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

2018-01-23曹献飞

价值工程 2017年29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众创大学生

曹献飞

摘要: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善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及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然后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培育机制的基础上,从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众创;大学生;企业家精神

0引言

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2007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创业”列为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战略,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全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之后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高校大学生普遍受过良好教育,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是推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生力军,而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能否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群体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层面上对企业家精神培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至今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路径,这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善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及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分析

企業家是指能抓住市场机会引进一种新产品,一种新生产方法或者一种改进组织机构的人,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家是能够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素质修养、敢于创新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家在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表现形式称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表述。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不断进行“创造性破坏”的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的内在本质,现代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所推动。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对成就的高度欲望,对把握自己命运的强烈自信,以及对冒风险的适度控制”。韦伯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包含了企业家时刻关注企业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经历失败而不气馁的挫折意识。诺斯则强调企业家精神是合作精神,只要从事的工作是组织合作就是企业家,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化和企业竞争的激烈化促使企业家必须要彼此互相信任、发扬合作精神。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心理素质,也就是“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自力更生、坚强、敏感并富有进取心”。经合组织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勇于承担风险和创新,创新意味着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承担风险涉及到对新的市场机会的甄别”。陈卫东和卫维平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应对外部不断变化环境的一种高效行为,可以用创业性、开创性、冒险性、分享愿景、开放心智等变量进行衡量。刘亮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普遍特征是具有创新和变革的意识,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具有发现机会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领导与经营管理能力。从众多学者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至少应包括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冒险精神、诚信精神等,其中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重点,而诚信精神是企业家精神中的基础。

2国外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实践经验借鉴

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总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为了利于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自此创业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从国外发达国家实践经验来看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主要有美国、英国及日本三种典型模式,这为我国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1美国培育模式

美国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模式呈现出社会主导、政府服务以及高校跟进的特征。美国社会各界主导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美国的社会团体、社会基金以及私人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比如NPO等民间非营利团体常常联合高校组织创业实践和创业培训项目,考夫曼等社会创业基金也经常通过资助创业企划或者设立创业奖助学金等方式来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比如定期发布各种创业信息、制定创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担保,以及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财务、技术、融资和营销等方面的服务。美国高校主要通过各种创业课程和创业比赛来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美国高校创业课程不仅限于课堂讲授,而是一个强调多样性、互动性及实践性的综合教研体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育水平已被美国作为评价高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2英国培育模式

英国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模式呈现出政府推动、高校主导以及社会辅助的特征。英国政府积极倡导和推动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它主要通过制定创业计划、组织创业项目以及成立创业基金等方式来鼓励大学生创业,比如英国政府历年来建立的科学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委员会以及新创业奖学金、王子基金等机构和基金均在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英国高校主导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其主要措施包括开设各种创业课程,推行带薪实习形式的创业项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在高校开办“创业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激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竞赛设立的奖金项目,而且英国高校普遍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英国社会各界在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上则处于辅助地位,比如英国工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等机构一般以提供创业奖学金或者赞助创业教育基金等方式来扶持大学生创业,而英国的私人股权创业投资市场则以提供融资服务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endprint

2.3日本培育模式

日本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模式呈现出政府主导、高校跟进以及社会辅助的特征。日本政府主导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从上世纪90年代末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鼓励大学生创业,比如提升了公立银行对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推动私有银行以“智慧财产权”作为担保提供融资业务,成立创业人才助成基金,以及设立“学生职业中心”为大学生组织实操培训和提供市场信息等服务。日本高校在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主要发挥教育者的功能,创业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与政府和社会的配合不够紧密,创业课程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商科大学生,与美国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相比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所欠缺,总体来说日本高校在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仍有较多不足。日本社会各界在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发挥着辅助作用,其主要措施包括直接风险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以及在政府的鼓励下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融资贷款,其实际效果与美国以社会为主导的培育方式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3我国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路径

1998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由此中国的创业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和提倡。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首次将创业精神培育列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目标。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标志着创业教育在中国正式启动。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经管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课程建设、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通常仅是侧重于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授,而在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培育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3.1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文化是指与一切创业活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即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和促进经济发展时所形成的心理意识、思想观念以及价值体系,创业文化综合了主体的文化素质与客体的文化环境,它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创业文化的熏陶把创业理想和创业价值传播给大学生,最终转化为大学生自主的创业实践和行动。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贯穿创业教育理念,将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合到大学生培养目标中,使全校师生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保障企业家精神培育中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借助各种校园教育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比如通过课堂和讲座等方式积极倡导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创业者的成功经验及介绍创业的知识技能: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服务和假期实践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未来事业培养建设人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實践能力的高级专业化人才,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与国家教育目的和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在精神和内涵方面是一致的,因此应该在高校整体人才培养框架体系内来科学设置企业家精神培育课程。高校应该系统化改革现有创业教育课程,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挖掘、开发和融入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的内容,在创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设置不同程度的课程,使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化和科学化,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为有志于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提供完整的企业家精神培育课程模块:高校在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外,还应该积极开展其他方式来全方位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比如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设立大学生研究项目,为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实践基地等,这些培育方式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提升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3.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需要高校教师来实际实施,教师通过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获得创业技能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建设具备从事企业家精神培育相关教育资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这需要教师自身和学校管理层的共同努力。首先,优秀的创业教育导师需要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对日新月异的外部信息具有强大的吸收、整理和运用的能力,还要有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坚毅的意志品质:能够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根据大学生的潜质和优势,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其次,学校管理层要对从事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设理论素养深厚和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在选任创业教育导师时侧重于教师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鼓励优秀的创业教育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创业,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人士和经验丰富的企业从业者作为客座创业导师来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从而不断丰富和壮大学校的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教师队伍。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众创大学生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