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策略分析

2018-01-24张心慧

猪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活苗活疫苗毒株

周 磊 ,张心慧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19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可引起感染母猪的繁殖障碍和各日龄猪只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可致母猪流产、配种失败、仔猪出生率下降以及窝健仔数减少,断奶前后死亡率增加、日增重下降,商品猪出栏时间推迟、种猪销售停滞,以及后期动保、监测、生物安全设施改建费用的提升,造成猪场的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具有免疫抑制、持续性感染、毒株易变异的特征。毒株变异往往导致新的PRRS流行和原有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

在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传染源-易感动物-传播途径)中,疫苗免疫在理想状态下可将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从而切断或减缓病原的传播。和大多数猪病的防控相似,疫苗免疫仍然是当前PRRS防控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异源毒株保护性低这一免疫保护机制的制约,加之现有疫苗的自身缺陷以及疫苗使用方法的不合理,导致PRRS疫苗免疫后效果并不理想,仍有诸多问题存在争议。文内将对PRRS疫苗免疫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疑问和误区做逐一探讨。

1 PRRS疫苗的种类和特点

根据疫苗中是否含有能够在体内增殖复制的活病毒,可将PRRS疫苗分为灭活苗(killed vaccine)和致弱(减毒)活疫苗(modified live vaccine,MLV)。

其中灭活苗是将病毒培养物灭活后,添加佐剂,利用病毒组成成分作为免疫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散毒、不会产生毒力返强、易运输存储,但由于病毒进入体内并不增殖,所需免疫剂量大、免疫产生所需时间较长、持续期较短。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当用于未感染的动物时,传统灭活苗免疫并不表现出有效的保护性。但爱荷华州立大学Alejandro Ramirez教授在《PRRSV指南》(Servet出版)中提出,使用灭活苗接种已感染或致弱活疫苗免疫过的猪只,可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临床生产中也有少数这样操作的,但效果如何仍存在较大争议。

另一种则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致弱(减毒)活疫苗(MLV),由PRRSV在非靶细胞(MARC-145等)中连续传代致弱而成,MLV免疫猪只后可以在机体内继续复制增殖,因此和灭活苗相比,仅需要较少的病毒,便可以在体内增殖后产生足够强的免疫刺激,可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MLV在合理使用且对猪场流行毒株具有交叉保护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轻因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和脏器病理变化,加快病毒血症的清除,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减缓由于感染所致的日增重降低。MLV对异源毒株的交叉保护程度具有很大差异,目前并不清楚MLV与流行毒株需要有多高的同源性才能够提供有效地保护,也不清楚决定保护与否的病毒基因或位点是什么。有国外报道称,美洲型毒株免疫后能够对欧洲型毒株产生保护,但反之欧洲型毒株免疫却不能保护美洲型毒株,更加说明PRRSV异源保护机制的复杂性。由于当下疫苗对新近流行的类NADC30毒株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这可能使得该毒株迅速扩散,在国内广泛流行。同时,由于PRRSV是RNA病毒,其复制保真性差,毒株具有易变异性,使其MLV也存在毒力返强和与其他毒株重组产生毒力增强株的风险。

