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奶牛养殖现状及分析
2018-01-24
(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拉萨 850000)
1 藏区奶牛养殖现状
1.1 藏区奶牛养殖农牧民普遍素质较低,滞后的观念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藏区奶牛养殖牧民多数教育文化程度不高,科学化养殖观念较为滞后,对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理念接受较慢。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目前藏区的奶牛养殖多数管理较粗放。为此,就目前藏区的奶牛养殖业发展来看,难以适应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要求。加上,农牧科技力量薄弱,整体奶牛生产效率较低,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奶牛养殖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有限,大大影响奶牛养殖特色产业项目的发展
在西藏的经济发展中,“短平快”项目更受欢迎,如何尽快转化科研成果已成为农牧科技人员的使命,但政府对农牧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投入很少。截至目前,针对高原环境的奶牛营养与繁殖调控和奶牛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投入少之又少。因环境气候因素,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至今西藏奶牛养殖业良种良法良治不配套,生产经营方式依然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1.3 奶牛养殖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藏区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养殖标准化水平低,是较为突出和现实的问题。目前,藏区的奶牛养殖,多数以散养3-5头的粗放式管理为主,明显缺乏标准化企业的龙头带动。虽然说近些年,品种改良科研单位在提升奶牛生产性能、改良黄牛品质各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而且取得不菲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奶牛良种繁育场、示范区等等载体带动,缺乏较系统的产前、产后、产中跟踪服务,现在的藏区奶牛养殖同样组织化程度较低,而导致产销的严重不均衡。
1.4 缺乏有组织长远的育种规划
杂交合成体系的育种理念并不复杂,但它与传统的育种、生产的观念不同,其更注重在现代养殖中的生产效益和改良速度问题,因此如何教育西藏基层科技推广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理解生产性能第一的观念、接受杂交合成理念并理解它的特性,将成为促进奶牛业快速进入正确发展轨道的关键因素。
西藏的黄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一直缺乏引进合成系的概念,“黄改奶”的过程中,利用他人已有成果的“拿来主义”就已是先进的、革新式的育种技术。加之西藏黄牛改良科研队伍力量薄弱,奶牛育种研究缺乏长远规划,育种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系谱不清、扩繁推广进程缓慢,一直处于经济杂交状态,所以至今未能育成适应高海拔环境条件下的奶牛新品种。
2 解决问题的发展建议
2.1 自长远角度做好奶牛育种规划
奶牛的繁育育种,周期性长而系统。作为投入产出高的技术项目,做好此项工作有利于提升奶牛的整体性能、遗传性能、奶产量及品质,可谓是终身受益的关键技术。实际上,自黄牛改良伊始已经有了30多年头,目前的品种改良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今后的育种更应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利用好本地品种的优良性能,大大提升奶牛的单位奶产量、乳蛋白率,培育适应性更强和经济效益更好的奶牛品种。
2.2 做好养殖户的教育培训
目前养殖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养殖观念较为滞后,接受先进奶牛养殖管理的理念较慢,为此,重视教育培训,注意提升养殖户综合素质,实现以点带面的规划发展,将更加有利于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3 逐步加大创新科研投入力度
推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奶牛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逐步提升奶牛生产力,有必要加大奶牛繁育的自主创新鞥努力。加大对藏区奶牛生殖、遗传等相关研究参数的经费投入,酌情加大对奶牛营养、繁殖等应用研究的经费投入,配套做好相关疾病防控管理技术研究,尽最大的努力为奶牛养殖效益的提升提供参考思路。
2.4 切合实际建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建成现代化良种能繁示范基地,将现代技术融合常规育种,集成设施养殖推广技术,不断提升奶牛养殖良种化水平,大大提升饲料利用率。良种示范基地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凸显优势,逐步扩大形成技术创新、良种推广、科技创新的突出示范基地,为藏区良种繁育提供创新实验田。
2.5 逐步健全完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
适应藏区奶牛养殖新品种,推进养殖优良的高产品种,逐步完善健全奶牛养殖繁育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形成以良种牛为代表的育种、扩繁、推广、科研一体化的良种繁育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地方良种的品种优质,鼓励人工授精技术、冻精贮运技术,加快良种繁育改良的步伐。
[1]来得财.青海省奶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1,(6):73-74.
[2]廖惠麟,张亚霁.四川西昌市奶牛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J].养殖与饲料,2009,(12):70-71.
[3]赵恒昌,罗福生,葛菊美.镇江市润州区奶牛养殖现状及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3,(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