的‘星宝’找点事情做。‘零成本’就是我们最开始的写照,所有的费用都是志愿者妈妈自己承担的,为了让‘星宝’也能体会世界的美好,那段时间过得很是艰辛。随着‘星宝’越来越多,组织也越来越规范,开始有基金会或个人资助我们。我们的老师、志愿者都是真正意义的‘零成本’,但是场地、文具等活动费用是不可能一点成本都没有的。即使所有的物品都有人捐赠,可是活动过程中物品的运输、活动结束后物品的存储都是需要人力或经济成本的。”

从发展角度来看,公益慈善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做公益光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吸引高质量的职业公益人,使公益慈善机构不断提高和创新。一味要求公益机构降低自己的成本,挤压这些机构的正常生存空间,可能会把公益组织推入发展困境,得不偿失。成本,可以是激励公益组织运作成本的指标,过度宣扬“零成本”,会让有志从事公益者望而生畏。

猜你喜欢

管理费管理费用慈善机构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探析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策略
商贸企业管理费用探析
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管理策略研究
201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大赚8000多亿元
赎回风险约束的开放式基金管理费研究
美国2008年度十大慈善机构财务支出排行榜
Dwyane Wade—Super Swi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