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差点把孩子的兴趣弄丢了

2018-01-23逃妈

中华家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桌游国际象棋高手

逃妈

我在我儿子逃逃的兴趣上走了很多弯路,报了一大堆班又回到了原点。

逃逃对国际象棋的热情并非空穴来风

逃逃5岁多在美国才第一次接触国际象棋,在同龄人中一直都算下得不错的。家里的奖杯奖牌也积了不少,很多叔叔阿姨夸他在这方面有“天赋”。不过随着后来积分越来越高,遇到的高手越来越多,我们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他这点雕虫小技还谈不上什么“天赋”,但热情肯定是有的。仔细想想,这种热情,其实在他接触国际象棋之前已经早有铺垫。

逃逃小时候很喜欢玩桌游,当时国内的儿童桌游行业还比较空白。好在我和逃爸都在美企上班,通过国外同事了解的信息很多,而且一有出差过来的就逮着别人帮忙带。因为感觉这些桌游对开发智力很有帮助,而且陪逃逃玩游戏相对其他活动要轻松点儿,我们自己也当休闲了。家里的老人发现了这个带娃“窍门”之后,也一发不可收拾地给逃逃抖出了所有他们会玩儿的桌游:跳棋、陆战棋、中国象棋、围棋、甚至扑克、麻将……

后来逃逃跟我们到了美国,一开始不会说英文,也没什么一起玩的小朋友。我们发现家附近有个儿童国际象棋俱乐部,想着如果逃逃能加入的话就好了,因为下棋不需要太多语言交流,他不会感觉尴尬,而且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和当地小朋友混个脸熟。

于是,逃爸就教会了他国际象棋的规则,把他送到那个俱乐部。有着浓厚桌游基础的小家伙果然上手很快,而且喜欢得不得了,在俱乐部参加的第一次比赛就拿了第一名。我們受到了鼓舞,于是帮他注册了一个美国象棋协会USCF的会员,开始带他去参加各种国际象棋比赛涨积分。几个月下来虽然小有成绩,但我们也深感疲惫。国际象棋比赛是一项很耗心耗力的活动,一场通常是4-5局,往往要花上大半天甚至一天。因为太费时间,也因我下面的“补短论”,后来渐渐就没带逃逃跑比赛了,象棋到这里不了了之。

因急着“补短”让孩子差点丢掉了他真正的兴趣

逃逃下棋取得好成绩我们当然都很高兴,但慢慢地我发现了别的问题。他对国际象棋特别着迷,如果你不喊他干别的,他甚至能坐在那儿自己跟自己下棋下一两个小时。我感觉这不是个好现象,因为一想起象棋高手,往往都跟那些戴着眼镜、不怎么爱说话的书呆子联系在一起(其实后来发现我这个想象和现实还是有偏差的),我可希望我儿子活泼、阳光些。于是我跟逃爸说,之前我们跟他玩各种游戏、下棋什么的主要是想开发他的智力,现在这方面应该不用担心了。而咱们华人孩子肯定都挺聪明的,反倒是运动、沟通、社交方面要注意“补下短”了。尤其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这个想法让我迅速在逃逃的兴趣班安排上大转弯。

那几年逃逃参加了很多其他活动,网球、高尔夫球、游泳、篮球、戏剧、演讲……所以也没什么时间下棋。对这些项目,逃逃终归都没有国际象棋那么感兴趣。

话说回来,对于我的“补短论”,逃爸当时是颇有微词的,只是由于我气场太大,而且让孩子多参加运动、社交之类的活动也没有错,所以他没说什么。不过私下做了些手脚,表面上支持逃逃学其他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平时偶有闲暇时间必定会摆棋设局“来,逃逃,杀一盘!”

可能正是因为逃爸的这个小动作,逃逃并没有完全和国际象棋断舍离。去年暑假我们有一半时间在国内,一半时间在美国,因为两头不沾,夏令营活动什么的也不太好报,逃逃就有了很多空余时间,于是开始在网上下棋。玩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还是喜欢下棋。”他还说,如果他要是和我一起去世界各地看一看的话,他最想做和事儿就是找当地下棋下得最好的人来下棋。

我心头一震,原来这是他的梦想啊,逃逃他是有多么的喜欢下棋!于是,我也不管之前怎么想的了,又开始带他辗转各种比赛,支持他下棋。唯一的条件是要坚持游泳和打篮球,保证运动时间。

美国这边的国际象棋是这么玩的,如果积分很低的话,是没有机会跟高手下棋的,一是高手们不愿意浪费他的时间,二是万一不小心输给了积分很低的棋手,他自己的积分就会大跌也很不划算。所以如果想和高手过招,则需要先参加很多场和自己的积分比较匹配的比赛,通过赢棋慢慢提高自己的分数。

逃逃因为中途断了几年,原始积分比较低,所以也得从低级别的比赛玩起,从去年暑假七八月份到现在几乎每个周末他都去参加比赛,慢慢累积分数,终于在上两周才开始能跻身进入前面提到的那个高手如林的俱乐部。

回想起来真是绕了好长的一段弯路啊,我想如果不是断了中间那两三年的话,他现在的成绩肯定会更好些。像我这样的笨家长估计不太多,不过还是得提醒一下大家,孩子的长处往往就是和他的兴趣最吻合的地方,喜欢了才会投入,投入了才会做得好,这是一个正向循环。适当的补短可以,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补短而忽视和掩盖了孩子的“长”,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找到自己特别有热情的东西,所以如果孩子正好有,只要不是什么“恶习”,就大力支持他吧。

如果是孩子真心热爱的兴趣肯定会有所收货

之前急着给孩子补短时,我还发表过一番“象棋无用论”。对此,逃爸持反对意见,他说,象棋虽然就是一个游戏,而且还是一两千年前的游戏。但象棋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有多宝贵,而在于有那么多人去玩,愿意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这些时间和精力让它变得很宝贵。

当这么多宝贵的时间被花掉后,孩子会获得什么呢?首先当然是花这些时间的同时他感受到快乐,除此之外,它的确也能给孩子带来一些明显的“副作用”:

提升数理逻辑思维。据我了解很多棋下得好的孩子一般数学都不错,这点在逃逃身上也有体现。

增强专注力和记忆力。专注力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下棋的前提条件是首先得坐得住;对记忆力的帮助我是最近发现的。其实我在很久之前就没法赢逃逃了,不过最近他“发明”了新玩法,我明下,他盲下,也就是说我看着棋盘正常下棋,他背过身不看棋盘,听我告诉他我走了哪里,然后他再告诉我他要走哪里,我帮他走子。开始我觉得挺好玩就跟他换过来试试,顿时感觉脑里一团浆糊,记忆力差得不是一般远。

学会面对劣势、承受失败。玩国际象棋的孩子基本上每周都会参加比赛,练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心理素质,尤其是暂时处于劣势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如果知道对手积分比他高很多,而自己中途又不小心走了一步昏棋,可能心理上就开始坍塌放弃了。逃逃以前也这样,不过渐渐参赛多,输多了,也越来越稳得起了。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有好处也有坏处,跑步跑多了还伤膝盖呢。只要是孩子真心热爱的兴趣,全情投入了,他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肯定会给他带来收获。endprint

猜你喜欢

桌游国际象棋高手
“变脸高手”等十二则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国际象棋王国”
画与话
追梦路上要做——象棋达人
桌游吧“关门劫”
与企鹅来一场桌游约会DICE、Rachel做客腾讯桌游社
桌游王 专攻新生代市场
高手的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