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重扶阳
2018-01-23李海霞
中医认为,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气主导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
冬季天气寒冷,且在西医学为主导的大环境下,广泛滥用寒凉药(消炎药、止痛药、抗生素等),加之现今生活节奏的紧凑,工作烦重,生活压力大,导致出现情绪问题者日趋常见,情志不畅,暴喜暴怒,过悲过扰,均使心神不敛,阳不内守,浮阳外越,久则耗损阳气
另外,现今人们的金钱、性等方面的欲望感较强,年轻时不懂得爱护自己,常常因满足自己心身上一时的满足感,而大大压缩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导致基本的睡眠时间不足。长时间睡眠不足,阳气耗损较大而敛藏少,虚阳外越,不能交感于阴,而阴阳交感本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且阳气又不能即时补充,越用越少,日积月累,供不应求,阳伤则更速,同时也违背了冬季“天地闭藏,水冰地坼”的自然规律。
经观察,冬季心血管疾病往往比其他季节发生率高,这让我们意识到,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要注重扶阳。
冬季扶阳的理论
西医理论依据。首先,冬季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增大,随之出现的冷空气会刺激人体毛细血管出现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冠心病等。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其次,北方气候干燥也容易引起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运动产生异常变化,加重心肌负担,亦会出现心绞痛等,促使各种心脏病发作。
最后,天气变凉后,人们食欲增加,于是都爱有“贴冬膘”的习惯,如对饮食不加控制也容易引起体重超标,危及心脏健康。尤其是一些经常失眠的人,更容易因为疲劳对心血管系统带来损害,增加心脏发病的危险。
中医理论依据。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现代医学所认知的冠心病属于“胸痹”、“心悸”、“喘证”等范畴。病因病机主要是在寒邪内侵、恣食肥甘厚味、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老体衰基础上,导致阳气虚衰、胸阳不振、痰浊瘀阻、痹滞心脉。患者年过半百,肾气渐衰,不能鼓舞心阳,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津液失布,则痰凝瘀阻,痰浊久留,痰瘀交阻,发为胸痹;或因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故心悸、心慌诸症频现,或因心肾阳虚,虚阳上越,扰动心神而致心悸;由于心肾阳虚,宗气失畅;脾肾阳虚,水湿运化无权,水饮上凌心肺而发为喘证等。本病多以心肾阳虚、痰瘀痹阻为主,早期多表现为气虚痰阻为主,中后期随着疾病发展而表现出阴阳两虚、痰瘀夹杂或瘀血、水饮内阻,治疗当根据病情缓急,或扶阳为主,祛邪为辅;或祛邪为主,扶阳为辅,灵活运用。扶阳治疗必须贯穿于冠心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发作期,力主扶阳为主,祛邪为辅。
扶阳的含义有二:其一, “扶”有扶助之义, 即保护、补养阳气, 宜于寒邪、失治、误治损伤阳气所致的阳虚证;其二, “扶”有調理之义, 即通调、治理阳气, 宜于寒邪、痰饮、水湿之邪阻遏阳气所致的阳气郁滞之证。
总的来看,目前扶阳有两大法门,通阳和温阳,通扶和温扶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因为通扶法主要针对阳气的不通,即“阳用”受阻而使其通之,而温扶法主要针对阳气的虚损,即“阳体”受损而补充温扶。但两者又有紧密的关系。在理念上,通法是为了防止因“阳用”受阻,而进一步影响到“阳体”,一旦阳气运行恢复畅通,阳体又能自行温壮,逐渐复原,而阳气的功能就得以正常发挥,故通中又有补的理念。同样,在某程度上,阳气的不通是基于阳气的不足,用补法是恢复阳气之温壮功能,一旦阳气得到振奋,反过来亦能促进阳气的活动力,通行之力恢复,阳气运行回复畅通,故此,温补的应用其实又有通法的理念。
亚健康人扶阳方法
中医一直都有治未病的思想,并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来增强体质,扶助阳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起居护阳: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合理调节起居环境的温度,室温低则易伤元阳,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又很容易外感,可引起很多其他疾病,从而加重心血管疾病。冬季早睡晚起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少熬夜。
饮食养阳: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一般补阳较多,但也要注意因人制宜,阴阳双补,不能偏颇。适时添加温中健脾、补益温阳的药膳,例如山药、枸杞子、大枣等熬粥食用,且不贪食冷饮,冰冻及寒凉等损伤阳气的食物。
运动生阳:俗话说“冬练三九”,积极参加运动锻炼,室内和室外锻炼都应做到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鼻吸口呼的正确运动换气,做好保暖防冻的防护。但需要注意的是,时时加减衣服,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及时擦干汗液,内衣过湿,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的。例如每天慢跑30分钟或者打拳,站桩等慢运动也是扶阳的一种方法。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熬夜、早睡早起,多晒太阳增加体内阳气。
外治扶阳:扶阳理论为基础,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俞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于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总的来看有两大类:一者以温通化瘀为主,包括针刺、刮痧、推拿、捏脊和气功等;二者以温补扶阳为甚,包括艾灸、药浴、中药贴敷、石蜡疗法等。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三九贴”,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即在“三九”(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在节令上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以达到祛除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已病未传态扶阳法
