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8-01-23吴延霞柳永亮孟俊焕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车联网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

吴延霞+柳永亮+孟俊焕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做法,提出了加强专业实训和实践教学的措施。要深化科学系统教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启发教学,塑造学生创客思维;推进众多企业招聘,保障学生良好就业。

【关键词】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车联网

一、引言

车联网是物联网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典型应用,是物联网和智能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包括汽车制造商、整车厂商、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在内的车联网生态圈的雏形已经出现。车联网已经被国家列入重大专项课题,成为了“十三五”期间的重点研究与应用项目。在此形势下,将车联网专业纳入高等院校教育,培养一批具备车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已经势在必行。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为车联网产业联合培养既有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行业背景,又能掌握车联网的专业知识,解决车联网行业的综合性技术性问题的专门性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二、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前期的认识实习,学习中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后期的专业方向实习、学生毕业前的定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依托行业背景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但是,本院的交通运输专业(车联网方向)是在原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方向)的基础上建设的,原有的实验实习条件和师资队伍相对于车联网方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校内实验室设备不足

原有的实验设备能满足基础课程和汽车交通方面的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针对车联网核心技术的实验实习条件不具备,没有專门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所以在教学中不能设计车联网方向的实验项目,难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健全

没有真正的车联网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无法完善车联网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环节缺失,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学院原有的老师没有车联网行业背景,不具备车联网方向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了解相关企业的运行与研发过程,不能全面指导学生进行车联网方面的实践和创新。

三、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经过深入的调研,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全面推动汽车工程学院和青岛英谷教育合作共建车联网专业的教育改革,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的真实训练环境。协同共建符合车联网时代需求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双创实践基地,并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训项目,开展真实的创业实训,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本院交通运输专业(车联网方向)已逐渐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学校提供场地和基础条件,青岛英谷教育提供60套车载移动应用开发设备,共建车联网专业实训中心,成为协同育人的车联网教育中心。实训中心由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开放式管理,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项目实训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以企业为主,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共同参与教学与实践项目开发,共同实现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高度融合。学生在进入生产开发企业之前,先在青岛英谷教育实验设备完备的实训基地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相关的企业实习,鼓励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企业生产一线,实现学院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

3、师资队伍建设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在这方面,学院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培养现有的师资。合作企业英谷教育对每一门车联网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将书本中的知识体系、授课重点、应用技术切实的教授给高校教师,使教师能将书中的知识点切实领会,并教授给学生。派遣老师去相关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市场调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与人才需求,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二是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备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三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指导实践,或者请企业高级人才不定期来学校讲座。合作企业安排工程师定期进入高校,针对学生进行技术强化和专家讲座。给学生讲授车联网行业发展、学习方法、最新技术、就业形势等内容。带领学生完成学校项目,让学生真的学以致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效地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四、加强专业实训和实践教学的措施

1、科学系统教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开设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课程,将枯燥的理论课程展示在一个个现实的项目实例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此外,更加注重学生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以编程课程为例,在讲授基本编程语法的时候,将深层的数据结构和设计模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会写程序语句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数据结构及最佳的设计模式。

2、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合二为一。课程讲授的不是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提取知识点,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理论课与实践课由于人为划分而造成的时间和空间段的严格划分,从而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授课老师均是具备既能完成理论教学又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3、引导启发教学,塑造学生创客思维

授课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思辨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就是通过思辨和批判,使思维方式达到辩证思维的境界。应当说,这是塑造“创客”思维,实现万众创新的基本途径。另外,基地设有创客空间,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将自己的创客思维真正的转换为创客产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4、众多企业招聘,保障学生良好就业

在企业的实训基地结束实训后,英谷教育会联系众多知名企业来基地招聘。公司遍布全国各地,职位遍及学生涉及领域,让学生不出家门即可投递简历,参与面试。此外,有专职教师,会对学生的简历、面试以及心态进行系统性培训,增强学生面试成功率。对于没有面试就业成功的同学,还将继续进行实训技术强化,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对口的专业就业。

五、结语

经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从认识实习-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紧密衔接,以产学研结合扩大高校学子就业前景,提高了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葳.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现状研究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012.2.

[2] 曹照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作者简介】

吴延霞(1972-)女,汉族,硕士,德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车辆智能化设计与制造.endprint

猜你喜欢

车联网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整合广播资源,凝聚声音优势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