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奥秘二则
2018-01-23孙绍振
孙绍振
科学精神:对“眼见为实”的批判——读《织女星和牵牛星》
这是一篇科学普及小品,讲的是科学道理。从科学的客观、理性、严密性来说,是不能带感情的,但这篇文章并不是专业的科学论文,而是科学普及小品,其读者对象并不具备严密的科学知识基础。要把严密的科学知识传达给缺乏科学基础知识的读者,就不能光凭抽象概念的演绎,必须借助感性。感性就是读者的五官可以感知的,或者说有感性经验为基础的。
关于织女星和牵牛星的距离,关于银河系的科学知识,都是超越读者的感性经验的。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从读者有限的感性经验出发,诱导其想象,激发其兴趣,以达到理解科学知识的目的。为此,作者采取了几种手段。
首先,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出发。这个传说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要引用?因为是感性的,读者容易感受,故事的过程和悲剧结局,容易激起读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趣味属于情趣范畴。如果停留在这个传说上,则没有科学性可言。作者的匠心在于,激起情趣之后,引出了科学知识。这种科学知识不但与传说相反,而且与读者直接观感相反。牛郎星和织女星从地球上观察好像距离并不遥远,好像二者真能跨越银河相聚似的,但是科学家告诉我们:
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是也有16光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常识,但是科学与常识往往相反,或者从理论上说,科学乃是对常识的某种批判。第一,牵牛星与织女星是恒星,相对来说是不动的;第二,二者的距离与目睹的并不遥远相反,是非常遥远的。这当然会引起读者的好奇。
其次,引出了“光年”的概念。这个概念作者先用通俗的科学语言阐释,“光年”就是光运动一年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2亿公里,一光年就是它的365倍。作者接着从理论上解释说,这样遥远的空间距离,为什么不用空间概念(如公里)计算?作者顺带一筆,提示读者,因为数目太大了,只好用速度最快的光的运行时间来计算。这本来比较科学了,读者也不难理解,但是,毕竟数量太大了,读者想象起来还是有难度。于是作者把这种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譬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公里,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公里,因此我们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这样一来,就对读者的好奇给予了既科学又感性的解释,这种与传说、与经验相反的科学知识就变得很好玩、很有趣了。这种趣味,与传说、与一般文学作品的情趣不同,它属于讲道理的趣味,叫作理趣,有时也叫作智趣。
这篇小品文普及科学知识的好处,就是把科学知识通俗化、感性化,趣味化、理趣化。
说清楚了光年的概念以后,文章的好处乃是,深入拓展宇宙空间的科学知识。
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
本来,从直接经验来说,太阳和织女星都在天上,似乎在一个平面上,这几乎是人类共识。但是,科学理性以精确的统计数字,对常识、对直接经验毫不含糊地加以否定。
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日常可感的银河,向难以直接感知的宇宙空间展开。表面上,天上的星星是处在一个平面上的,实际上并不是,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得难以想象。太阳光射到地球上8分18秒,和织女星、牵牛星已经不在一个平面上了,更有甚者:
几年前,天文学家看到一颗星爆裂了,计算下来,知道这颗星爆裂的时候在1300年前。
用光速的时间来计算立体空间距离,居然这样大,由此可见,我们直接感觉中的天体充满了错误。而科学的伟大功能之一,就是对常识,对人所共知、天经地义的共识的某种批判。此外,就是对科学知识本身的不断批判。例如,相对于行星来说,恒星是静止的,但是,科学告诉我们,恒星也是在不断运动的:它处在银河系中,太阳和邻近的恒星都以每秒钟约220公里的速度在转动。按这样的速度,也得大约2.5亿年才转一周。
宇宙的奥秘是无限的,人类的感知太有限了,太不可靠了,因而要批判,就是凭科学研究,也不一定可靠。这是因为,相对于宇宙,银河系太渺小了;相对于银河系,太阳系太渺小了;相对于地球,人类又太渺小了,渺小得好像喜马拉雅山脉上的一粒灰尘。地球形成已经数十亿年了,而人类的文明史才几千年。人类太幼稚了,个人的生命又太短暂了,短暂得真如李白所说的那样“白驹过隙”。以这样的渺小和短暂的生命去探索宇宙的无限,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具有科学精神,这种精神的特点就是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批判自己的错误,更新自己的知识。就拿这篇文章来说,虽然是讲科学的,但也有可批判之处。例如,文章最后说“银河系外面还有很多银河系”,这就不妥,银河系以外的天体,并不同于银河系,至少织女系(仙女系)就不是银河系。
三个比喻推动的文脉:科学知识的展示——读《珊瑚岛》
