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生活+人物模拟”之表演教学方法探讨

2018-01-24王晶晶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上海200234

关键词:小品人物形象特征

王晶晶(上海师范大学 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上海 200234)

引 言

话剧和影视演员的最高任务是创造各种各样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因此演员应该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不断地积累和丰富创作素材,为创造人物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体验,鲜明的表现力”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功的经验总结。他们认为,“深厚的生活基础”对于演员来说至关重要,应放在首位。这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积累。人物形象能否真实、生动,能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取决于演员对生活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作为演员,生活面越宽,生活积累越丰富,表演也就越趋于成熟。在表演教学中,在训练和培养演员(学生)的过程中,“观察生活人物模拟”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它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基础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和论述“观察生活人物模拟”教学的论文、著作等较少,这无疑是一种缺憾。对于表演教师来说,很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这一教学环节,以便能够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表演教学工作。在探讨和研究之前,首先理解“观察生活人物模拟”的概念。

一、什么是“观察生活人物模拟”

(一)什么是“观察生活”

洪深先生有句名言:“会演戏的演人,不会演戏的演戏”。[1]因此,演员在舞台上应力求做到“演人”,而不是“演戏”。要做到“演人”就要演得真实、可信、生动,就必须观察生活,观察人,熟悉生活,以生活为基础进行创造。

在表演教学中,“观察生活”指演员通过有意识地观察,从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中汲取养料,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或事进行深层次地了解、感受和认知,了解人们的愿望、诉求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观察生活”不仅要对人物的外部进行观察,还要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和态度,要做到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其内在实质。

生活中的观察与演员“观察生活”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无意识的,而后者却是有意识的;演员除了有意识地仔细观察外还要经过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对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或细节也不容忽视,这对演员塑造角色往往大有帮助。作为演员应该热爱生活,了解生活,理解生活和认识生活。

著名电影演员康泰曾说过:“演员的表演要自然、真实,首先要对人物理解得深,才能演得真。理解人物只是一般的理解不行,要有生活。我总觉得现在深入生活很不够。青年同志本来阅历就较浅,生活积累少,如果再不组织下生活,或带任务下生活,确实很难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形象。”[2]“观察生活”应成为演员的一种习惯,有意识地观察人的行为方式,人与外部事物的联系,将观察的有特点的人或事记录和储存下来,以便今后创作角色时灵活运用。

(二)什么是“人物模拟”

“人物模拟”是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是演员创造角色的表演技能和重要手段。在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获取观察对象的外部形体特征等人物创作素材之后;演员应调动全部身心去感受、体验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特征;再经过选择、取舍、提炼、加工、构思;运用表情、语言、声音、形体等,改变演员自身的神态、体态;不断地加以练习、琢磨;从有意识地体验过渡到下意识地创造,最终达到形神统一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或性格化的人物。

为什么叫“人物模拟”而不叫“人物模仿”呢?模拟与模仿的区别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上,模拟的解释为:模仿。乍一看来这两个词似乎是同一个意思,但其实却存在差异。模仿是指对事物外部状态的仿效。而演员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绝不能仅停留在只是外部的仿效,而应模其形拟其神,由内而外或者由外到内的捕捉人物形象。由于演员与被模仿对象不可能像照相似的完全一致,总会对观察对象有选择和提炼,会下意识地加入创作者的主观臆测或态度,因此称为“人物模拟”。

二、如何进行“观察生活人物模拟”教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生活人物模拟”的教学,使学生养成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观察与模拟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创造人物的方法,为今后塑造具有鲜明性格或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观察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正确、有效地观察,能够深层次地理解外界事物,而不是局限于主观臆想;提高观察力,学会分析人物的行为;展开联想和想象;加强理解力,从而获得体验;通过观察、感受,可以获得他人的自我感觉,作为表演中性格化创作的工具。在“人物模拟”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捕捉人物的特征,增长感受力和模拟能力。经过感受、体验、反复练习和琢磨,寻找到模拟对象的外部形体和内在心理的准确的人物自我感觉,最终达到形神兼备。

在“观察生活人物模拟”完成得较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组织和结构“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注意人物必须要有出处,必须是真实地从生活中观察来的,并经过提炼、加工形成的有鲜明内外部特征的人物。在自己创作的“规定情境”中能否真实地感受对手,仍然保持人物的鲜明特征,为达到目的完成任务与对手积极地相互动作,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变化和起伏。

(二)教学步骤与方法

“观察生活人物模拟”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骤各地特色叫卖练习。以各地的特色叫卖为诱饵开启“观察生活人物模拟”的第一步。在学生们的记忆中,大多都还记得小时候,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常常会看到叫卖的人。他们有的是卖东西,如:北京的大街上卖冰糖葫芦的;南方的大街小巷里卖酒酿的;还有收旧家电的,磨刀的等等,他们走街串巷地叫卖做生意。

