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里的“磨玻璃”

2018-01-23杨秉辉

家庭用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老莫结节肺癌

杨秉辉

江南水乡小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晨雾的氤氲慢慢散去,老莫卸下长长的门板,吉祥桥边的吉祥小店又开始了一天的营业。早些年,镇上的青年人多朝城里跑,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小镇一度萧条。这些年发展旅游业,附近大城市的居民生活在车水马龙的“水泥森林”之中,每逢节假日也都希望能到郊区小镇调节身心,小镇因此重新有了生机,甚至一些进城谋生不甚得意的人也重回小镇,家有余房的,整修一下办个民宿,有街边屋的开个小店,获利颇丰。

老莫世居小镇,莫姓本是镇上大户,远祖曾经为官,民国以后家道中落,全赖众兄弟勉力维持。老莫名明琦,现年58岁,初中文化,曾在镇上的一个集体所有制的服装加工厂工作,穿一件半新不旧的灰色夹克衫,理一个板寸头,头发有些灰白,脸上看得出风霜,讲起话来乡音甚浓。

老莫有一子,初中毕业后考进会计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县食品公司当会计,娶妻生子自不必说,前些年镇上的服装加工厂歇业,他还给他老爸在城里食品公司的一个仓库里谋了个管理员的差事。老莫也像一些年轻人一样进城务工了,家里留下婆媳两个过着小镇上传承百年的生活。老莫在县里做了几年仓库管理员,每月工资不高,有一回仓库失窃,他还担了个疏于职守的责任,扣了半年奖金。

老莫一气之下便又回了家,看着小镇复兴,加上政策允许,便开起了小店,卖些传统小吃之类的东西,前店后家,自产自销,生活安定,身心俱佳。

不过似乎老天生妒,老莫的好日子过了没几年,最近一件事却让他心神不定,只因上个月老莫咳嗽多痰,且有些低热,在镇上卫生服务中心配了药吃,似未见效。老莫在县里工作过几年,县里的医院也熟悉,于是便去了县医院要求检查检查。结果是做了CT检查,配了药。三天后去取CT检查报告时咳嗽倒是好了,不过CT检查不好,报告上说:右肺中叶外侧有磨玻璃样结节约5毫米大小,建议随访。

“磨玻璃样结节”让老莫莫名其妙,肺里怎么有了磨玻璃?吃进去的?吸进去的?去问医生,内科医生语焉不详,外科医生直接叫“开刀”。老莫估计情况不妙。

老莫知道医生怕直接跟患者说是生癌了,患者受不了,便用些代号,比如CA了、MT了、“占位”了等,这回又说是“磨玻璃”了。那么也就是说自己已经生肺癌了?

老莫想起前几年在食品公司工作时有个老王,人瘦得皮包骨头,不断地咳嗽、吐血,听说就是得的肺癌,后来死了。没想到自己也会得这个病。老莫想到,人说抽烟会得肺癌,自己烟是抽的,不过还好呀,平均两天才抽一包呀,隔壁老李抽得“好好叫”多唻,怎么也没生肺癌?老天不公,老莫心中不平。

问题是要不要治疗?不过,若确实是癌症那是肯定治不好的,弄到“压末(最后)”人财两空,又有啥用场?老莫想。

那么这桩事要不要告诉别人?告诉老娘,把老娘急煞也没用。告诉老婆,她一个农村妇女(莫家世居集镇,老莫心理上还有点优势)又有什么办法,还不如不告诉她,免得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儿子呢,是他莫家的根,倒是要让他晓得的……

老莫寝食不安地考虑了几天,最后决定下来:一是肯定生癌了;二是治也没用,不如不治了,一切照旧,香烟照抽,听天由命;三是只告诉儿子,而且想好了几乎是遗嘱的话:“等我死特(死了),你奶奶大概要急煞特(急死了),你把店里房子盘出去(连房带店让别人经营),收点房租养你妈。”老莫还是一个很有决断的人。

把这些都想好了,老莫反而心里轻松了许多。

一天等他儿媳上班、孙女上学去的时候,先打电话约他儿子在家等他,说是有事商量,他儿子问什么事他也不说。

等到了儿子家才如此这般地说了出来,他们父子情深,儿子听罢眼泪夺眶而出。老莫纠结了好多天,此时他觉得连后事都关照好了,反而坦然地安慰他儿子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嗯、嗯。”他儿子只好含泪领命了。

不过年轻人终究思想活跃些,他想的是:会不会误诊啊?于是便又反过来安慰他爸:“有时候医院也会误诊的呀。”

年岁大些的人对医疗的信任度要比年轻人高,何况觉得做的是很“先进的”CT检查,老莫压根儿没想到误诊的事。不过经他儿子这一提醒,他也想到自己不咳、不喘、不吐血,饭也吃得下,怎么会是肺癌呢?

父子商议的结果是:儿子送老子回家取了CT片子和报告,要设法找关系找“高级的专家”看究竟是不是肺癌。

莫会计的同事听说他爸爸可能是生了肺癌,都很是关心。有人劝他不要悲观,说是只要发现得早,做个手术把癌切掉还有希望 ;有人告诉他现在有些大医院,只要“打几个洞”,都不要开刀就能把肺癌切掉;还有人说是现在有种“打靶子”一样的药,治疗肺癌效果很好,他的一个亲戚吃这药都五六年了,跟正常人一样……

消息傳到食品公司张主任那里,张主任的儿子便在附近一个大城市的医学院附属医院做肺科医生,而且已经升到了副教授的级别,张主任也是个好心人,决心帮他这个下属一把,便叫莫会计把他爸的病历和CT片子都给他,让他转交给他儿子去研究看看如何治疗,莫会计自然是求之不得。

过了几天,回音来了,出乎大家意料:这种“磨玻璃样结节”不一定是癌,而且大多数不是癌,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定期随访,即定期复查即可。而且这张副教授还真细心,归还病历与CT片子时还附了一本医学科普杂志来,说是送给莫会计的。莫会计打开一看里面有一篇名叫《什么叫磨玻璃样结节》的文章,于是反复看了几遍,只见其中说道:

“磨玻璃样结节”是放射科医师描述CT片上肺部结节性质的一个专业名词,即看上去像磨玻璃一样、均匀的、非实质性的病灶。这种病灶若是直径小于4毫米的,几乎可以完全不必在意,大于5毫米的应该注意每3~6个月复查1次,若有不断增大、磨玻璃样结节中出现不均匀的实质性(透光度下降)变化,或血管受到推移挤压等肿瘤血管特征者才应考虑做手术切除。文章中还提到国外已有学者报道:一批直径小于10毫米的“磨玻璃样结节”经过3年的随访观察,45%消失了,40%无任何变化可以排除癌变,只有15%可能为早期的癌,应该考虑手术切除,并有可能治愈。所以,说“磨玻璃样结节”大部分并不是癌。

莫会计弄懂了这个“磨玻璃样结节”,赶紧回家告诉他爸爸。

过了6个月复查,老莫的“磨玻璃样结节”好像是小了些,又过了6个月再查这个嚇煞人的“磨玻璃样结节”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老莫逢人便说:“我逃过了一难。”而且从此自动地戒了烟,别人问起,他自嘲道:“总归性命要紧,对吧。”

猜你喜欢

老莫结节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有甲状腺结节 别做三件事
了解这些,自己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甲状腺结节能 自己消失吗?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不是我少你的
老莫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