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案例分析
2018-01-23刘玉文
刘玉文
[摘 要]我们知道,没有人一出生就被烙上数学学困生的标志,任何一名学困生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名学困生的特点及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转化策略,努力促其逐步转化。文章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以点带面,对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案例;转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66-02
高中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身心健康,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屡次考试均不能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或学校要求水平的,并且能通过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转化的学生。通过观察、访谈、询问、调查等,发现学生学习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且是多方面的,转化也是因人而异的。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加以分析探讨,从而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学困生基本情况
陈某,男,高一(1)班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爱做小动作;不会主动思考,遇到困难消极对待;作业马虎混乱,解题时不按一定的步骤和法则,思路不清;自学时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该生是独生子,其父母均为农民,父母对其要求过高,期望值过大。母亲为家庭主妇,平时忙于家务、农活;父亲从事个体经商,很忙,且常酗酒。
2.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基础知识薄弱。连基本的计算都不行,如初中已学过的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他都要解很长时间,还不一定对。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困难较大,如高中数学第一册中的集合、函数定义都比较抽象,他对这些抽象概念根本不理解。平时投入精力不多,对当天应掌握的数学知识不能及时复习、理解、巩固;不懂又不问,长期的积累造成基础知识薄弱,严重影响后继学习。
(2)学习习惯差,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该生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都跟不上,不会预习,听课思维迟钝,知觉的选择性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作业错误连篇。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表达能力差,记识速度较慢,一个诱导公式要记好长时间。缺少对数学内容的研究和练习后的整理與反思,学习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学习被动。
(3)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陈某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上课盼下课,上学盼放假,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那些抽象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题目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缺乏调整心态的能力。
(4)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内心深处很自卑,认为自己不行,不愿意接近教师,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教师敬而远之、敬而怕之,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失败使该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枯燥,情绪低落,心理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转化策略
1.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取有效转化
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对这样的学生,根据他的心理特点,应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的自尊心,捕捉闪光点。比如表扬他的字很工整;做对了一道难题;和同学关系处得好,人讲义气、豪爽;对公益活动特别积极等等。使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到做了好事或有了进步有人承认、有人夸,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2.加强学法指导,解决转化症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会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症结就是“不会学”“不知道怎么学”“不知学什么”,也就是学不得法。此时,作为教师,要在了解掌握其思想、性格、兴趣和已有水平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入手,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并督促其落实。
3.合理弥补知识缺陷,力争转化无缺口
根据陈某的特点,弥补知识缺陷的工作应该本着长计划、短安排、重点详补的原则来进行。既要补现在学的东西,还要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以前他缺漏的东西,以使他的基础打得尽量坚实一些。其他一些应该掌握而未掌握的知识可以分散到教学中去弥补,妨碍学习新知识的内容可以在课前补,有些初步了解了,但未形成熟练技能的知识,结合新课后的练习去补。这样可以逐步补上以前欠缺的知识,便于接受消化。
4.配好同桌,达到互帮互助中转化
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长处、短处,我采取“一帮一”对口帮扶的方式,在转化该生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龄人在一起,关系是平等的,交流具有亲切感。两个信得过的同伴在一起,学习上取长补短,劳动上、生活上互相帮助照顾,性格、思想上互相影响……慢慢地,他就能走上自主学习的正轨。
5.注重分层教学,实施课堂重点转化
课堂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很多学困生在数学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因此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比如,当教师引入一个定理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讲解例题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学困生就容易理解刚讲过的知识;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梯度的题目,先让几个比较上进的学困生来完成简单的练习题,我坚持面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若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重视与家长沟通,做到家校配合转化
通过家访、电话、开家长会等形式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交流,教给家长“赏识”及“期望”等教育方法,并请家长关注其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聊聊,改掉一些自身不良的习惯,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三、转化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辅导、耐心转化,陈某渐渐对数学有了兴趣,运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考试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56分,期末考试85分,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72分,期末考试91分。我为他感到高兴,他自己更开心。课间他与我交流,有时问问题,有时找我聊天,也能够主动来问家庭作业。他不再排斥学习数学,自觉预习,会记公式,上课能专心听讲,会做笔记,也从未抄过别人的作业,解题有条理,书写基本规范。自信心在他心里慢慢滋长,虽然与优等生有一段距离,但跟他自己以前比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反思体会
(1)从这个案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理解学困生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转化。并且要通过对一个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以点带面,带动、促进其他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2)在学困生的转化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自己投入的时间、付出的精力还是不成比例的。这可能是我的转化方法缺少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因而缺少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是我以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用真心、用爱心、用耐心去对待每一名学困生,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 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学困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转化。
(特约编辑 斯 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