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防控鸡新城疫
2018-01-24刘旭东韩宁凯
王 玮 杨 萌 刘旭东 韩宁凯 周 会
(1.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2.石家庄市兽用生物制品供应站,河北石家庄 050000;3.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河北石家庄 050000)
1 前言
新城疫为副粘病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性疾病,此病目前广泛存在世界各地,严重影响养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流行特点
不同品系、不同年龄阶段的鸡,都有感染新城疫的可能。其中,以青年鸡最易感,随着年龄增加,老鸡两年龄上易感性降低。病鸡、带毒鸡为此病的重要传染源,其排出的分泌物、粪便等,污染饲草、饮水等,可成为此病的重要的传染媒介。此病多数经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也有经破损皮肤和黏膜感染的可能。此病四季流行,发病率高达90%以上。
3 临床症状
新城疫强毒株感染症状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眼半闭,头颈下垂,羽毛逆立,呼吸困难,口中黏液增多,可见下痢,粪便稀薄呈绿色。病程2~5d 时,死亡率较高,死亡高峰后,鸡群里有神经症状的鸡,表现头颈扭曲、翅和腿麻痹、运动障碍。产蛋鸡表现产蛋急剧下降,产软壳蛋,小蛋,病愈后不易恢复。新城疫中等毒力毒株感染病情较轻,呈现呼吸道症状,有时呼吸困难,喘气,食欲减退,腹泻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较轻。鸡群很快出现神经症状,蛋鸡产蛋下降明显。非典型新城疫病变轻微,非典型新城疫是鸡群在具备一定免疫水平时遭受强毒攻击而发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多发生于有一定抗体水平的免疫鸡群;病情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鸡张口呼吸,有“呼噜” 声,咳嗽,口流黏液,排黄绿色稀粪,继而出现歪头,扭脖或呈仰面观星状等神经症状;成鸡产蛋量突然下降5~12%,严重者可达50%以上,并出现畸形蛋、软壳蛋和糙皮蛋。
4 鸡新城疫的有效防控
有效防控鸡新城疫,降低此病的易感率,涉及防病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多年的防疫实践中,各大小鸡场对此病都有一定的抗体水平。但是,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抗体水平的高低差异显著。目前,典型型病例不多见,多数以非典型病例呈现。由此,重视此病的防控,应做出相应调整。今后的鸡病防控,应综合饲养管理、重视防疫、严格消毒、抗体监测等方面着手,大大提升新城疫防疫效果,获得较好的抗体水平,有效制止新城疫的发生和感染。
(1)随着鸡新城疫危害的加重,各养鸡户主对此病的防控,应树立“防重于治”“养重于治”“养防结合”“饲管优先”的综合防病理念。注意健全疾病监控体系,及时发现易感染病患,做好常见病的应急处理。
(2)改善喂料管理,营养状况关系到养鸡体质状况,影响到对此病的耐受性。尤其最近几年,鸡只生长速度渐快,需要进食种类居多。为此,为满足鸡只生长营养需求,避免营养不良而造成的体质降低,应能根据不同阶段生长特点,针对性调整搭配营养比例。
(3)规范养鸡管理,减少不良应激。注意舍内通风,确保光照充足,避免舍内阴冷潮湿。注意勤换垫草,避免虫卵寄生。注意饮水、饲料等的清洁卫生,避免不良应激对养鸡产生的不良影响。坚持全进全出、封闭化管理的养殖模式,倡导育雏、育成、成年鸡的分群饲喂,也有利于此病的防控。
(4)重视防疫接种工作,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①在一般的疫区,可以采用下列免疫程序:7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传支活疫苗点眼、滴鼻,1羽份,只,同时注射新支二联油苗1羽份,只;23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或克隆30苗3倍量饮水;33日龄用新城疫克隆30苗或Ⅳ系苗4倍量饮水。②在新城疫污染严重的地区,1日龄用新城疫、传支二联弱毒疫苗喷雾或滴鼻、点眼;8~10日龄用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新城疫油苗规定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用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20~25日龄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③疫苗免疫时,操作要仔细,点眼、滴鼻要确保吸入后再放鸡;所用疫苗要现稀释现用,不能受热,30min内用完;使用疫苗的前后各1d内不用病毒药、清热解毒的中药,用疫苗前后3h内不用抗生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
(5)严格消毒管理,减少强毒内侵。研究证实:消毒是控制鸡病,杀灭菌源的有效措施。为此,日常管理工作,应严格消毒程序,对养殖鸡场定期消毒。使用消毒药剂,至少3种以上,交替轮换用药,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6)确诊的非典型病例,务必及时隔离,积极淘汰早期病鸡。同时,同群中用干扰素或免疫核糖核酸,拌料喂服,起到有效控病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后72h,用四倍剂量的Ⅳ系活毒疫苗。必要时,可考虑用Ⅰ系活毒疫苗,防控效果更好些。
(7)加强鸡群护理,改善病鸡喂料条件。饲喂日粮中,适量加多维和抗生素,能大大增强鸡群抗病体质,防控细菌并发症,而降低此病造成的高致死率。
[1]吴延功,丁国义,宋翠平,等.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中国家禽,2012,34(5):5-7.
[2]张婧,亓达博.鸡新城疫免疫学诊断与预防研究进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