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
2018-01-24程家重横
■ 程家重横
艺术延伸了我们的感官触觉,丰富了我们的视觉经验,让我们发现生活中易被忽视的美。不但要发现,更要去感受,只有紧贴学生现实生活才能使小学生作为美术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体验到艺术魅力之所在。
“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读和解读能力。其表现为: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能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能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了解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与作用,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图像信息十分必要。
1938年,海德格尔在其论文《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提出世界图像的概念:“世界图像并非是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指的是世界被构想和把握成图像了。……不如说,基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件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图像化正是现代社会的标志。1967年,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在《奇观社会》中更大胆提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生活本身展示为许多奇观的高度积聚。直接经验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纯粹的表象。”在日益图像化、符号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图像认知、理解能力也愈发重要,这正与当今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出不谋而合,其中“图像识读”更成为当代小学生不可或缺
的能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于2015年在分析美术学科性质以及育人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指明了方向,也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图像识读能力的小学生已成为小学美术学科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如何让小学生在纷杂的视觉信息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何教授小学生“图像识读”的方法?可以说,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一、多元模式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以往小学美术课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单一,更有损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而小学美术教材中,需要学生集中的、大量的运用“图像识读”能力的课程便是小学美术欣赏课。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力强,但理性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如果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会使得原本占小学美术课程最少、学生最难掌握的欣赏课变得更加索然无味。
因此,在课堂实践中应该采用多元模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大量高清精美的PPT图像,对学生视知觉产生有益刺激,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对图像本身产生兴趣。图片的选择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让学生看到图片就联想起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校园中可抓拍学生奔跑、跳跃、蹲坐等姿势,在美术课中讲解人物动态时,学生一眼就被熟悉的同学的不同动态所吸引,比陌生人的图片更加有代入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播放影音资料,如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视频、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历史故事影片和音乐等。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7课“画家梵高”中,学生光看《星月夜》《向日葵》《自画像》等梵高代表作的图片无法感受到绘画大师梵高的作画状态和情绪,只能依靠想象,而用梵高的作画的视频引入,学生立马就被梵高激情澎湃的作画状态所感染。学生不光可以看到书本上的图像,更能通过影音资料,以视知觉、听觉等感官全方位、多形式地欣赏艺术作品,对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产生强烈兴趣。
最后,教师适当进行示范讲解,如艺术作品中涉及的一些绘画原理等,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使课堂活泼生动又富有效率。
二、淡化理论阐述,强调实践应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淡化对美术教材中涉及艺术理论的深度阐述,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像识读”能力,从而将其应用到实际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去。
笔者将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图言物”,要求学生以直观的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最基本的客观描述;对艺术作品中景物、人物、实物直接阐述。这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收集视知觉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要求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
第二阶段“看图说画”,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所学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一定分析和理解,试着说出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其中的故事内容。这一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相关的书籍阅读、展览观看、生活发现等情况。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8课“妈妈和孩子”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教材中出现的国内外不同画家所画的母亲和孩子有什么不同?你和妈妈之间出现过画中相似的场景吗?”锻炼学生运用掌握的图像和联系生活的能力,让艺术作品与学生生活达到心理上的共情,也提高了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基本剖析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看图表意”,要求学生在了解艺术作品社会背景和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艺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这一阶段是较高层次的,主要是训练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鉴赏中的能力,如: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飞天(一)”中,面对课本和莫高窟中所呈现的形态各异的飞天图式,教师让学生思考的不仅仅是飞天人物的服饰、造型、色彩等外在特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去探究飞天人物在其宗教环境中的内在含义和我国古代艺术家的个性表达,这个飞天人物在其宗教故事中有什么意义?艺术家为何这样表达?由此,引发学生调动感知、体验、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的运用。
三、以生为本,注重人文性探讨
“图像识读”能力包含对艺术作品中人文性的探讨,而核心素养亦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和艺术素养。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注重人文性呢?
首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切忌照本宣科、一味传授。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中,要在思想上做到从“师本位”到“生本位”,如果教师按照书本直接从国内外遗迹的发现年代、地理环境、历史意义等理论讲授,不联系学生生活,是“师本位”的体现。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小组讨论:“请你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哪一个?为什么?”“看了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像,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它,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吗?”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和实践,如对于艺术作品的价值判断和评价。
其次,对于学生回答的价值判断不要给予否定评价,艺术作品的评价是没有所谓标准答案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答案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也体现了美术鉴赏课的人文性。
最后,在教学中要将“图像识读”方法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联系,培养学生用“图像识读”分析法研究生活、学习中看到的图像,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自身艺术素养,以真正达到美术课的人文性要求。
“教师是引导者,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于自身的创作与视觉影像中探寻问题,可从生活的任意角度取材,任何视觉物象皆是媒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支配者,学生也不再是负责接收信息。”没有联系生活的教学是单一的、片面的。更何况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提出的“图像识读”能力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美术核心素养承载着许多由视觉促进的革新,它不但能像一般艺术那样开阔我们的想象力,更强于使我们看见可见而我们却没有留意到的,听到可听而我们却没有聆听到的。艺术延伸了我们的感官触觉,丰富了我们的视觉经验,让我们发现生活中易被忽视的美。不但要发现,更要去感受,只有紧贴学生现实生活才能使小学生作为美术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体验到艺术魅力之所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文化与社会现象,才能够在全球化的时代,去学习其他不同的文化艺术并加深对自身文化艺术的理解。视觉文化背景下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其主旨是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中让小学生体会日常生活的美感实践。让小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海报、电影、戏剧、网络、手机等等皆由视觉文化、媒体科技、社会美感实践累积而形成,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