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台气象新闻的创新思路

2018-01-24巴全东

视听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气预报气象天气

巴全东

天气预报作为实用生活资讯,直接关系受众的日常生活。图文并茂的人性化表达是城市电视媒体的特长,然而,单就气象新闻而言,电视媒体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长期不变的程式化表述,简单的播报气象结论,已经难以适应受众对气象节目的多样需求,在人们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的移动传播时代,传统受众对电视气象信息节目的关注度在不断下降,甚至有被新媒体淘汰的风险。

一是内容干瘪枯燥,东拉西扯抓不住受众的关注点。媒体“内容为王”的法则同样适用于气象节目,天气变化的丰富多彩,为主持人的人性化表达预留了足够空间,然而,因为气象节目在城市台“边角料”的定位,编导新闻敏感和文化素养的欠缺让城市电视气象节目成为事实上的鸡肋。笔者曾关注某档“主持人说天气”,在一分钟的节目时间内,竟然有半分钟在检讨昨天的预报为什么不准,20秒钟的时间在说当天街上人们的穿着,只有10秒钟的时间预报“明天气温”。所谓“说天气”除了转述气象结论外,似乎只是浮于表面调侃。幽默是必要的,但没有人性化内容拓展的空洞调侃,只是投机取巧。

让观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是气象节目有效传播的前提,气象报道不深入,信息不丰富,单纯玩弄语言难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品牌化、专业化不足,“千报一面”,没有特色。对气象信息,人们总是更关注本地的气象变化,因此,相对于央视对局地气象预报的点到为止,城市台对本地气象信息的挖掘有更丰富的空间。相对于一般事件性新闻报道,气象新闻报道需要专业知识积累,需要编导和主持人能迅速对气象预报结论进行生活化解读,以通俗的语言及时“翻译”给观众,还要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关注点,站在观众的角度播报天气,比如春天“温差大”意味着什么,老年、儿童要注意什么,信息的力量来自于分析,对一些气象术语应解释清楚,而不是照本宣科,一语带过。

三是电视艺术表达方式运用不足,形式单一,缺少流动的美感。电视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综合运用动画、画面、声音、色彩等多种元素,让气象和电视融合在一起,是电视气象新闻最大的优势,但因为城市台并没有把气象节目作为新闻来挖掘,只是在播报温度、风力、指数等冷冰冰的数字和专业术语,甚至连简单的卫星云图都被省略掉。

“小预报”大传播,气象信息兼具服务性和新闻性,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时代,城市台应转变编辑思维,拓展天气预报节目的内涵与外延,采用天气+健康、天气+节气、天气+文化等多种编排方式,让天气预报走向“天气+”。

一是采用“天气+”的编排方式,增加节目的服务性和趣味性。新鲜的内容是节目的根本,编导应站在受众的角度,解疑答惑,让天气变化和受众生活相结合,让天气预报不再千篇一律。在提供天气信息的同时,有策划地丰富其文化内涵,与养生保健、饮食、民俗、旅游、节气相结合,在表达上,多借用诗词、谚语、民谣,增加节目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于不同频道的气象节目,也要形成不同的风格,新闻频道要权威、简练;生活服务频道可以把节令、节气当文化节目做,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做好天气预报这篇文章并不简单。前述“主持人说天气”,没有信息量的闲扯实际上把主持人自己弄到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真的无话可说吗?是不知道说什么、从何说起、不知道怎么说而已。城市电视气象新闻报道应突破现有的传播模式,丰富选材范围,扩展关注视角。

二是异常天气重点策划,全方位多渠道立体传播。“异常天气越来越多”是人们的切身感受。大众媒体面对极端和异常天气,除了紧密配合气象部门第一时间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外,更要把极端和异常天气报道作为民生报道的重要内容,重点策划,“让事实发生的时间与观众收看的时间间隔缩短到最小,突出动态、突出现场、突出同期声、突出正在进行中的状态”,服务群众生活。

2017年7月下旬,连续多日的炎热天气刷新了徐州历史同日最高温纪录,广场地面温度达到了55℃。徐州电视台在高温报道中,采取了体验式报道和调查报道样式,《高温“君”有多热?记者引擎盖上“煎鸡蛋”》《酷暑天气,防暑、清淡饮食》《热!热!热!防暑用品也“火”了》等报道,普及科普知识,突出了气象新闻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引导性。

面对受众对气象新闻的多样化需求,城市台应加强气象新闻策划和栏目建设,利用微信、短视频、手机APP和电视拉滚字幕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突破天气预报“打补丁”的传统思维,重视气象新闻报道的专业化,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形成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表达形式为一体的立体传播模式,实时推送,拓展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让气象新闻成为城市电视媒体增强公信力和吸引力的有力抓手。

猜你喜欢

天气预报气象天气
气象树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气象战士之歌
Weather(天气)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