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减税了,我们呢?
2018-01-24田茂永
十一长假前真正值得CFO们思考的全球趋势性财经要闻,其实只有这一条:特朗普减税玩真的了。
不同于纯粹拿执政纲领当竞选剧本的那些职业政客,生意人出身的特朗普正在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那些“竞选大炮”式的承诺。9月27日,特朗普税改计划框架公布,下调企业所得税,将企业所得税由35%降至20%,下调小企业税,短期资本投资费用优惠,企业费用税收优惠和抵扣,降低企业海外利润税。
这次号称美国30年来的最大一次税改,旨在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简化税务制度以及提高福利。尽管税改细节还需要完善,但有研究预计在接下来的10年期间,新法案将减免税务5万亿美元。平摊到每一年,占2016年美国GDP18万亿美元总量的2.78%,这个百分比和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相当。
乍一看,特朗普每年释放出的减税空间约合3.3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和国内频频见诸报端的官方减税效果相比,似乎也没领先到哪儿去。抛开中美两大经济体自身的税负痛苦指数差异不说,如果用“减税空间相当于经济增长率”这一效果来类比的话,可能国内每年减税规模要比现在大得多,才能和特朗普这次大减税相提并论。
当然我无意讨论国内减税空间的大小,只是想探讨特朗普大减税背后的深层逻辑。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脆弱的复苏不稳定期,中美两大经济体各自均遇到了原有经济增长路径变窄、经济要素配置逻辑出现偏差的问题。尽管期间数年,中美努力寻求在全球经济衰退风暴中独善其身之道,美国一度想通过开动印钞机、放大美元超级红利的来完成“全球经济再平衡”,而中国则期待通过“一带一路”等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来启动新的增长周期。但脆弱的全球市场增长动能远不足以支撑全球前两位的经济大国的“小算盘”。于是特朗普抛弃以邻为壑的策略,转而眼光向内就成为更务实的选择。
如果暂时忽略走向海外所可能带来的经济牵引力,仅就经济内生动力来说,目前尚没有一个可以媲美于向外的“一带一路”那样的、着眼于长远的改革新蓝图。其实,这方面可做的文章远不止是减税,更重要的是利益格局的制度性调整和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新确定。比如,鉴于长久以来国内企业在合规性方面上存在的历史问题(深层原因不仅来自企业自身,当时的市场环境、监管问题等都是诱因),随着金税三期、社保全国联网等的逐步完善,可否以缴纳一笔特别和解金(比如按照企业营收规模大小,以企业过去5年营业收入均值的1%~5%)来实现新老划断的方式,既对冲了更大力度减税带来的财政收入下滑冲击,也建立了更良性的政府与企业的利益边界契约,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更合规、更平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