为什么把各地特色叫卖作为第一步呢?各地特色叫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这些叫卖的生意人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且被模拟对象的形象清晰而具体。各地特色叫卖练习是一种有效地训练学生外部素质的方法和手段,要求学生学会从抓人物的外部特征着手。他们的衣着、语言、声音、职业特征等可谓是个性鲜明、千姿百态。这些鲜明的特征最容易被学生们所掌握,可以较容易地拉开学生与模拟对象之间的差距,迫使学生改变自己(这一点相当重要)。要注意人物的个性,地方特色,可以运用方言。抓住模拟的人物的声音、体态和神态等方面的特征、特点,运用身体的各种器官进行模拟;摆脱自己,努力变成另外一个人,力求从我逐步走向角色。各地特色叫卖还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从衣着打扮,随身所用的小道具,脸部表情,语言、声音造型……还要让学生练”到熟练自如的程度才能达到附体的境界,才能够从有意识的创作达到下意识的流露。叫卖只是一个诱饵,引出人物特色和形象感才是最终目的。

各地特色叫卖主要有:上海修伞、修棕绷、收旧家电的;苏北磨刀的;苏州卖甜酒、炒白果的;南京卖酒酿的;武汉擦皮鞋的;青岛卖海鲜的;北京卖冰糖葫芦的;山东卖豆腐脑、万能胶的;东北卖耗子药、鸡眼膏、熟苞米、肉包子、爆米花、板筋的;跑江湖卖大力丸的;收旧货的……

在这个教学步骤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改变不了自己,穿上人物的服装,拿上道具,讲上几句方言,再吆喝几声,以为这就是叫卖人物。其实仍然没有人物的特点和特征,缺乏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有些学生模拟的人物只有一些职业的共性特征,但缺乏人物个性的特点,缺乏捕捉人物特点的能力。还有些学生练得不够,因此造成了练习粗糙,缺乏人物形象和细节。

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时同样一个叫卖,但由于地域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东北的、南方的,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另外,教师还应使学生学会在叫卖练习中充分地运用服装、道具,帮助学生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有些同学在叫卖练习中已经开始出现人物形象。他们语言生动,职业特征明显,生活气息浓厚,有信念感,具有人物的自我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二步骤是观察、模拟周围较熟悉的人。在自己周围的同学、老师中寻找有鲜明内外部特征和特点的人进行观察、模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捕捉人物形象和模拟的能力。要教师应注意学生观察得是否仔细,特征抓得是否准确,模拟得是否像。由于要求学生模拟的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所以有可比的参照对象和检验标准,可对学生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静态的开始,慢慢地再过渡到动态。从“静”“动”态中抓人物的主要形态和神态,再在动态中继续保持这个人物的感觉,从像不像逐渐走向形、神结合,这其中很重要的是要贯穿两个字,一个是看,另一个是练!还要加强信念感和自信心,把体验贯穿始终。注意掌握这个人物的速度、节奏,每个人物都有其特有的速度和节奏,再过渡到他或她所遇到的事件上,看能否依然保持这个人物的自我感觉,能否按照这个人物的行为逻辑去行动,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应具有这个人物应有的态度,达到贯穿有机和自如。在行动中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并在行动中保持住这个感觉;而这个感觉又促使你积极行动;同时人物的生理、心理也不能忽视,最终应达到人物行动的心理——形体感觉。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需要注意学生在动态中能否保持人物的感觉和内心欲念以外,还应着重加强模仿、模拟能力的训练。同时使学生增强自信(对人物的信念感),放松(肌体、身心进一步解放),控制(形体的控制),紧松适度(把握分寸)。

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1、我演你,你演我。有时一个有特征的人,大家都来模拟他(她),看像不像模拟的对象,是否抓住了他(她)的主要特征。2、在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出模拟对象的基础上,可以过渡到他(她)在做一件有目的、有欲望的简单、有机的组合动作。3、在找到这个人物的自我感觉的基础上,产生即兴表演,形成人物之间的相互动作。检验是否能够在动态中继续保持这个人物的自我感觉。

第三步骤是观察、模拟不熟悉的人。走出课堂、校园,面向社会,到生活中去寻找有特点的人,或是在过去的记忆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让学生深入到人相对集中的一些地方去观察,如:菜场、农贸市场、夜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医院、养老院、公园、寺庙、农村、快餐店……在这些地方仅仅观察一到二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反复地去观察有着鲜明的内外部特征的人,并进行模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有意识地侃、聊、逗、套,并建立一定的联系。同时要求学生记“观察生活”日记,要求观察必须做到深入,绝不能只是随意性地看个表面现象。

