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战略对接研究⋆

2018-01-24张燕娥

农业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人力资源精准

◎张燕娥

人力资源开发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和发展的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指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根据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等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和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目标在于提升人的能力并激发其活力,方法一般为教育或培训。从某种角度看,农村便是一种组织团体。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完全可以应用到提升农民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及激发其创业活力的战略和活动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多场合中持续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精准扶贫”的路径方法。[1]研究表明,贫困只是三农问题的表征,其深层根源在于农民受教育水平过低造成的科学文化知识匮乏,即知识贫困。为此,通过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教育扶贫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成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的关键。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及其对接“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居住于农村区域的农民总体具备的从事价值创造的劳动能力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科学分析农村人口、资源现状、生态环境和经济因素等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人口生育、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科技知识、文化素养、体育健身和文娱活动等方面的投资,以提高农民做为劳动力的思想、文化、知识及技能水平的综合性管理活动,挖掘农村人力资源潜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将农民转变为有助农村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劳动者,在提高农民积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实现农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精准扶贫”离不开扶志和扶智

“精准扶贫”不仅在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方法实现农民暂时脱贫,更关键的在于实现农民永久脱贫。扶贫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即通过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和构建农民文化知识培训机制等措施提升其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增强农村脱贫的内生力。同时,农村致贫原因复杂多样,既有资源禀赋决定的先天地理条件制约,也有农民自身原因,如因病、残、懒等因素造成的主观原因。[2]为此,在通过教育培训“扶智”的同时还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其自觉摆脱贫困的意志,即还要“扶志”。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便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提高劳动者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劳动积极性,以此提高劳动者自我发展能力。显然,“精准扶贫”战略倡导的“扶智”和“扶志”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理论契合,而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战略对接也是破解农村致贫根源的必要举措。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符合“精准扶贫”的产业培育需要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发展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乡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及其所决定的人力资源开发差距所决定的。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贫困与教育贫困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或项目之上,而产业项目的培育发展则离不开人力资源支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立足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养,通过政府主导的外力干预打破经济贫困与教育贫困的恶性循环,将教育发展、产业培育和经济脱贫纳入良性互动轨道之上,使“精准扶贫”走出过去扶贫工作持续输血的误区,让长久脱贫建立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产业培育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符合“精准扶贫”战略中农村扶贫产业的培育需要。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战略对接面对的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象人数多,贫困人口基数仍大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是农民,受益主体也是农民,然农民因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自觉参与或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与市民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因城乡差距的存在,尤其是农村中的贫困家庭,往往自身并不具备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能力。截至2016年,中国农村人口为5.9亿,其中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显然,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农村贫困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降低,然贫困人口总量依然客观。在农村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面向5.9亿农民,还要重点关注贫困人口,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在资金、政策等扶持下长期坚持。

(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匮乏

相对城市来说,中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教育公共产品投资相对滞后。近年来,中国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然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的现状未发生根本改变。据统计,截至2000年,中国农村的文盲率已降至2.5%。然而,现代产业发展往往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的高层次人才,农民识字问题虽基本得到解决,然农民受教育水平整体依然不高。目前,农民工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其为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到绝大多数,且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大学生往往选择留在城市发展,使得农村的知识贫困问题难以得到扭转。在农村开展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基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现实,逐步改变农民的知识贫困,可谓任重道远。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农村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性不强,且农村基础教育中学生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教育水平不高也使得农村学生升学并且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比城市学生来说更少。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农村产业升级的需要。[3]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在生存与发展出现矛盾时往往选择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不愿接受长期教育,更无力承担接受高等教育支出。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贫困发生越普遍的农村,农民接受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的积极性往往越低。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对接路径

(一)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精准扶贫”战略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国内外扶贫工作精研并立足中国农村现状而提出的扶贫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新发展。对农村人口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进行以提高自我发展内生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是助推农村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精准扶贫”目标要全面分析农村致贫的教育根源,不断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如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尤其是农村和农业发展急需的科技知识,形成产业培育、教育发展和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深层剖析致贫原因,以产业培育突破教育贫困怪圈

人力资源开发做为现代企业或组织人事管理的基本手段,可通过人力资源的分析、调整与整合在挖掘人力资源潜能的同时实现其与企业或组织发展目标的对接,以提高企业和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及运行效率,是吸引留纳人才并提高企业或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扶贫模式,定位更准,效率更高,然而最终还是需要将脱贫建立在产业发展之上。以人力资源开发突破农村致贫的瓶颈关键在于实现农村教育脱贫。在教育脱贫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因地制宜的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将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才能认识到接受教育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性,将提升能力和摆脱贫困转化为农民自觉中的自为。[4]

(三)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着重培育农民脱贫的内生力

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用以帮助企业聚拢人才并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还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团体的人才培养和效率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三农问题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实现,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党长期扶贫工作的经验,系统总结出“精准扶贫”战略理论,创造性的改变过去以贫困县为对象的一刀切模式,要求“精准扶贫”落实到户,强调扶贫还要结合扶志与扶智,关键在于培养农民的自主发展能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着眼于培养农民脱贫的内生力,而非一味追求输血。为此,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既要着眼培养农民现实的生存能力,也要在扶智的同时注意激发其摆脱贫穷的意志,将脱贫转变为农民发自内心的发展动力。

[1]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6(05):139-144.

[2]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9-13.

[3]王永军,杨英法.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瓶颈的突破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2(11):67-69.

[4]许丽君.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燕山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人力资源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精准的打铁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