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的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01-24汪宏卫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延续性医嘱出院

汪宏卫

(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心肌梗死属于缺血性坏死疾病,心肌梗死的原发性疾病是冠心病,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坏死,并逐步由于缺血导致心肌功能受损,最终影响人体整体的供血能力,我国的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除进行系统治疗外,需要通过更加规范、精细的护理措施进行日常护理,心肌梗死的护理关键在于,除了要对患者进行精细的在院护理外,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也十分关键,患者在院期间能够得到护理人员的监督与约束,按照健康、科学的作息与饮食,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的发生,但患者在出院后对于医嘱的依从性随着出院时间的增加逐步降低,是造成患者出院后心肌梗死复发的主要原因之[1]。为此,临床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视,以此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减少病情加重或复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本文对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并对患者的知识需求以及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8.95±6.78)岁,就诊时间4~12 h,平均病程(8.75±2.74)h。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8.86±6.38)岁,就诊时间3~11 h,平均病程(8.64±2.64)h。患者均为心功能Ⅰ~Ⅲ级,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具有脑卒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和认知障碍患者,排除具有先天性瓣膜疾病或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排除同时患有恶性肿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护理,在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包括成立护理小组、开展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反馈。成立护理小组时需要由2名主任护师、7名护士组成,按照延续性护理小组需求,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对患者建立护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用药种类、家庭住址、电话、护理时间等,将护理档案制成档案卡进行日常工作安排。

开展护理服务,包括病情管理、日常生活指导、饮食运动指导、心理情绪指导。病情管理是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对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病因、病情,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表现进行分析,告知患者科学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配合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进行指导,使患者能够注意观察自身身体情况。日常生活护理指导,主要对患者的日常作息进行指导,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睡眠,在患者休息充足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体质量监测、血压监测等,指导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急救护理,叮嘱患者在家里适当的位置放置急救药物和设备,并观察和预防患者是否出现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饮食运动指导,对患者进行饮食与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室内行走、呼吸锻炼、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活动量在患者不出现气急、胸闷为宜,饮食则要叮嘱患者不可吸烟、不可饮用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适当喝葡萄酒、黄酒等低酒精含量的饮料,能够帮助促进血液的流动效果,日常饮食应控制盐分的摄入,多使用瘦肉、禽蛋、豆制品,多食用新鲜果蔬,丰富营养摄入,如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则采用腹部按摩方式促进排便,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对患者的心肌产生影响。心理情绪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甚至影响治疗配合和疗效,为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改善心态,指导患者宣泄情绪,减少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影响,尤其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1.3 疗效判定:采用QOL量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分,患者得分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遵医嘱率,分为优、良、差。优秀:患者完全能够遵照医师叮嘱用药、日常作息;良:患者能够部分遵照医师的叮嘱用药、饮食和作息;差:患者不能遵照医师叮嘱用药;遵医嘱率=(优秀+良好)/总数×100%。对比两组卡式功能状态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出院前遵医嘱率100%,出院后6个月遵医嘱率94.44%,出院后12个月遵医嘱率83.33%,对照组出院前遵医嘱率100%,出院后6个月遵医嘱率86.11%,出院后12个月遵医嘱率69.44%,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6.49±6.49)分,卡式功能状态评分(81.92±8.46)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64.16±5.73)分,卡式功能状态评分(56.91±6.71)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现已十分成熟,对不同发病程度、发病阶段的患者,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心肌梗死患者的复发率较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患者的原发性疾病与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如患者同时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遵医嘱情况差异,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配合治疗,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治疗后能够帮助患者延缓病情的发展,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2]。

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遵照医师医嘱配合治疗,但在患者出院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会出现下降,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认识不够,在出院后的遵医嘱率极速下降。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相关医学知识的讲解和答疑,帮助患者了解医学知识,自觉在日常生活中遵照医师叮嘱进行日常活动和用药,患者的遵医行为会随着出院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将护理服务应用在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遵医嘱率有巨大的帮助[3]。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患者出院后的遵医嘱率更高,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心肌梗死症状明显改善,对患者的治疗有巨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徐勤勤,单伟颖,王颖,等.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13):1999-2002.

[2]胡敏,邵红英.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2):243-245.

[3]何翠竹,梁欣,苏斐.延续护理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7):1097-1099.

猜你喜欢

延续性医嘱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医嘱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