具体操作方法和练习:1、教师提出一些有特征的人作为诱饵,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例如:玩鸟的人、拾荒者、口吃的人…… 2、要求学生描述观察的人物。让学生在模拟之前,先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下观察人物的外部特征、职业特征、性格特点、习惯动作……然后再模拟给大家看。先说一说,再做一做。经过多年的实践,此方法十分有效。3、每人一个“人物模拟”,再互相模拟。4、在教室的中间放一把椅子,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人物的行为方式走上来,坐一下,再做几个动作(简单的有机动作),看学生能否在行动中仍然保持这个人物的自我感觉。5、人物重心练习(主要着重训练形体的控制能力),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重心。根据不同重心设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物的重心在腿上是什么样的人?在腰上又是什么样的人?在脖子上、在胸上、在臀部上、在鼻子上……分别会是什么样的人?形体重心改变了,将会产生内心的自我感觉的变化。6、不同的人物干同一件事。例如:打牌、聊天、喝酒、介绍对象…… 7、不同人物说话,例如:作报告、演讲、采访、告状、推销、聊天、上课…… 8、照镜子练习,一个人是镜子,另一个人照镜子,镜子中的人说出照镜子的人的内心独白。9、动态中保持人物感觉,适应另外一个人,产生相互动作,建立人物关系。10、大人物与小人物练习。一个是大人物,另一个是小人物。例如:主人与保姆,上司与下属,老板与伙计……在这些人物关系中相互动作的即兴练习。

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学生在最初的时候观察常常不够仔细、深入,很粗糙,不注重细节;往往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只是描述一个故事情节。2、对于那些具有生活气息的真实、鲜活的人和事,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3、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外部形象模仿得要逼真,而且对其心理活动还要有感受。学生往往会使人物的心理与形体脱节。4、人物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应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5、在训练中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方法,因此不宜给学生过多限制,而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给予相对的自由空间,随着学生观察生活的不断深入逐渐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四步骤是组织、结构“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观察生活人物模拟”教学的最终体现形式是组织、结构“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要求:1、“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双人或多人的。但是一般建议人数不要过多,以2—3人较适宜。 2、“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中的要有人物原型或是几个人的组合原型,必须是从生活中观察来的,防止学生胡编乱造。3、“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中可以运用方言。4、观察、模拟的人物要尽量与学生本人拉开差距,这包含内部和外部二个方面。5、注意“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需要组织符合人物的语言和符合人物行为逻辑的行动,同时还要组织好人物的生活线、行动线和思想线。

组织、结构“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有一些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可以从抓人物特征着手,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组织、结构练习或小品;也可以从抓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事件开始,再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观察和模拟人物;也可以进行情境迁移或人物迁移,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些嫁接的方法既不失人物特征,也不失为有趣事件。

教师对学生观察来的有鲜明形象的人物给予肯定并保留下来,在组织和结构小品或练习的时候,适时地把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加进小品或练习中,使得人物形象得到充分运用和体现。同时全方位的检验学生是否真正体验和掌握人物的特点、特征。例如:我的学生观察并模拟了青岛的一位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地卖蛤蜊的妇女。她模拟的这个人物形象感很强,很有特点。于是我把这个人物保留了下来,在组织和结构“观察生活”小品《家有喜事》中加进了二姑这个人物,让她来给邻居钱大妈家送蛤蜊。她按照这个卖蛤蜊的人物性格特点去行动。结果很出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使观察的人物自然、合理地衔接到创作“观察生活”练习或小品中也是不错的方法。

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不要凭个人主观意识对学生的作业妄下结论。例如:在“观察生活”小品《修车》中,修车师傅在修车的时候总喜欢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他边听音乐边合着音乐的节奏修车。有些老师认为这不合理,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可恰恰这是学生们的亲眼所见,是他们从现实生活中观察来的。通过与修车师傅的深入交谈,了解到他过去曾在琴行里工作,他非常的酷爱音乐。要知道教师的生活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生活,如果妄加评论,往往会扼杀掉学生的许多好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积极性。2、教师应杜绝只编小品而没有人物的错误教学。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人物形象,一味地逼着学生编小品、谈构思,而学生又没有思路,造成上课学生不停地编,老师不停地“毙”。有些教师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一到做小品就开始编。因此,编出来的小品一点都不生动,脱离现实,甚至没有逻辑性。在组织和结构“观察生活”练习、小品阶段,教师应把重点放在使学生学会塑造真实、有机、鲜活的人物形象上,这是“观察生活人物模拟”教学阶段的灵魂,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丢掉“灵魂”,这样就起不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和作用。

结 语

本文作者对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观察生活人物模拟”进行了较为完整、系统地梳理、研究和论述,其中包括概念、具体的实施方法等。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作者的能力有限,如有疏漏还请谅解。衷心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任重道远,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期待能够看到更多更好更全面的关于表演教学的研究问世。

猜你喜欢

小品人物形象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临宋人小品》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小品)《加班饭》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