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人共进晚餐的价值不止于温馨

2018-01-23黄琦

中华家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餐桌家教晚餐

黄琦

喧嚣渐退,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炊烟袅袅。一家老小或换下刻板的职业装,或卸下沉重的书包,放下工作和学习,轻轻松松,团团围坐,品味佳肴,分享见闻,本来是普通人家常见的温馨画面,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家庭来说,这一生活场景却越来越变成了奢求。应该说,许多父母都很珍惜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刻,却未必懂得“温馨”背后还蕴含着巨大的平台和丰富的机会。

美食飘香、家人围坐的餐桌,是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最寻常的平台;低语浅笑的晚餐时光,是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最自然的机会。餐桌文化,本来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如何食、食什么、怎么食,能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也一样,一个人的许多习惯和素养都是在餐桌上形成的,吃相反映素养,吃相反映品位,吃相反映家境,吃相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听姥姥说过,新中国成立前土匪当道,城乡间经常发生拦路打劫綁票事件,有“指定绑”也有“随机绑”。姥姥说,土匪随机绑到一个人以后,一般会先给他一顿丰盛的好饭吃,通过观察其吃相来判断其家境,然后再决定向其家庭敲诈多少钱。瞧,连土匪都知道“从吃相看家教,从家教看家庭”这个道理。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不过却生动地体现了餐桌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晚餐是加深亲子交流的好时段。一家人要想持续和睦相处,就需要不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白天各忙各的,坐下来轻松享用晚餐,就是交流的绝佳时间。一家人可以彼此叙说经历、分享认识,可喜之事举家同庆,可恶之人同仇敌忾,欢乐共享,惆怅同当。交谈间,父母能发现孩子对事对人的认识发生偏颇的端倪,并可以借看似不经意的提醒纠正孩子不正确的价值观。有的家庭秉承“吃饭不言、睡觉不语”的古训,全家默默无语、相对无言,严肃得像完成任务似的,各自吃完了事,大不可取。

餐桌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好平台。餐桌礼仪是成人社会的必备知识和素养,相互交往、公务交流、外事活动等都绕不过去。中国人特别重视餐桌礼仪,从落座到进餐,处处有讲究。对于一个个体,公共场合稍有造次,比如长幼无序、左挑右拣、狼吞虎咽、大声咀嚼等,都会被认为是没有家教的表现。对于一场活动,仅仅由于就餐座次安排不当,就足以使活动失败、不欢而散。而这些知识的掌握,特别是细节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不断强化和反复训练。记得我们兄妹幼时在家,就反复被大人强化“用筷四忌”,不能“过筷、瞅筷、抄筷、滴筷”等,以至于习惯成自然。就像“饭前洗手、饭后漱口”这样简单的卫生习惯细节,不加强教育也是很难自然形成的。我们现在经常会遇到一些成人在公共场合西装革履却牙齿不洁、慷慨陈词但气味不雅,使其公众形象、领导权威大打折扣,这些实际上都是父母不重视餐桌礼仪的“贻害”。

晚餐还是感恩教育的好场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晚餐前后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分担一些家务劳动,使其体会一顿餐食,乃天地化育、农民耕种、父母养家、辛苦调理,多少人的辛劳汗水蕴含其中。“常怀感恩之心”应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起步,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也许有人会说,餐桌上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当然,如果把餐桌当成批判台和论道场,吃饭时动辄以过激的态度训斥责骂孩子,或者长篇大论地灌输艰涩难懂的大道理,的确会导致孩子提心吊胆、心理压抑,势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殃及身心健康,这当然是要杜绝的。中国教育科学院的一项针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和2万个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报告里,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学习好”的问题,答案之一就是“家人能每周一起共同吃三顿以上晚餐”,可见机会教育效果非凡。父母如能正确利用好晚餐相聚的机会和平台,把温馨作为家庭教育的催化剂,把晚餐作为家庭教育的好载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自然而然,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我家的幸福生活”征文活动幸福开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生活,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2018年,你的家庭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你家的“幸福指数”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又得到了什么样的改善?对下一个五年又有什么美好的期许?欢迎通过笔纸和镜头告诉我们,让我们与万千家庭一起来聆听你的幸福生活。

征稿时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主题要求:以“我家的幸福生活”为主题,用文字或摄影作品去反映党的十九大对个人家庭生活开启幸福新篇章的真实感受。

内容要求:参赛作品分为文字和照片两种。文字作品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字数要求1000~2500字(诗歌除外);照片要求2MB以上,像素600×800以上,并附简短文字说明。

奖励办法:

自2018年6月起,将选择来稿中的优秀作品在本刊及本刊的公众微信号上发表。

2018年年底,我刊将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年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并给予以下奖励:一等奖3名,奖金5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200元;三等奖20名,奖励本刊半年杂志。优秀奖若干,颁发精美纪念品。获奖名单将刊登在2019年第1期《中华家教》杂志上。

投稿:

请发送至zhjiajia043@126.com或本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本刊微信二维码见封面)投稿。

纸质作品请寄到: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中华家教》编辑部,邮编100035

联系电话:(010)66151341

来稿请注明“我家的幸福生活”字样,写清作者姓名、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ndprint

猜你喜欢

餐桌家教晚餐
“斑点”狗的晚餐
《春天终将到来》《金色餐桌》
家教有法
兔子的晚餐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大餐桌,小小船
察言观色
偷吃大象晚餐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