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处理研究
2018-01-23秦广伟
秦广伟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4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上腹部手术治疗时,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联合麻醉,对比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患者麻醉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治疗时,采用联合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上腹部手术;麻醉处理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0(c)-0068-03
Anesthesia Treatment of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QIN Guang-we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Zhaoyuan TCM Hospital, Zhaoyuan, Shandong Province, 26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anesthesia treatment of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12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hen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anesthesia for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and safe,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Anesthesia treatment
冠心病屬于心血管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操作过程中,因血流不稳,大大增加了手术麻醉难度,增加了手术风险,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时,选择适宜的麻醉处理方式,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与患者预后效果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为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处理,该院将于2014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麻醉,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同意参与该次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包括33例男性患者和27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1~79岁,(70.4±5.09)岁为平均年龄。手术类型:14例肝部手术,27例胃部手术,19例十二指肠手术。观察组,31例男性,29例女性,年龄为60~83岁,(71.94.58)岁为平均年龄。手术类型:15例肝部手术,24例胃部手术,21例十二指肠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在患者耐受能力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安排手术。术前,为扩张血管,控制血压,达到镇静的效果,静脉注射0.3 mg阿托品与0.1 mg/kg咪唑安定。①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指导患者侧卧,以手术部位为依据,穿刺与之对应的椎间隙,随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其中,4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为首剂量,注射后,患者若未出现不良反应,再次注入0.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控制麻醉平面,术中,进行常规麻醉维持。②观察组:行联合麻醉,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麻诱导,静脉注射0.1 mg/kg咪达唑仑、3 μg/kg芬太尼、0.5 mg/kg阿曲库铵,随后,术中,根据麻醉效果,间断追加异氟醚与芬太尼,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同时,观察分析患者并发症情况。
1.3.2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心率处于正常状态下,无不良反应,收缩压水平较高,且波动小。②有效:心率及收缩压呈波动趋势,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无不良反应。③无效:心率及收缩压波动超出规定范围,且出现有不良反应。麻醉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该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经不同方式麻醉,分析麻醉效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对比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在医学界将其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其主要的诱因是患者的血管腔出现了狭窄挥着堵塞的情况,导致患者的心肌季度缺氧甚至出现坏死的状况[2]。在各领域对此病进行了分类,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了心肌梗死、心绞痛等5大类。而在医学临床中又将其分为了两大类,分别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3]。关于冠心病的病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患者的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而出现的肥胖、高血压等症状。另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有遗传史,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体力活动增加、情绪波动大、季节变化等亦可能诱发冠心病[4]。临床上,患者以乏力、胸痛、心前区不适、发热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随有恶心、呕吐、惊恐、出汗等现象,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猝死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
高龄冠心病患者,伴随有不同程度上的左室功能障碍,心血管储备能力有所下降,手术治疗过程中,易产生应激反应,增加各种激素分泌量,例如,皮质醇、儿茶酚胺、醛固酮等,诱发并发症,例如,血压升高、心率异常等,不仅会影响手术治疗,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另外,老年患者机体整体功能呈现出退化趋势,心肺代偿功能不足,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呈现出功能性变化现象,降低手术耐受力。上腹部手术过程中,若采用不恰当的麻醉处理方式,会对手术有顺利进行造成一定影响,增加手术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6]。由此可见,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采取适宜的麻醉方式,对稳定血流动力学、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研究中,以该院2014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组,则给予联合麻醉处理。结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阻断术区疼痛经由交感神经传导至中枢,缓解患者疼痛感,达到麻醉的目的。然而,硬膜外麻醉,对传出神经产生阻滞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有所降低,在抑制容量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对迷走神经兴奋产生刺激,导致血压波动大,致使心率不稳,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现象,增加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概率,术中,由于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降低手术安全性[7]。
联合麻醉,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控制麻醉平面于T4~T12范围内,阻断交感神经兴奋,实现对应激性激素分泌的抑制,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同时,予以全身麻醉,激动肾上腺髓质系统,促进儿茶酚胺分泌,不仅可稳定血压水平,而且可控制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促使血压与心率波动处于一定范围内,可有效保护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者死亡率,增加手术安全性[8]。该次研究中,观察组,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时,相较于硬膜外麻醉,给予联合麻醉处理,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187-188.
[2] 苏鹏.高龄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改进麻醉方案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244-4245.
[3] 冯天新,姜丽春.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4(34):135-136.
[4] 劉靖宇.老年冠心病上腹部手术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对比[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1):28,30.
[5] 唐优仕.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3):59-60.
[6] 魏国辉.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4(5下旬刊):2574.
[7] 张晓萍.高龄冠心病患者胆道手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52.
[8] 贾国.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上旬刊):745.
(收稿日期:2017-0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