2 PRRS疫苗使用中的疑问与误区

当前PRRS疫苗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疑问和误区。其一,过分依赖疫苗,而不重视生物安全控制。对人员、车辆以及环境控制松懈,公猪精液购入以及引种中隔离和监测过程中缺少对PRRSV引入的防范;其二,猪场缺乏对猪群PRRSV感染的监测与评估,在不清楚猪场所处PRRSV感染状态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活疫苗;其三,频繁更换疫苗毒株,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毒株的活疫苗。既包括在同一批猪中使用不同毒株来源的疫苗,也包括在同一猪场因成本节约或是管理运营方面的原因,在不同生产阶段使用不同毒株来源疫苗。PRRSV具有易重组特性,两株不同来源的病毒同时感染同一个动物中的相同细胞时可能发生重组,经过宿主的筛选,重组子代病毒往往具有复制能力更强,更能逃脱免疫选择压力的特性。我们的前期实验表明,两株低致病性的毒株在体内发生重组后,子代病毒致病性能够增强;其四,免疫过于频繁,两次免疫之间时间间隔不足。部分猪场为了尽快完成免疫程序,在初次免疫后1~2周便开始二免加强,在此类情况下,在机体还处于针对PRRSV免疫较为活跃的状态下注射MLV疫苗,其中的活病毒会很快被机体清除,并不能起到有效地加强免疫的效果。免疫学基础理论认为,首次免疫已经处于下降阶段,形成记忆性免疫细胞之后,再次遇到相同的免疫原,机体会更快地产生更高水平的免疫应答,所以二次加强免疫时应该留给机体一定的反应时间;其五,免疫剂量混乱,随意改变免疫剂量,使用0.3、0.5或者2头份进行免疫。疫苗在研发上市之前必须通过系列实验确定最小免疫剂量,也就表明商品中规定的1头份中所含活病毒的数量是经过实验研究确认的,不得随意改变,注射剂量的翻倍并不能带来保护效率的翻倍;其六,免疫程序过于随意,或一成不变。免疫程序的确定并不依据本场PRRSV的流行状况、猪群发病情况以及猪群健康状况确定定制化的免疫程序,而是随意安排或照搬其他猪场的现有程序。亦或是程序一旦制定下来,就多年不变,即使本场PRRSV感染状态已发生改变,仍不修改免疫程序,这往往造成疫苗过度注射的浪费或是免疫时间的不及时。

3 PRRS MLV疫苗使用的基本原则

1)猪群PRRSV感染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是疫苗免疫程序制定的前提

根据猪群排毒和抗体转阳情况,可将猪群的PRRSV感染状态分为4类(暴发,阳性不稳定,阳性稳定和阴性)。PRRSV感染状态的不同直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疫苗,以及疫苗使用的时间和频次。PRRS阴性猪场不使用疫苗(包括灭活苗),目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所产生的抗体无法区分,疫苗免疫即可导致猪群转阳、带毒,丧失阴性群种猪销售的附加价值;阳性稳定场,不使用MLV进行全群免疫,但对后备猪进行隔离驯化,监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阳性不稳定猪场,应适当使用MLV活疫苗,根据PRRSV发病情况,提前3~4周给生长猪群进行单次免疫;对于疫情发生的猪场,应使用活疫苗,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疫情发生初期,可对所有繁殖母猪和后备猪进行一次普免,使猪群PRRS状态均一化,减少易感动物,缩短暴发时间。之后母猪群配种前进行一次免疫。生长猪群,依据感染和发病阶段(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提前3~4周进行免疫,可免疫1~2次。

2)猪场仅使用一种毒株来源的活疫苗

为减少毒株间的重组风险,一个猪场只使用一种毒株来源的致弱活疫苗,不可频繁更换疫苗毒株或不同生产阶段使用不同毒株来源的疫苗。引种优先选择从阴性猪场引入,即使本场为PRRSV阳性场,也可将阴性猪引入后,在隔离期间用本场所用疫苗株进行驯化。

3)PRRS MLV进行后备猪驯化安全性更高

后备猪驯化是PRRS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混群前的提前暴露,产生机体免疫,能有效减少引入易感动物的风险。PRRS驯化有多种方法,如将经产母猪与后备猪混群自然感染、阳性血清接种和疫苗免疫接种等,其中疫苗免疫驯化较前两种方法,安全性更高,免疫动物均一性也更好。

4)有合理的PRRS MLV疫苗退出机制

当猪群进入阳性稳定状态后,可停止普免活疫苗,即经产母猪群抗体阳性率80%以上且生产成绩稳定,可不用免疫,仅对后备母猪进行驯化。如果以净化PRRS,建立阴性群为目标,猪群进入PRRS阳性稳定状态后停用PRRS MLV活疫苗是必要步骤。

4 结语

PRRS在猪场的传播和流行是一个复杂过程,对其防控应摒弃以往一味强调疫苗免疫的单一模式,必须诊断先行,综合防控。从生物安全控制,猪群健康监测,免疫管理和继发感染控制多个维度加以全方位应对。同时PRRS新一代疫苗的开发也应该考虑更高的安全性,降低毒力返强风险,减少重组概率;能够对多种异源毒株提供有效的保护;带有分子标记,动物使用后能够区分疫苗免疫还是野毒感染。

猜你喜欢

活苗活疫苗毒株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效果评估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猪伪狂犬病不同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分析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观察
Pattern of acute poisoning in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South West Ethiop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