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8-01-23叶盛杰
叶盛杰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地揭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当代价值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时常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含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是否留下相关论述能给今人以启迪和指导。毫无疑问,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确实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虽然他们所生活的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但他们对当时西欧的生态问题十分关注,并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后半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和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业化进程十分迅速。人类社会实现了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巨大转变,人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也在不断暴露,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高大的烟囱里冒着浓浓的黑烟,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也变得污浊不堪,蓝天白云也不见了踪迹,大片的森林遭到砍伐,沙尘暴也肆虐着整个城市,而这些却只是冰山一角。工业污染除了破坏自然环境外,还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在磨光陶器的工房里……工人们患着喘病,要静静地躺一回都不可能,喉咙溃烂,咳嗽得很厉害,说话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他们也都是得肺结核死掉的。”这也绝不是夸大,事实确实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导致的这一恶果后,进行了深刻的原因分析,并指出摆脱这一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思想。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存在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把外部的自然界当作人的无机身体,并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置身于自然界中,那么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自然界对他的制约。第二,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等,哪一样不是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失去了自然界就等于去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与自然进行人道的和平等的交往,否则就会破坏自己生命的自然基础。第三,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桥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和自然界发生关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外部世界,进行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人类在改造自然界为我所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对自然界进行盲目的征服和统治,“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其目的是推动社会的积极发展,在积极地探索和开发大自然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的活动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二)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
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恶化。资本的本性就是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追求最大利润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唯一目的。在利益的驱使下,资本家依靠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过分地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盲目的扩大生产。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他们还把魔爪伸向世界各地,掠夺当地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并且把工业垃圾和重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的环境不公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因此进一步加剧。他们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只追求眼前利益,全然不顾自然界承受能力的行为会毁灭整个地球。第二,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商品拜物教的影响,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相当一部分用于奢侈消费。他们追求享乐主义,无节制地消耗着物质财富,大肆挥霍资源,暴殄天物,将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抛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消费主义否定了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存关系,而是看做一种征服与被征服、剥夺与被剥夺的对立关系。在他们的眼中,幸福也被等同于消费,幸福的程度取决于消费的多少,把消费当作生活的最终目的。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彻底反生态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摆脱生态危机之路。恩格斯指出:“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現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要彻底解决生态问题,根本的出路就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人与自然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万恶之源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消灭,也就是消灭了无节制的污染和浪费,消除了对自然的异化,社会按其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生产,大自然得到解放,人类不再是大自然的掠夺者和破坏者,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调节者,“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总之,只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当今时代并没有过时,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我国走生态文明之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endprint
第一,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要想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处、共存、共荣的关系,要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发和利用大自然并没有错,错误的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力,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不能,妄图征服自然。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类可以通过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顺从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朋友,不是破坏者,而是保护者。但也不能过分地贬低人的主体价值,搞“生态中心主义”。
第二,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至今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造成的。在以前,我国大都是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例如钢铁制造业、煤炭开采业、石油化工业、棉纺织业等,基本上是属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模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如今,为了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更多的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要加大淘汰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的步伐,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第三,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你我几个人就能完成成的,这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因此在各个教育阶段学校都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将保护环境这一思想深深扎根于心中。宣传部门要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社会宣传,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广大人民传播环保法律法规,教授生活环保小知识,让群众耳濡目染,并自觉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生态环保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事迹进行表彰,通过他们来影响社会,传播正能量。还要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破坏地球就是在破坏人类自身,不走可持续道路就意味着走向自我毁灭。
第四,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法律部门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没有涉及到的领域要进行立法,填补法律的空白,以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作用,职能部门也要实行政务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一经接到群众的举报,马上进行实地调查,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核实就依法对其进行最严厉的处罚。在干部考核上,反对唯GDP的政绩观,在城乡生态建设问题上实行领导责任制,将生态建设的成果加入考核标准中,并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