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机构机务士官教育改革策略
2018-01-23孙勇李红山白晓娟
孙勇+李红山+白晓娟
摘 要:本文阐明了航空机务专业对士官的特殊要求,指出了训练机构教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实际需求、培训参训学员的特点和自己参加培训工作的实际,就进一步完善航空机务士官教育训练,提高培训质量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机务士官;训练;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空军战略转型加速推进,航空装备快速发展,部队任务不断增加,对机务士官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务士官是部队的重要人才群体,是作战、训练、设备维护的骨干,士官教育训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部队战斗力及执行力。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训练机构必须乘势而上、更新观念,立足士官教育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士官教育的探索及思考,增强承训实力、提高人才质量。
一、航空机务专业对士官的特殊要求
航空机务行业的士官,主要在第一線从事航空装备操作使用、维修保障和组训管理等工作,在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标准与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与军队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一是航空装备高技术集成、维护保障难度大,要求士官必须具有精湛的岗位专业能力。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航空新装备呈现出种类型号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多学科多系统高度融合等趋势,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精通装备原理构造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一线维修保障能力。
二是航空机务工作连接着飞行安全,责任重大,要求士官必须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航空机务工作环节繁杂、程序细腻而又规范,任何一个细节出现差错,都可能牵涉到飞行员的生命和价格昂贵的飞机装备,影响到飞机技战术性能的发挥,乃至作战胜利。
三是航空机务工作环境差、强度大,要求士官必须具有良好的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航空机务工作大多在野外露天环境,夏顶酷暑,冬临严寒;航空机务工作形式和时段多样,有夜以继日的预先机务准备、直接机务准备、正常飞行保障、再次出动准备,有一年四季的周训、夜训等,工作过程中还会经常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所有这些都要求其从业人员首先要具有健康强壮的体魄,足以战胜恶劣环境的军事基本技能。
四是航空机务工作单调重复,临战易遭袭击,要求士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调控能力。航空机务工作模式固定、程序统一,在机型不变的情况下工作反复进行,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单调重复、缺乏新意;在机场,航空机务工作是空中战斗力的直接生成场所,历来是敌方关注和重点打击的目标。这些都要求其从业人员一定要具有耐得住孤寂乏味、适应单调重复工作的基本品格修养,当面对惨烈的战争场面时,要具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训练机构教育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从目前情况看,士官培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的需求。
一是培训内容雷同重复。机务士官队伍任职岗位的多样选择、技术要求的日趋复杂等特殊性, 决定了士官培养模式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由于对机务士官岗位的职业素质的严谨性认识不够,对机务各专业职业特点分析不透,因而培训层级不够科学,培训内容雷同重复。
二是培训课时分配不灵活多样。各专业教育采取“一刀切”的统一模式,同时入校培训,同时毕业,完全不顾及各专业的特点,造成有的专业课时不够用,有的专业课时用不完。这种粗放式的培训不太符合各专业士官岗位多有不同、装(设)备复杂程度差异较大等实际。
三是培训知识面相对较窄。士官的能力是履行好职责的基础,直接影响各项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是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机务士官应具备的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管理带兵、组织训练等方面的能力。目前,训练机构对“能力本位”“技术应用”以及“必需、够用”的原则做简单、片面地理解,课程的结构不合理,学员在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强化,而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学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
(二)培训时机不够合理
一是培训时机与作战训练任务有冲突。当前“以短期培训为主,多次轮训”的培训模式由于培训时间与部队作战训练任务冲突,导致了“部队不愿送”的问题。
二是培训时间分配忙闲不均。机务专业预选士官每年四季度至次年在训练机构训练,员额近千人,所有教学、管理、保障资源满负荷运转。二、三季度承担的直招士官、晋级士官培训,员额基本在几百人左右,造成大量教学、管理、保障资源的闲置。
(三)培训过程中还有缺陷
一是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少数教员没有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设施,情境化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灵活多样的传统教学艺术,如情感交流和形态语言,传承不够、运用不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依旧存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做”还占有一定比例。
二是管理制度还不够刚性有力。教学管理制度侧重于管理,对学习的督促没有与个人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威慑力不强。只要不违犯纪律,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劝退、毕业考核不合格等情况基本没有。
三、训练机构教育训练改革策略
在强军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训练机构要抓住培养高素质机务人才这个关键,注重兼顾岗位任职和岗位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配强师资力量,培育出有操守、有能力、有潜力的机务士官。
(一)在办学理念上,牢固树立为部队服务思想
1.强化教学作战功能
认真贯彻强军目标要求,努力构建部队岗位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深入了解部队需求、研究部队需求、适应部队需求,这些需求既有人才培养数量方面的,也有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既有教学内容方面的,也有教学模式方面的;既有部队的,也有士官自身的;既有近期的,也有长远的。把握准确定位,坚持服务部队的办学理念。树立“以岗位为导向、以学员为主体”的机务士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分析部队岗位对士官的能力素质需求,科学定位士官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岗位需求,按照部队任职岗位工作过程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注重紧贴实战开展教学训练,总结并吸收部队的新战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加强机务士官的作战意识和战斗精神培育,用战略思维谋划和考评教学工作,使训练工作更加贴近作战、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要按照部队需求筹划和组织教学,把部队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评判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endprint
