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18-01-24吴松延
吴松延
2017年,谷歌公司研制的机器人AlphaGo 3∶0战胜了世界顶尖围棋选手柯洁,引发了人们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热议。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苹果的SIRI、百度的度秘、微软的小冰等也在媒体行业大显身手。记者将来会不会被机器人所淘汰?新闻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媒体人该如何应对?
一、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改变
(一)秒杀速度,让人类叹为观止
过去的新闻生产都是由记者写稿、编辑、发稿,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升级,这一切将被智能机器人所代替。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了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写出了第一篇报道,用时1分钟。2017年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机器人自动写稿540字,仅用25秒并配发了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人口、周边村镇、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八大项,让新闻界惊叹。2016年3月,韩国写稿机器人上岗,仅0.3秒就写出一篇股市行情的新闻稿。一时之间,引发媒体人的关注和危机猜想。
(二)海量生产,让人工望尘莫及
机器人写稿速度不但秒杀人工,而且是海量生产。现在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每季度可出产4400篇企业盈利相关报道,数量是人类记者目前水平的十倍多。可见,机器人的写稿速度和海量生产都是人工写稿所望尘莫及的。机器人对数据统计、知识图谱、人脸识别有特别的优势,可以帮助人们在海量的图片、视频中精准确定特定对象和分类处理,尤其对财经报道、体育比赛、灾害气象报道有人工所无法企及的优势。
(三)重构新闻与用户的关系
传统媒体的新闻头条往往是由当时的新闻热点、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再根据值班主编的经验来定。智能机器人时代,可以利用算法,根据受众阅读习惯来编排和推荐内容。受众分析将更精准,内容的聚合与分发将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对象化、个性化。它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习惯订阅专属评论、定制个性化报道,重构了媒体与用户的关系。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用户需求更清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的统计分析,即用户在看新闻的同时,人工智能就会知道用户的喜好,悄然地收集用户所有行为数据,诸如用户的情感倾向、注意力偏好、行为喜好、渠道偏好、消费能力、生活轨迹、关系圈等,为用户量身定制各种资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新闻需求。这几年风头渐劲的头条新闻,就是这样操作。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用户进行场景化适配。人工智能技术会根据用户不同的接收终端、地理位置、使用习惯,配备不同的新闻资讯。例如用户在等车时,就可以通过手机接受碎片化、趣味化的内容;用户在临睡前,可以接收娱乐类、情感类的内容。这种“因你而变”的服务,是过去传统媒体所无法做到的。第三,人工智能技术使媒体更加注重对社交媒体数据的收集和挖掘。人工智能可以了解用户多元化的需求,通过绑定社交媒体,推测出用户的兴趣爱好,让媒介懂得用户。这样,在内容的选择和排序上会更符合用户喜好,用“算法生成内容”的模式,做到了千人千面,拉近媒体与用户的关系。
(四)突破人类感官局限和视域
无论传统媒体的记者多么敬业,但特殊场景的人类视听觉感官还是有局限的。例如高山雪崩、洪水险境、火灾现场、雾霾上空等一些人类难以深入的地方,智能机器人不但可以进入,而且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观察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物质。例如雾霾,人的肉眼只能看到雾霾,而智能机器人可以分析出雾霾中的有害物质成分。
(五)改写新闻的叙事方式
新闻报道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无法还原,只能通过目击者的采访叙述,加上现场画面的呈现。而人工智能的应用,无人机与VR、3D建模技术结合,即新闻事件发生后,可以用事先VR采集的信息,将VR镜头调出,配合3D模型,现实的物理空间就可以快速通过3D还原,这样用户就可以如临其境地感受到新闻发生的整个过程。
二、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
尽管人工智能具备很多优势,许多方面也明显超过人类。但人工智能也不是万能的,机器人写稿也有很多缺憾。
(一)无法写出温度稿件
计算机的算法和模型再精准,它也无法达到人类情感的丰富。尤其是一些灾难性报道中人类记者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汶川大地震报道,许多感人的报道都是记者感情和泪水的注入,才让报道有速度、高度还有温度。而机器人是无法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的,尽管科技人员也在不断提高技术让智能机器人模仿人类情感,但终究不能代替人的感情。
(二)无法挖掘事实真相
人工智能可以快速生成表面事实的叙述文字,但无法揭示掩藏在事件背后的事实。如调查性报道,智能机器人无法看到表面事实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无法像人类调查记者一样找到复杂事件背后被遮蔽的事实等等。而这些正是人们想了解的,也是此类报道的价值所在。所以,对事实的判断和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推理,对事实背后的真相以及对事实的解释,还是需要依靠人类记者来解决。
(三)无法协调新闻与社会的关系
新闻报道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监督类新闻。如何处理矛盾的发生与解决关系,把握新闻报道与社会发展的分寸,权衡社会正能量与负面报道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有长期新闻工作经验并有一定政治思想高度才能把控的,非智能机器人所能。
三、人机协同重构新闻生态
如上所述,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赛事预测、数据统计等多领域优势十分明显,但人工智能毕竟是人所研发和主宰的,许多工作只有与人工合作才能获得完美的效果。
(一)培养全能型记者
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记者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传统采编技能外,还要懂得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制作技能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发稿流程。
(二)改变现有的人才结构
媒体队伍不能局限于中文、新闻、传播等文科领域的人才,还应大量引进IT人才,满足TMT、ICT的融合趋势,尤其是对算法工程师的引进,以满足大量的数据统计和演算。
(三)建立平台型媒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传统媒体不能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应打破藩篱,主动开展新媒体的一体化运营,同时做好内容集成服务商,实现平台共享。
(四)人机配合才是赢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新闻业的一些岗位会被机器人所替代。但新闻作品需要的是有感情温度、有人性的写作。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再精准,也仍需要人工的干预,尤其是一些社会重大敏感议题,把关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科学的做法是:人工智能在快捷、计算、个性分发及超过人工听视觉感官范围等领域发挥优势,让人工从一些繁琐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便在调查研究、深度报道、评论分析等优质内容生产的关键环节上展示长处,让人工和人工智能相互弥补、各领风骚。未来优秀的媒体,应该把懂内容和懂算法看得同等重要,将人工智能算法与人工并行,并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人工智能在新闻业中的运用,可能给新闻业带来颠覆性的重构,如议程设置、生产流程、岗位设置、信息的聚合与分发等等,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同时也应该看到,人工智能将人从过去繁琐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带来了产业升级、人才升级,让人在更高的层次上创造价值。机器人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还停留在没有机器人时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