这是一篇科学普及小品,讲的是大自然的奇观。从日常经验不可直接感知、难以想象这一点上说,它与讲银河天体的《织女星和牵牛星》性质一样,甚至在写法上,一开头从古老传说中“海中仙岛”“琼花玉树”“瑶池璇宫”讲起,与《织女星和牵牛星》以故事作引题的写法是一样的,其文脉也是从感性想象导向理性科学。不过也有不同,《织女星和牵牛星》所在的单元,主要是与刘白羽从大自然景象激起的政治抒情对比,而《珊瑚岛》所在的单元,主要是与南帆、刘亮程的文章对比。南帆和刘亮程写小动物,立意在人的自信与动物的自在对比,人总以为自己比小动物高明,实际上并不一定比它们高明多少,文章的风格是睿智的反讽,而《珊瑚岛》则重在科学的说明。
但是在构思上,《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珊瑚岛》的思路有相近之处,那就是大小强烈对比。《织女星和牵牛星》突出的是宇宙天体之大,仰首可见的小小的星星,与地球以及它们间的距离大到不能以空间单位计算,而只能以光速的时间来表示。《珊瑚岛》则是突出珊瑚虫之微。每一珊瑚虫所住只是一个小孔,每一珊瑚虫诞生,就增加一个小孔,这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时间是个伟大的建筑师,小孔之微可积累为岛,这被作者称为“造岛工程”。
光是这样写科学道理,就不能算科普小品,因为比较抽象,没有形象语言,读者比较难以感觉,也难以产生阅读兴趣。作者采取的策略是,首先以强烈的反差引起读者的惊异,如此小孔居然积累起来成为岛,成为国家:作者早就有交代,不但我国南海有众多珊瑚岛,而且马尔代夫就是由一万二千多个珊瑚岛和珊瑚礁组成的,澳大利亚的珊瑚礁更是绵延二千多公里。如此悬殊的对比,当然有趣,如果光是这样神奇,还只是现象,并没有多少科学内容。
作者接着指出构成珊瑚岛的并不是珊瑚虫,而是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科学是讲究概念的准确的,文章的科学精神,就在于严格地区分了珊瑚虫与珊瑚岛。珊瑚岛不是珊瑚虫,珊瑚是生物,而珊瑚岛则是非生物。作为科学小品,光是准确还不够,还要生动,因而作者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石灰质的小孔,说成是珊瑚虫的“公寓”。
这个比喻的好处除了生动之外,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作为珊瑚虫之微向珊瑚岛之大的过渡。小孔到大岛之间的反差太大了,公寓的比喻缩小了反差,循着想象相近性的规律,在难以想象的两端搭起了不着痕迹的桥梁。
巨大和微小惊人的反差自然过渡了,如果是文学性的散文,这就足够了,但文章是科学小品,主要内容应该表达珊瑚虫的科学知识。反差和过渡的自然,只是提示珊瑚虫与珊瑚岛在形态上的关系。“一切的比喻都是跛足的”,因为比喻的构成乃是兩个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点相通,暂时不顾全面,不顾其不同(如小孔之于公寓之不同)。对于科学来说,最多只能在一个方面起说明作用,而不能全面说明,更不要说论证了。这是比喻的局限性。
使用公寓的比喻时,作者强调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只突出了珊瑚树向上生长的高度,但珊瑚岛的特点,却是其是平面的。因而,对比喻还要加以阐释。接着作者指出珊瑚虫的“造岛工程”不是堆积式的,而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长高,分出枝桠,达到海面以后,就不再长高,而是“沿水平方向”伸展。这样的陈述,与公寓是矛盾的,因为公寓不会向水平方向伸展。为了弥补这个比喻的不足,获得读者的信任和形象的感知,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蘑菇”,其特点不是向高度堆积,而是向“四面铺开”。这样,小孔之点和岛之面的矛盾就淡化了,读者的想象也自然地从点转化为面。
两个比喻解决了点与面的矛盾,但是,似乎还不够严密。为什么呢?还有科学的知识是两个比喻所不能表达的,作者只能直接说明。
珊瑚虫“公寓”的特点是固定,其获得食物有如“守株待兔”,本来可能有生命绝灭的危机,但是,没有。这是因为“公寓”之间,有管子连接。任何珊瑚虫获得食物,其他的珊瑚虫通过这个管子都可共享,因而得以不断生存繁殖。
然而,有了两个比喻,又有了直接的说明,还是不够严密。“蘑菇”只能显示向四面展开,只是在海面上,而海面下支撑“蘑菇”的,仍然是枝干。光凭枝干支撑起一座岛,而不致垮塌,是不可想象的。
要说明更复杂的科学知识,是个难题,作者不得不再借助“森林”的比喻来进一步展开科学论述。
珊瑚向上生长不是单枝,而是分枝,呈“森林”状。森林枝干虽然密,仍然有空隙,这种空隙成了其他海洋生物栖息之所。“生物在死亡后也留下许多石灰质的硬壳、骨骼之类的碎屑,它们填充在密林的空隙中。”这样空隙就转化为实体了。
由此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结论:
不断新生出来的珊瑚虫又分泌出许多石灰质,把这些东西胶合起来,逐渐形成结实的礁石、岛屿。
这个结论的得出,归功于“森林”这个比喻对前面两个比喻的补充,从文章的写作来说,乃是对文脉的推进。
可以说,如果没有公寓、蘑菇、森林这三个比喻,直接把珊瑚岛的知识写出来,那就完全是抽象的,不能算是科普小品。有了这三个比喻,珊瑚造岛的知识不但有序地展开,而且形象起来。这是科普文章的基本写法之一。
从某种意义说,文章到这里,生动通俗地表达科普知识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文章最后又加上一段:
珊瑚虫形成的速度并不慢,在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曾观测到每年增长三毫米的纪录。
从文章的内容来说,可有可无;从文章的结构来说,道理已经讲清楚了,形象贯通了,文脉也流畅了。但是,为什么这一段读来不但不显得多余,反而颇为令人心动呢?因为全文都是说明和比喻,没有实证。作为科学知识,应该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科普文章,因为是通俗性的,可以没有实证,但是有了,则更增色。这最后一段,虽然很短,但有统计数字,可以说是在形象之上的点睛之笔,使文章更具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