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爱的理解是幸福加油站
2018-01-23木辰
木辰
职业生涯一共拿过19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会冠军、5个世界杯冠军、10个世锦赛冠军)的张怡宁,退役、结婚已快8年了。如今,她生活得怎样?
2009年10月18日,时年28岁的张怡宁和徐威在北京举行了婚礼。随后,张怡宁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和丈夫一起去了香港定居。他们家位于香港浅水湾的半山腰上,房前有一片银白色的海滩,屋后是茂密的松林。天天都能睡到自然醒的张怡宁,格外享受这种宁静的生活。
徐威也是北京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数学博士,早年在美国华尔街做金融高管,2004年前回国创业,拥有4家上市公司。
家里有专职的司机、厨师和菲佣。但张怡宁仍习惯自己收拾房间、熨烫衣服。徐威说:“你什么都不用干,要是闲得慌,就陪父母出去旅游,或找朋友来家里打打麻将。”但张怡宁根本过不惯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徐威也知道她的性格,就没有再劝。
“乒坛女皇”拒做豪门阔太
张怡宁婚后生活一如既往地简单,衣服、鞋子都很少买名牌,用的也是普通化妆品,根本不像一个豪门阔太。她还让丈夫辞掉家里的司机和菲佣。
张怡宁恨不得所有家务都自己来做。但事实上,因为她从小就开始过集体生活了,做家务的能力并不很强。第一次用洗衣机时,她仔细地对照说明书,把衣服放在洗衣机里洗,居然也洗得干干净净。她高兴地对丈夫说:“看来家务也挺简单的。”徐威笑了:“奥运冠军洗衣服,当然能洗出国际水平!”
张怡宁7岁时,有一次用水果刀削苹果,划伤了手,缝了八针,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看她在厨房里神情紧张地切土豆片,徐威说:“我们可以请人做饭的,你何苦要受这份罪?”张怡宁则说:“丈夫吃不到妻子亲手做的菜,肯定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啦!你不用管我!”
2010年3月,张怡宁去一家超市采购牛排、西蓝花等食材。正值晚高峰,她等了十多分钟,也没打到出租车。于是,她就拎着两只大购物袋走回了家。没想到第二天“昔日‘乒坛女皇的丈夫是假富豪”、“张怡宁购物连出程车都打不起,只能步行回家”的大字标题就出现在了香港多家报纸上,还配发张怡宁拎着两只大购物袋走在街上的照片。一时间,不明真相的网友们都为张怡宁抱不平,甚至有劝她赶紧离婚的。
徐威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责怪张怡宁:“你这是何苦啊!你看看外面都是怎么说我的?”张怡宁柔声开导丈夫:“日子又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我们自己觉得舒适幸福就行了。”一番话,化解了徐威心中的疙瘩。
闲适生活中也有很多烦恼
徐威从事的是高风险、高压力的金融工作。为给丈夫减压,每逢双休日,张怡宁都会换上运动服,拿起乒乓球拍,和丈夫一起去健身馆打球。张怡宁与丈夫约定:“每局11分,你只要得到5分,就算赢。”有奥运冠军妻子做陪练,徐威兴致很高,但他又哪是张怡宁的对手?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张怡宁会时不时地让他偶尔赢一局。这时,徐威就会兴奋地说:“我赢了奥运冠军!”说说笑笑间,心里的压力就都烟消云散了……
虽然离开了国家乒乓球队,张怡宁仍时刻关注着这个集体。2010年5月,第50届世乒赛在莫斯科打响,中国女队意外地以1:3负于新加坡队,痛失考比伦杯。张怡宁心里很不好受。
第二天,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均以醒目标题和较大篇幅报道了国乒女队这次兵败莫斯科的消息,一致要求张怡宁归队。球队领导也在电话里和张怡宁进行沟通,说队里缺乏像她这样的“定海神针”,希望她归队。张怡宁头脑一热就答应了。
当时,张怡宁已胖了五六斤,在接到球队领导电话的当晚,她就开始在跑步机上慢跑、举哑铃,为复出做准备了。徐威劝她道:“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家里也不需要你去打球赚钱,你就安心享受生活吧。”张怡宁说了自己想要归队的理由,徐威又耐心地给她分析说:“国乒的这次失利,也是新队员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新队员要独当一面,就必须给她们足够的成长空间……”说着,徐威又把张怡宁拉到书房,打开电脑,给她看一些网友的留言:“张怡宁也许可以保证国乒女队再夺金牌,但她迟早会有退役的那一天”、“我们如果真正地爱护张怡宁,就不要给她压力,让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张怡宁释然了。次日上午,她又与球队领导进行了沟通,球队领导也尊重了她的选择。
由于工作原因,徐威一个月至少要在北京待10天。这时,张怡宁都会随他一起来。徐威在公司忙业务,她就回娘家与父母团聚。可只要她在父母家一住过3天,母亲就会催她回婆家:“你公公婆婆那边,也是你的家,徐威整天忙,你要多抽时间陪陪老人。”张怡宁是个懂事的北京姑娘,以后再来北京,都会先去看望公婆,陪老人家聊天,还会给他们剪剪指甲。公婆逢人便夸:“宁宁不仅是奥运冠军,还是少有的好儿媳!”
事业生活双圆满
张怡宁渐渐厌倦了这种没有工作,整天待在家里的日子。她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我才30岁,我的未来在哪里?2010年9月,她和丈夫商量:“我想出去工作了。”徐威说:“我都快50岁了,咱们还是先要个宝宝吧。很多和我同龄的朋友,孩子都上大学了。”丈夫的要求并不过分,张怡宁妥协了。然而,当与昔日队友在网上交流时,得知她们有的当了教练,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下海经了商……她不禁黯然神伤。
有段时间,张怡宁经常半夜醒来,睁着双眼看着天花板,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妻子的心事,徐威何尝不清楚,经过反复考虑,他诚恳地对张怡宁说:“你想出去工作就去吧,我支持你。”张怡宁的心瞬间松了绑:“谢谢你的理解,我觉得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光有丈夫的爱是不够的,还要有事业的支撑。”
2011年1月,张怡宁争取到了一个赴美留学的机会。在美国,她平均每天要上6节课,由于老师上课说的都是英语,很多她听不懂。所以回到宿舍后,她还要忙着抄同学的笔记、查字典,常常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入睡。徐威很心痛妻子,经常会去美国看她。
留学期间,张怡宁怀了孕。2012年,她提前修完学分,返回了香港。同年4月2日,她和徐威的宝贝女儿悄悄顺利地降生了。
做了妈妈以后,张怡宁母性大爆发,和很多普通妈妈一样,她推掉了一切工作和应酬,在家围着女儿转。她给女儿洗澡、哺乳、换尿不湿;女儿感冒发烧了,她和丈夫带着女儿去医院。看着女儿小脸烧得通红,她也会脆弱得掉泪……
2013年11月,张怡宁的恩师、原国乒女队主教练施之皓出任了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力邀张怡宁担任院长助理。于是,张怡宁便把父母从北京接到了香港,帮忙照看女儿,自己则正式进入了职场。周一到周五,她会在上海忙碌,双休日赶回香港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徐威很支持妻子的工作,家成了张怡宁的减压阀和加油站。
从2014年春天到2016年冬天,张怡宁为学院筹备欧洲乒乓球基地的事,曾与同事一起走訪了欧洲20多个国家,鉴于她在国际乒坛的影响力,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施之皓称赞她说:“张怡宁不仅球商过人,没想到情商和智商也这么高,不愧为‘乒坛女皇。”张怡宁则说:“现在有了女儿和丈夫这个温暖的大后方,我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