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民歌传播
——山西民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4白俊卿任永进贺志涛
白俊卿 任永进 贺志涛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国际交往中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语用错误是跨文化交际障碍和摩擦的主要起因。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消除偏见、增进理解是国际汉语推广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教育理念下,跨文化交流的成功取决于对目的语国历史、社会、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有较深程度的了解,对不同文化抱有接受和欣赏的态度,在交流过程中能及时调整适应文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学生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促进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尽可能地遏制灾难性的跨文化对抗,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共同依存。通过民歌学习,国际学生可以在歌曲所营造的交际情境中间接了解中国民风民俗、生活状态、情感追求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养成对中国文化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积极态度,逐步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语用策略。民歌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国际学生了解中国的最便捷的途径,民歌中存在大量的对唱形式,是对汉语交际最直接真实的体验,通过反复模唱,加深理解,可以帮助国际学生熟悉汉语语用特点,消除交流顾虑。所以民歌在对外交流中起着文化向导和文化使者的作用,是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民歌对汉语教学的促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民歌教学,能够充分利用音乐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音乐所富有的节奏、韵律和感染力,能帮助学生建立无意识心里倾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习得相关语言知识。汉语的四声与民歌较多采用的五级音阶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对学生汉语语音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学唱民歌时语调的轻重强弱、同韵腹词语的反复出现可以强化国际学生汉语语感、语调及发音机能的训练,解决国际学生汉语声调和韵腹发音难题。如留学生常见发音困难的“en”母音的练习:“家住(儿就)在太谷(儿就)城,鼓楼(楼楼楼的)东里有家门”(《苦伶仃》太谷民歌);“u”母音练习:“家住(这)山西太原儿府,离城十里呵杨家堡,咱姐妹生来命儿里苦”(《游省城》祁太民歌)等。同时民歌半音较少,词语发音清晰度高,对国际学生提高汉语听力水平与听力敏感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汉语初学者而言,民歌的唱词丰富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将枯燥的词汇学习融入音乐的曲调旋律中,通过反复唱诵有助于词汇的掌握。民歌在帮助学生理解实词、虚词、词组构成、近反义词方面,是二语习得教学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手段。唱词中特殊的地域性词汇和方言土语以及叠词衬词的应用,也引起了国际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急急忙忙往外跑,门限高(呀么)扑栏倒,”(《姐妹两》太原民歌),“三伏的阳婆火(呀)更更(呀呼嘿),哥哥给哖扛长工。(《想哥哥》阳高民歌)”通过教学实践,学生通过民歌习得口语词汇、地域特征词汇和方言词汇等特殊词汇方面效果明显,同时同时山西方言的古朴韵味也在民歌跌宕起伏的旋律和酣畅淋漓的演唱中展现的鲜活亲切、意犹未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汉语学习热情。
语法是国际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枯燥复杂的语法在引入民歌后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民歌整体句式简单、结构稳定,但也有大量的谓语句与非谓语句、把字句、连动句等。如“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那好脸扭过来呀小亲格呆”(《亲格蛋下河洗衣裳》左权民歌),一出门口碰见日本鬼,把俺们撵进玉茭地呀嘛大娘呀。(《叫大娘》阳泉民歌)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四类句式在口语交流中受句子的语调和语气影响,为国际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难度。通过民歌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同一首民歌中同一句式的重复咏唱,充分体现了句式的特点,强化了对句式的理解。“天上的黄河几十几道沟?第几道沟里卧天牛?天牛头迎哪方卧,尾巴荡到什么州(呀么)?什么人放?什么人收?什么人给牛带过笼头?什么山上吃过草?撞到什么人的九间楼?什么人出来高声骂(呀么)?什么人与天牛做了对头?”(《货郎对诗》定襄民歌)。复句是汉语语法的难点之一,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假设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等句式庞杂,但在民歌中都可以发现相应的类型,为复句的学习营造无意识习得的环境。同时民歌中大量采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双关、起兴等修辞手法。如“要(啦)穿(那)红来,一身红,好(啦)比(那)太阳(那)刚(啦)出宫。要(啦)穿(那)黄来,一身黄,好(啦)比(那)黄芥花(那)刚(啦)开上。”(《要穿红来一身红》河曲民歌);“百灵灵雀儿绕天飞,你才是哥哥我的说嘴嘴,百灵子雀雀百灵子蛋,你不知妹妹我的没老汉,百灵子雀雀百灵子窝,你不知哥哥我的没老婆”(《百灵灵雀儿绕天飞》偏关民歌)。大量学习这些形象生动、情感强烈的语句既促进了学生对修辞的理解,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应用了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接触不同的句式和语法,极大地减轻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焦虑。
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歌教学实践,国际学生的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整体提高,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与日俱增。民歌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现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民歌的文化传播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语言教学的内涵是文化的传播。民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自身的传播就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民歌是民俗文化的口头记录和形象载体,融汇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性格, 反映着一个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侧面的生活剪影, 凝聚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民歌作为文化传播便捷的传播手段,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初学者来说,是消除文化差异影响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
山西民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语言生动形象、地域特征鲜明。晋北游牧文化、晋中晋商文化和晋南农耕文化等地域特征配合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和套曲等不同体裁表现出山西各地民歌高亢雄浑、灵活自由或清新柔媚等不同风格,演绎着一幕幕生动鲜活的劳动、生活、爱情画面,表现了山西人民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山西人民隐忍、坚毅、淳朴、乐观的性格特征。山西民歌中所传递的风土人情、文学意象、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等对国际学生对山西的地方历史发展、地形地势、风俗习惯及山西人民的民族性格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民歌教学在自身传播的同时对山西地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民歌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成为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战略的重要举措,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语言文化学习对民歌传播的反拨作用
很多经典的国内外民族歌曲如《茉莉花》(中国汉族)、《阿里郎》(中国朝鲜族)《喀秋莎》(俄罗斯)、《樱花》(日本)等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广为传唱。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中国综合实力在全球的影响力,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的关注和研究。在全球化传播语境下,民歌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手段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民歌大赛、乡土题材的影视剧插曲、歌舞剧配曲演唱、器乐改编,以及网络平台的演出视频播放等等,民歌确实有了较为有效的多元发展和传播途径。近年来对山西民歌的调式调性、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演唱方法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通过歌舞剧、影视剧、合唱、器乐改编等各种形式的发掘、保护和传承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2012年以来在以海外孔院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了对中国歌曲引入汉语教学的研究和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由文化部组织编纂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收录山西不同题材、体裁的民歌1374首,全方位地反映了山西人民的社会生活、爱情婚姻、革命斗争等,抒发了对苦难生活的抗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高尚情操和思想感情的共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语言简明流畅、结构规整、旋律明快、易于学唱的原则上,精心选取了汉语词汇语法分布均衡、主题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浓郁地方色彩风格的民歌10首。这些高亢嘹亮、粗犷舒展的山曲;深情细腻、清纯明快的开花调和欢快活泼、风趣诙谐的秧歌都受到了国际学生的喜爱,还通过网络现代通讯渠道介绍给自己在国外的朋友。
随着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兴起,在国家“一带一路”及教育部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引领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晋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民歌教学是对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手段, 有利于提高留学生语言听说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减少语用失误产生的交流障碍和文化冲击,增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传播山西民歌,树立山西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