当身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以进一步加重并传入其他脏腑而使之发生病变,但在病邪处于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时,则为已病未传状态。endprint
已病未传轻症之心悸的扶阳法。心悸多为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扶阳学派认为,心悸发病受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或外邪、痰饮、淤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心神不宁,临床上主要以心慌心悸、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惊悸的病名,并作了详细的分型论治,心阳虚致悸者,桂枝甘草汤主之;重症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心脾阳虚,饮停下焦,真武汤主之;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小建中汤主之;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气郁致悸,四逆散主之。
已病未传重症之胸痹心痛的扶阳治疗。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阳虚阴乘,邪正相搏—“阳微阴弦”。“阳微”一则为上焦阳气不足,即心肺阳气亏虚;二则为中下焦阳气不足,即脾肾阳气亏虚,尤以肾阳亏虚为主。而“阴弦”一是阴寒、痰浊、水饮、血瘀类病邪痹阻胸阳;二是中下焦阳气不足对上焦的影响。阴寒、痰浊、血瘀为胸痹心痛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导致阴寒、痰浊、血瘀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发病之本,是胸痹心痛“本虚标实”的实质。“扶阳”学派针对胸痹心痛,因阳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故治疗上宜温阳扶阳。临床应用中患者如阳气虚衰、阴盛寒凝者,多以附子、干姜、桂枝配伍瓜蒌、细辛等药温通阳气,逐阴散寒;患者如阳虚气衰,多以附子配伍黄芪、人参等药温扶元阳、大补元气;患者如阳气虚衰,又兼见阴血虧虚,呈现阴阳气血俱虚者,多以附子配伍熟地黄、麦冬、当归等养阴补血之品以阴中求阳,阴阳双补。
病后遗留态扶阳法
心脏病最严重阶段即到达心衰,心衰即使心脏其他疾病的终末后遗症。扶阳学派认为,心衰主要是心脏自病或他脏病引起,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邪气、内伤情志、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耗损气血津液,久患心悸、胸痹心痛、肺胀等致使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久则发为心衰。
水肿是心衰的一大特征。扶阳学派认为,水肿的形成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所谓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但就心衰而言,水饮停积的根本原因在于心气阳虚,日久累及于肾。肾主水,有温化水液的作用,肾阳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的心阳、肾阳相温相助,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心阴肾阴相滋相煦,从而达到心肾相交、水火互济的协调生理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心病及肾、肾病及心,最终导致心肾具病。
心衰的治疗,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侧重而选用相应的治疗。若患者心悸、气喘、不得卧、咯吐泡沫样痰、畏寒肢冷,烦躁汗出、头晕、乏力等症状明显,则首选真武汤,病机为阳虚水泛。故选用真武汤。若患者心衰表现兼见小便不利,烦渴,则可选用五苓散,其病机为水蓄膀胧,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若患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伴见头晕目眩者,可选用苓桂术甘汤。此证的主要病机是脾阳不足,水气上冲。
心脏重症的扶阳法
心源性休克属中医学中“厥脱”证的范畴,其病机乃阴阳之气突然离决,气机不能正常运转。本病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等脏器。多因感受外邪,日久不愈,内舍于心,而致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心阳,阻滞心肺,且加之阴阳衰竭,心气失敛而心气欲绝,心阳暴脱,而见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此时当以救阳为急,需要大剂量的姜桂附之类的扶阳要药回阳救逆,故应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开闭固脱。
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注重扶阳,首先是顺应季节和疾病本身特点,再者是提炼各大家之长把扶阳理论更好的地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不同阶段,从整体上治疗与调理机体。加之通过综合的康复医疗,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指导、音乐治疗)和生活方式指导方式等方法,对患者采用积极主动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训练指导,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较佳功能状态,回归和接近正常生活。
李海霞,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博士后,中西医结合心脏病治疗与康复专家。获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特聘首席专家称号,被北京中联国康医学研究员聘为中华国医经方高级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三项,参与973、国自然等课题7项,参与编著著作4部,发表论文62篇。2006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