2.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找准人才培养标准与教学内容、大纲要求以及部队机务士官岗位任职要求的差距,把部队探索出的训练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要认真谋划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使机务士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深、练熟相关技能知识,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素质。
3.树立开放办学观念
要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措施,加强与院校、工厂、研究所的协作交流,建立顺畅稳固的对口实习基地。要探索形成与部队联教联训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倾听部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机务士官岗位任职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在培训目标上,要兼顾岗位任职和岗位发展需要
1.增强培训目标的科学性
结合机务士官“胜任第一任职”的岗位职责要求,科学论证其岗位任职能力的构成要素,设计各个层级、各个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規划人才成长的“路线图”和“关节点”。
一是人员逐级培训。在士官成长的过程中,按初、中、高三级逐级培训。士官的选改、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都要进培训机构学习,没有经过培训的士官,不予晋升。经过晋期培训考核合格的士官,才有资格晋升。初级(预选)士官培训由训练机构承担,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由院校承担。
二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人员分梯次进行。在逐级培训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安排培训时间。由于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由院校承担,在此不做探讨,主要探讨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将现有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分成预选士官培训和初级(下士晋中士)士官培训,预选士官培训安排在每年9月至次年2月进行,其中9月至11月进行3个月军事训练,12月至次年的2月按专业划分进行专业训练,机械专业培训3个月,特设及电子专业培训2个月;套改初级士官后由下士晋升中士前进行初级士官培训,时间安排在每年的3月至7月进行,培训周期1至2个月(专业不同时间不同)。在此期间训练机构可安排多期培训,每期培训内容相同,部队可根据作战训练任务错峰合理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效解决影响部队作战训练任务和训练机构教学、管理、保障资源忙闲不均的问题;
三是培训内容逐级递进。预选士官培训内容主要以基础军政素质、简单专业技能和基本专业技能为主。初级士官培训内容除涉及专业技能外还应涉及政治工作能力、管理带兵能力和身心适应能力。
2.突出培训目标岗位指向性
遵循能力生成规律,把职业岗位任务引入课程体系,在明确机务士官能力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培养标准,立足部队机务各类专业工作需求,整合基础与专业课程内容,强调实用、实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3.课程设置突出实际应用性
依据机务士官人才各个层级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要求,修改教学训练与考核大纲,突出部队的实际需求。按照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本分类,形成既有一定整体性,又有相对独立性的组合式模块课程体系。
在这一总的结构体系下,不同层级士官的教育培养,可按照各自的教育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从中进行合理取舍,经模块组合后,形成适合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构建课程模块时,要以专业能力为中心,构建起三级模块:第一级是课程模块,可分为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个模块;第二级是能力模块,可分为专业技能、政治工作能力、管理带兵能力和身心适应能力等;第三级为技能模块,通常可划分出多个子模块,按照专业技能的高低程度,可划分为简单技能、基本技能、复杂技能和相关技能等四个模块。将这些模块科学组合,就形成了机务士官教育的课程体系。
由于士官具有兵头将尾的特殊地位,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增加人文、社科和管理类的课程,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4.广泛开展远程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在士官教育培训过程中,远程教育可削弱时空的限制,打破部门、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加强地方、部队和院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的、网络化的士官教育培训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也可节省各类教育资源,解决教育培训工作所面临的地域辽阔、对象众多、不易组织等困难,可以使不同地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士官同时获得最有效的教育培训。同时,这种方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给士官自学提供帮助,培养士官的自学能力。
(三)在考评机制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1.建立全程考评机制
培训前考察机务士官基础、个人兴趣、个性特征、基本能力素质等因素,建立个人素质档案;培训过程中制订不同阶段的考核标准增加考核次数,帮助他们分析成功和挫败的原因,校正能力素质形成方向,以考促学;培训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由训练机构向用人单位提出推荐使用意见,确保知识、技能、素质与使用挂钩。对训练机构每期班结束后,要对参训人员不达标情况进行专题上报,指明原因。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和实习操作等教学全过程予以监控。大力推行精细管理,实行教考分离,结合不同阶段,由上级机关和部队专家、训练机构专家对参训人员能力素质进行测试,以部队满意为尺度,采取统考和抽考、口试与操作、答辩与笔试相结合等方式,严把训练质量关。
3.建立人才质量跟踪机制
训练机构每年定期到部队了解士官任职、发展等情况,并请部队对训练机构的办学提出意见或建议,为后续改进训练工作提供依据。
改革强军是时代的重任,要适应航空装备更新换代和维修保障模式转变,需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从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树立实战、体系、融合的理念,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的机务人才,为训练机构的改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实现强军目标践行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姚鸿.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的后备军官培养模式[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
[2]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军队训练情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3]潘毅.美国陆军ROTC奖学金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海军院校教育,2004(3).
[4]范玉芳.美国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的改革与发展动向[J].海军院校教育,2004(6).
[5]张岩松等.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endprint