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2018-01-23朱波

语文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语文

朱波

在读《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之前,我曾经关注过饶杰腾先生主持的《语文建设》专栏《温故知新》,读过他发表的《用心思研究教育,为儿童求实益——读(林砺儒教育文选)》《真语文研究要重历史借鉴》等文章。我深知饶先生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学识,希望能有其他渠道看到。

语文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了饶先生编著的《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让我有了“心想事成”的喜悦和满足感。这套丛书分“总论”“论争”“阅读”“写作”“选读”五个部分,自成系统又成一个整体。饶先生在“写作卷”中选录了21位作者的35篇文章。我从事写作教学的时间比较长,故先选择“写作卷”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仔细看完书中文章,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这些文章本身就是学习写作的范本。除了钱基博先生的文章文言成分多一些,多数文章从白话文使用的规范性,到结构的严密性,再到材料的选择上,都表现出作者的学识和表达的功力。而且这些文章虽然内容都是极专业的,却都写得通俗易懂,没有故弄玄虚。或许这就是饶先生选择文章的标准之一。

我在第一篇《文章的标准》(朱东润)中,一眼就看到开宗明义的那句:“要想写好文章,第一个先决条件是慕。什么是慕?慕便是热恋。”心里一阵惊叹——这话写得真好!如果我早几年看到这篇文章,一定在第一堂课上与学生共享热爱写作的心情,一定要在每一次练习中培养他们写作的热隋和兴趣。

一篇篇看下去,我似乎发现了饶先生安排这35篇文章的用心:他以文章的标准开篇,先说明文章“好”的标准是不一定的,然后安排《信与达》《说“雅”》等几篇文章,抽丝剥茧般地让好文章的标准一个个浮现在读者面前。

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进入写作教学的部分,以第十七篇文章《论写作教学》(叶绍钧)为代表。我对其中的观点深以为然:“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只因在现代做人,写作已经同衣食一样,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故而这两种习惯非养成不可。惟恐学生有所积蓄而懒得发表,或打算发表而懒得在技术上用功夫,致与养成两种习惯的目的相违反,于是定期命题作文……学生经过多年这样的训练,习惯养成了,有所积蓄的时候,虽没有教师命题,也必用文字发表;用文字发表的时候,虽没有教师指点,也能使技术完美。这便是写作教学的成功。”

另外几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作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集体习作、习作与批改和学校作文之命题等问题,虽然时代变迁剧烈,但是这些文章对我们身处的社会而言,不仅不过时,反而更有借鉴价值。因为“在现代做人,写作已经同衣食一样,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的情况今天尤其突出。当前信息社会,注意力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对人们的信息编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将“写作能力”列入专业核心技能培训项目之中。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学生的写作基础不扎实,比如我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分析其写作上的优劣时,听见最多的说法是“主题是什么,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中间举了什么例子”,如此表现,很明显是受到“科舉”传统的影响,用饶先生的话说就是:“我国的写作教学至今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即内容上‘代圣贤立言,不要说自己的话,不必使胸中的积蓄与写作相联系;形式上势必揣摩依仿以至于穿凿附会。”所以他才恳切地提出:“我们期望于新教育的,是造就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指导写作,要顺其自然的途径,切近他们的生活。作起文来,最要紧的是‘有,而且能表达出那个‘有。”

阅读民国时期这几位先生写的文章非常必要,他们的观点和分析无论是对于我自己的写作,还是对于我的写作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谈文脉》一文提出:“多年批改学生作文,觉得他们的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在说明文和议论文里就容易看出。”他认为高中和大一的学生应该练习这两体文字,一面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思想。

饶先生还特意选人了记述“五四前夕作文教学”的几篇案例分析文章,特别有操作性,以《集体习作实践再记》(于在春)、《作文教法之新分类及其活用》(天民)为代表。文章内容之翔实,让我惭愧。民国时期的这几位先生不但为教好学生写作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不厌其烦地将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从他们的文章里不但能学到汉语的百般变化,学到教学的灵活方式,更能受到科学精神的感染。

“写作卷”中还有一部分内容难能可贵,即“口语作法教学及其改进”。饶先生对“语文”理解的全面性由此可见一斑。这部分内容以《口语作法的教学》(西瓦)和《儿童话法上的一般缺点及其改进》(陈厥明)为代表。因为“口语的需要是难以计算的,委实比笔达的时候要多,而且应用较广”,所以“我们要指导它,并非教学生说些简短、随便、零碎的话;我们是教他们说些较多而且细心预备的种种报告、描写、记载、说明或是辩论”。这些话语好像是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预言一般。

实实在在地说,饶先生慧目识真,用十年时间反复翻阅20世纪前期相关的国内中文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教与学月刊》等,并与当代《语文建设》《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进行比较之后选文,工作量之大,不难想象。“写作卷”选入的珍贵资料值得所有与写作有关系的人研读。其中既有宝贵的经验,更有科学的态度,还有孜孜不倦、胸怀后代子孙的情怀。这本书不但启发了我对语文教育复杂性的再认识,而且涵养了我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出自王维《过香积寺》,也出自“写作卷”中振甫先生的文章《怎样发掘题材》,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是写香积寺之深藏幽邃的好句子。我由此倒有了另外的感悟:如饶先生一般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辛劳的老一辈学者就像深山里的钟声,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我们就会错过深藏于史籍中的智慧。

(饶杰腾编著《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写作卷》,语文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语文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